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简介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

基本资料

建校时间:1953年

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校园面积:469万平方米

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173个

硕士点:248个

本科专业:78个

师资:副教授以上2248人

两院院士:16人(其中双聘6人)

“长江学者”教授:24人

国家重点学科:15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

国家精品课程:13门

图书馆藏书量:352万册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430074

主页:www.hust.edu.cn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1

深秋校园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2

建校纪念碑

院系设置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3

学校概况

校史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武昌东部的喻家山麓,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合并成立。原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建立于1953年,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校的机械、电机、电力等相关系科合并组成,是一所机电型的工科院校。“文革”后,华中工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并于1984年成立了研究生院。1988年,学校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同济大学医学院,50年代由上海迁至武汉并独立成校,是我国著名的医科院校。合并后的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被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名单,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

工科立校 优势突出

华中科大是一所以工科著称的高校,机械、电气、电子、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物流、管理、医学等学科实力较强。近年来文科类的经济、新闻等也在迅速地崛起。学校拥有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究机构9个,并拥有建设中的五大国家实验室之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也设在华中科大。学校的科研以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新材料等为重点方向,确立了下列优势领域:模具及快速成型技术、CAD技术、数控技术、清洁煤燃烧、水库优化调度、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4

从喻家山上俯瞰华中科大校园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5

镜湖与明湖间的长堤

富于朝气的年轻学府

尽管只有50余年的历史,但迅速发展的华中科大已经具有了雄厚的实力,成功跻身全国一流院校之列。从80年代起,华中科大就已开风气之先,克服重重阻力,实施从纯粹工科大学向综合性高校的转变。同时,又突破当时的体制与思维,不拘一格引进大量教学与科研人才,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94年,华中科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并实行“文化素质教育”,定期邀请中外名人学者进行人文讲座,给过分强调专才教育的传统理念带来了冲击。在华中科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毛邓思想概论等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基本实行开卷形式,以便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正是这种务实、创新的治校方针,使这所年轻学府充满勃勃生机。

知名院系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其主体来源是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校的机械系。学院现下设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设计与汽车工程、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系、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工业设计系等六个系。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在2001年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第一。设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中心、国家数控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机构。教师中有教授6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杨叔子、熊有伦)、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李培根、周济),“长江学者”教授4人(蒋向前、刘胜、顾佩华、王煜),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丁汉)。每年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等四个专业招收本科生。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工学院动力系,1958年改名为热能动力系,是学校建校时即有的四个系之一。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设硕士博士点六个(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其中热能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本科生按“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招生。全院有教授37人,其中“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郑楚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陆继东、邱建荣)。学院拥有全国一流的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所取得的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成果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近五年来已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毕业生在电力、空调、汽车等行业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工学院电机系,创建于1953年。现有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核心科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电能生产、传输、使用、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的全过程。每年承担数十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年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学院下设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等四个系,共有教授5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樊明武、潘垣、马伟明)。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设有7个硕士、博士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拥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本科生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专业统一招生。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6

西七学生宿舍

名师风采

杨叔子(1933— ),江西湖口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至1997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并曾兼任亚太地区智能制造委员会主席。杨叔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是国内最早在机械学研究中引入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科学家之一。主要成就有:发展了切削振动理论与误差补偿技术,研制出切削监控系统与不解体的发动机诊断系统,发展了钢丝绳无损检测理论与技术等。

潘垣(1933— ),湖北宜昌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先后在二机部和中科院工作,并曾在欧洲联合托卡马克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聚变中心任访问学者。1998年调至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核聚变技术、超导电力、脉冲功率技术、等离子体物理等。他是我国较早开始核聚变研究的科学家,也是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曾主持我国首台大型托卡马克“中国环流器一号”的研制。

罗俊(1956-),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198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基于弱力测量平台的引力及相关物理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引力理论与实验方面的研究。曾利用精密扭秤弱力检测技术解释了困扰学术界长达30年之久的“引力异常之谜”。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旋转扭秤调制检验光子静止质量上限,对万有引力常数G也进行了精确测量。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7

醉晚亭雪景

杰出校友

岑可法(1935— ),广东南海人,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动力系。1962年获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大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工作,现任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院长。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工作多年,在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煤浆燃烧技术、电站锅炉计算机辅助试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等研究中均有开拓性成就。

石寿永(1965— ),湖北天门人,经济学家。1984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99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理论、国际经济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等。在2000年欧洲经济学会组织的全球经济学家排名(依据论文发表情况)中,35岁的石寿永排名第48位,在所有华人经济学家中位居第一。

徐涛(1970-),湖北宜昌人,生物物理学家。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后转向生物学研究,1996年获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现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首席科学家,已在《细胞》等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因其杰出成就,2004年,年仅34岁的徐涛被推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数据统计

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8

国家重点学科(15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物理电子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国家精品课程(13门)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9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

  •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 塑性成形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其中双聘6人)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10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4人,带*者为讲座教授)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11

校园地图

「中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介插图12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