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了,宝子们都准备怎么度过呢?吃喝玩乐的同时,不如一起看看万圣节背后的故事。
说到鬼节,咱们国内也有,通常是大家祭奠先人的日子。而西方的鬼节就是咱们所说的万圣节了。
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有北美地区和国家、荷兰,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西方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
11月1日,是波兰万圣节,也是清明节,和鬼节合并为一天波兰人会按照传统习俗到墓地扫墓,祭奠先人。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奥地利、德国也有相似的风俗。
万圣节由来和传说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通常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最热闹的时刻。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译为万圣节(All Saints’ Day)。万圣节本是天主教和东正教节日之一。“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是庆祝在天的全体圣人(Hallow)。
万圣节活动
万圣夜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不过,会事先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许打扰。小孩会说: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另外讨糖过程中必须始终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给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在爱尔兰。那时,孩子们以MuckOlla的名义挨家挨户乞讨食品,以供万圣节前夜的庆祝活动中食用。英格兰儿童则在万圣节前夜穿着别人的衣服,头戴面具,乞讨“鬼魂糕”。
万圣节如何装扮?
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抠两个洞留出眼睛;
若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
小孩穿上白衣白裤,再在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长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
南瓜灯
南瓜灯又称杰克灯(Jack-O-Lantern),传说有个叫Jack的小气酒鬼,他懒惰而且愿意耍小聪明,某天与魔鬼做交易,愿以灵魂交换最后一饮,魔鬼变成六便士替他付账,他一把抓起便士放进装有银十字架的口袋——如此魔鬼就变不回去了。魔鬼苦求下,Jack让他保证十年之内不来取自己性命才放了他自由。
十年之后,Jack在路上遇到魔鬼,求魔鬼在收魂之前替他摘一只苹果,然后在魔鬼爬上树时把银十字架钉在树上——如此魔鬼又被困住了。这一回Jack要魔鬼保证永远都不会取走他的灵魂,无奈之下,魔鬼答应了。过了几年,Jack的寿命终于到了尽头。由于他生前酗酒而且吝啬并喜欢捉弄人,死后被拒绝进入天堂。可是因为魔鬼给了保证,地狱也不收他。于是Jack从此成了孤魂野鬼。
魔鬼给了他一小块火炭,Jack放在空心的萝卜里照亮黑暗的归路,这种火炭灯就是后来南瓜灯的原型。后来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后找到了比萝卜更好的灯笼材料——南瓜。
我们一起了解了万圣节的一些由来和活动,希望大家在参与万圣夜活动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扎堆,不前往危险区域,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