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校训、校徽、校歌及其含义是什么

云南大学校训、校徽、校歌及其含义是什么插图

一、云南大学校训

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校训释义:

“自尊”:志学而立,健以自强。不偏不倚,毋怠毋荒。世方万变,我自抱一。高乃自危,立乃毋踬。

“致知”:子与有言,立乎其大。大者先立,天君自泰。何以致之,在致良知。良知吾心,吾心乃师。

“正义”:履蹈正谊,罔涉回邪。耿介拔俗,尽扫浮夸。廉隅外砺,诗书内华。不挠不折,凛然孔嘉。

“力行”: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允矣名言。庄敬日强,同撑大厦。愿持此言,质诸天下。

1923年4月20日,在会泽院奠基及开学典礼上,时任云南督军唐继尧在他的训词中谈到了创办“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的初衷。这年秋天,他还为东陆大学制定了四条校训:自尊、致知、正义、力行。他要求学生“以无善无恶为心体,以为善去恶为功用;以致良知为始,以知行合一为归。加之以物质科学,参之以世界文化,端趋向,宏造就,光大中华之儒术,补助吾滇之学风。”立此校训的目的还在于“尊人格,正人心,宏人道,立人极。阐旧学而培新知,造通才而应世变,庶有济乎!”具有极佳的劝勉之效。“自尊”与“正义”谓道德情操;“致知”与“力行”则指求知与实践。这正符合校训对思想与行为两方面的要求。同时,它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正可以作为云大的文化品牌、精神宣言和真正的“座右铭”。

二、云南大学校徽

云南大学校训、校徽、校歌及其含义是什么插图1

校徽释义:

云南大学校徽确定于1998年,主题是包含云大标志性建筑——会泽院、九十五级台阶图案以及开始招生办学的年代“1923”年字样等元素。上下标有中英文“云南大学”字样。图案中下置九条粗线代表九十级台阶,上置五条细线代表五级台阶,相加为九十五级台阶。

当年唐继尧创立“东陆大学”时设立这九十五级台阶。关于九十五级台阶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读,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形象设计课题组本着尊重文化传统,结合时代精神的原则,予以新的解释:“九”为阳数(奇数)中最高数,“五”为阳数(奇数)最中数,既高又中,诠释了云大高远、务实的品格。而阳数,《易传》有“刚健有为”之说,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这也是云大精神的要义。九十五级台阶庄严、凝重,学子们从这里迈向知识的殿堂,从这里走向广阔的世界,是云大学子人生中的重要“阶梯”。

校徽由云大标志性建筑演变而来,相对简洁,它说历史,话理想,追求至高正中的境界。云大的历史在此交汇,云大的精神与文化在此凝固。透过小小的校徽,阅读者能够体会云大的胸襟,感悟云大的文化,认知云大的历史。

三、云南大学校歌

云南大学校歌

云南大学校训、校徽、校歌及其含义是什么插图2

云南大学校训、校徽、校歌及其含义是什么插图3

校歌释义:

“太华巍巍”说的是位于昆明西郊的西山最高峰太华山,但也泛指整座西山。

“拔海千寻”不仅泛指其高,而且有确切的数字根据。根据古代长度单位的“寻”折算,约合2600多米,西山的海拔恰好也差不多是这个高度。

“滇池淼淼,万山为襟”说的是昆明地貌的另一特征。滇池是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更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原有五百里,称其为“淼淼”实不为过。在昆明周边有一系列山脉,重山聚灵怀抱着这颗高原明珠,因此是“万山为襟”。云大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办学,不但风光秀美,而且也得山川之灵秀,有太华之高,滇池之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节候宜物复宜人”进一步描述了昆明的地理气候特征。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北回归线横贯全省南部,因此说“赤道近”。而在昆明的秋冬季节,北极星上升到地平线以上,抬头望天,自然是“北极低悬”。云南气候兼具多种气候类型特征,有利于多种作物生长,也即是“节候宜物复宜人”之意。

“四时读书好,探研境界更无垠”,在这四季如春的地方读书学习,当然是其乐无穷。但读书学习不仅仅是在宜人环境里的一种享受,更是一个求索、实践、创新的艰苦过程。

“以作我民”意在要做人民的表率,也要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与云大“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歌词大意是:云南大学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登高远眺,巍巍西山,茫茫滇池,尽收眼底。多么壮观呀。学校坐落在这西山之麓,滇池之滨。由于海拔较高,北极星仿佛“低悬”;由于位居祖国南疆,离赤道自然较近。这天然的环境,使整个校园常年繁花吐艳,四季飘香,到处都是幽静的所在,到处都是理想的学习园地。因而我们不能辜负这美丽的自然春光,更应珍惜人生的青春年华。“努力求新”,培养出勇于创新的开拓人才;“努力求真”,培养出严谨认真的研究人才。这是我们的办学宗旨。为使文明完善,为了振兴中华,我们应刻苦学习,发愤图强。

1938年11月24日,云南大学举行改为国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云大改国立,的确可称为云南大学的一个新纪元。就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熊庆来心中的激情难以遏止,以他深厚的古文功底,挥毫为自己深深热爱着的云南大学写下了校歌。

这首校歌气魄宏大,意境高远,格调庄重。以昆明的地势气候起笔,以国立云南大学的办学宗旨作结,催人奋发,促人上进,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精神,洋溢着云南学人的自豪之情。校歌倾注了熊庆来对云大的热爱和希望,反映了他“求新”、“求真”的办学思想。之后,这首校歌由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到昆明的对音乐颇有造诣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和作曲家赵元任研究员谱曲。自此,由熊庆来亲自作词的这首校歌就在云大校园中传唱开了。

随着这精神饱满、乐观向上的旋律,云大的莘莘学子在心中体会着歌词的意义,思考着歌词的内涵——巍巍西山傲然卓立,茫茫滇池胸襟宽广。我们的云南大学,学海吞吐,兼收并容,像西山一样,如滇池一般。在这海拔极高的红土高原上,北极星都仿佛“低悬”于上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赤道与我们距离都要近一些。我们云南气候那么温和,物产那么丰饶,一年四季都是学生读书的好时光,探索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刻苦学习新知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才;我们要奋力追求科学真理,达到“文明允臻”的境地。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