「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插图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277.17万册,固定资产总额69.87亿元;教职工总数3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268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0733人,其中本科生14848人,硕士生9955人,博士生4773人,学位留学生1157人;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开办7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

「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插图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开办72个本科专业。

「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插图

学科建设

学位点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专业博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11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教育学、法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数学、化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理学、设计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插图

专业博士授权领域: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

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工程、会计、应用统计、法律、艺术、翻译、教育、国际商务、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兵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天工程、车辆工程、项目管理、集成电路工程、安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重点学科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30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0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3个。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料学,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

国防特色学科:车辆工程,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工程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飞行器设计,材料学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融合医工学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插图

学科评估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的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3400余名,其中27名两院院士〔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1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1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非全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非全职)〕、4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名校」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介插图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与6大洲71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5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2021年9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金融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创新研究、校园建设等领域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协同发展,推进银校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3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向北京理工大学发放500毫克月球土壤样品。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将与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研究工作,为我国未来在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及月球科研站建设等领域的相关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