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沂大学校训
明义 锐思 弘毅 致远
校训释义:
该校训确定于2011年。分别取自临沂籍圣贤颜真卿、刘洪、曾子、诸葛亮之语或赞其之语。
“明义”语出颜真卿《庙享议》:“此有以彰国家重本尚顺之明义,足为万代不易之令典也。”颜真卿为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法“亚圣”。“明义”本为圣明的道义,后引申为深明大义。大义是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之一。“明义”劝勉师生要从国家利益和民族精神出发,具备“大义”、“大爱”的优良品行和“大节”的崇高操守。
“锐思”语出《后汉书·律历志》刘昭注引《博物记》:“洪笃信好学,……遂专心锐思。”刘洪是算盘的发明者,被誉为“算圣”。“锐思”意为用心专一,具有敏锐的思想。“锐思”劝勉师生深刻思考,努力探索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精微深奥之理。
“弘毅”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被誉为“宗圣”。“弘毅”,意为气象恢弘,意志坚强。“弘毅”劝勉师生要加强意志磨炼。
“致远”,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被誉为“智圣”。“致远”意为实现远大的抱负,是目标,更是一种追求。“致远”劝勉师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采用与临沂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名人所创造的重要理念组合而成的校训,富含传统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对民族优秀文化和沂蒙精神的传承。从整体上看,校训中的四个理念,涵盖了德育修养、学业追求、意志品质、人生理想等不同方面,既彼此独立,又浑然一体,富有时代精神。
用书圣王羲之体书写的校训,将临沂五圣(“书圣”王羲之、“书法亚圣”颜真卿、“算圣”刘洪、“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融入校训,既传承文化,又弘扬精神。
二、临沂大学校徽
校徽释义:
该校徽确定于2011年。
临沂大学校徽以“临沂大学综合图书馆”、“临沂大学”、“临沂大学英文名称”和“1941”等主要设计元素构成。
临沂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其造型以沂蒙山区特有地貌“崮”为参照,形似巍峨蒙山,浩然大气,代表了沂蒙老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宣扬了踏实、敦厚、坚定的精神风格;“山”字造型,表达了临沂大学人为沂蒙老区再造“知识蒙山”、“人文蒙山”、“精神蒙山”之意。综合图书馆下面的三条直线,象征贯穿沂蒙大地的沂河。蒙山沂水相映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941”代表着临沂大学的创建时间,体现了学校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源头。
徽章设计图案昭示出临沂大学师生弘扬沂蒙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创新创业、追求卓越的时代责任感。
三、临沂大学校歌
临沂大学校歌
校歌释义:
该校歌确定于2011年。
临沂大学校歌以工整的对仗、朴实的语言,将学校所处区域典型特征“蒙山”、“沂水”融汇其中,将校训“明义 锐思 弘毅致远”镶嵌其里,以“感恩”为主线,从沂蒙老区与临沂大学共生共荣的相互关系入手,生动展现了沂蒙老区人民用沂蒙精神建大学和学校用沂蒙精神办学、育人及反哺老区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学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和为贵、学为先、师生为本、事业为重”的办学方针,明确了学校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校歌谱曲采用了进行曲的形式,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展现了临大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铸就红色大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全校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