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

武汉大学简介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

基本资料

建校时间:1893年

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校园面积:336万平方米

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

二级学科博土点:190个

硕士点:263个

本科专业:108个

师资:副教授以上2100人

两院院士:11人

“长江学者”教授:26人

国家重点学科:20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

国家精品课程:16门

图书馆藏书量:535万册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

主页:www.whu.edu.cn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

武大早期建筑群,主要修建于1930年至1936年,采用中国传统风格设计,布局主从有序、步移景异,并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成为中国大学建筑的典范之作。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2

牵着毛驴的李四光塑像。李四光曾任武大建筑筹备委员长,他骑着毛驴勘探校址的故事已成为武大校史上的美谈。这位地质学大师最终选定了堪称完美的珞珈山校址。

院系设置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3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4

学校概况

校史回顾

武汉大学的历史可上溯到1883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议创办的自强学堂。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以洋务派著名的“自强”口号来命名该学堂,寄托了他富国强民的理想。此后,自强学堂又先后发展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最终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1932年,武大迁入新建的珞珈山校园。抗战期间,武大西迁至四川乐山。武大早年间的教师及管理层有很多来自北大,学术气氛十分活跃,乐山时期的武大拥有教授100多人,师资力量仅次于西南联大。1946年,武大已有文、理、工、农、医、法六大学院,成为学科齐全、斐声全国的学府。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的医、农、工学院相继调出,成为以文理科为主的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学科优势与特色

学校现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1个学院。武汉大学的大部分学科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其中法学、哲学、图书馆学、测绘、生物、经济、水利等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科研方面,武汉大学具有全国一流的水平。由病毒学专家田波院士领衔的武汉大学病毒学研究闻名全国,在艾滋病病毒与非典病毒等重要病毒的研究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再如武大的测绘科学,被认为是亚洲高校中最好的,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测绘遥感等方面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成果。近年来,武大还积极实施“大学科”战略,通过学科调整和学院重组,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农、工、医界限,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空间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里形成众多的新的院系与专业。如武大商学院与法学院联合创办的WTO学院,既有法学,也有商学,应用性很强,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5

庄重典雅的行政楼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6

隔东湖远眺武大校园

校园美轮美奂

武汉大学有着闻名全国的校园。武大之美,主要在于依山傍水,以及和山水相得益彰的老建筑。武大的老建筑主要是依山而建的老图书馆、行政楼、樱园宿舍等,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规划设计,建筑与山势浑然结合,美轮美奂,极富特色。此外,缤纷的樱花也是武汉大学校园一景,每逢春天花开时节,武大就俨然成为一个公园,附近高校及武汉市民都纷纷前来赏花。坐拥珞珈山使得武大的学生不出校门即可“郊游”,相约爬山也成了武大常见的社交活动,而波光鳞鳞的东湖,与武大只一街之隔,使师生尽得游泳、散步之便。晴川历历,江水滔滔,武大深厚的人文传统,就在这灵秀的山水间传承不断。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7

樱花盛开时

知名院系

法学院

法学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武大法学院在国际法学等领域领先全国。在中国20世纪两次万众瞩目的审判中都有武大人的参与:1946年,曾任武大法律系主任的梅汝璈教授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法官,代表中国参加了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80年代初,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作为辩护人参加了对“四人帮”的审判。1992年,法学院万鄂湘教授(现任最高法院副院长)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间法律援助机构——武大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作为法学院的教育实践基地,以“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理念开风气之先。法学院现下设3个系:法学系、国际法学系、社会学系。设有14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国际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社会学),其中2个国家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在生物学领域具有十分雄厚的实力。武大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和生物技术系,具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由植物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家杨弘远院士领导的发育生物学和病毒学家田波院士领导的微生物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发育生物学是中国高校中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微生物学则在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排名全国第一。学院拥有一流的设施与师资,包括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生物学科研大楼和中国最先进的艾滋病病毒实验室,现有教授35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杨弘远、田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吕应堂、谭铮、吴建国)。分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生物学基地班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分别偏重于培养基础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开发型人才。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8

非典病毒实验室。武大的病毒学研究闻名全国。

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学研究机构,在2004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榜首。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1953年并入武汉大学成为图书馆学系。1984年成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下设信息管理科学系、图书馆学系、档案学系、出版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五个系、共有教授22名,国家重点学科2个(图书馆学,情报学)。设5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具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有硕士点6个,博士点5个(图书馆学、情报学、出版发行学、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9

体育场,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接见武大师生。

名师风采

李德仁(1939— ),江苏镇江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该校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纪录。现为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于1982年提出了超越传统方法的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曾获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和“汉莎航空测量奖”。他的理论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用来矫正航测平差系统。

邹恒甫(1962— ),湖南岳阳人,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8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商学院研究处副研究员,世界银行贸易政策处青年专家、政策研究司经济学家,是第一个进入世界银行研究部的中国经济学家。现任武大高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主任。他是当代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研究领域包括公共财政、城市经济学等。他长期致力于推进新式经济学实验教育,被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评价为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学教育贡献最大的人。

周怀北(1964— ),湖南湘潭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授、院长。1980年考入武汉大学,1987年空间物理及无线电物理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奖学金赴美留学,1994年获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通用电气公司、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任高级研发人员。2002年应邀回武汉大学工作。周怀北是移动通信和软件工程方面的专家,在国际上首次计算出运动卫星天线在磁化三维空间等离子体中的辐射场,在运用计算机进行蛋白质结构研究等领域也有过重要成果。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0

老图书馆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1

樱园学生宿舍

杰出校友

黄孝宗(1920— ),原籍福建厦门,航天科学家。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美国航空工业界工作多年,曾主持洛克希德公司推进工程部,参与设计了世界上首架突破音速的飞机X-1及登月火箭、远程导弹等的推进系统,并担任美国登月飞船动力总设计师。1980年起主持台湾中山科学院,负责军工研发,被称为“台湾飞弹之父”“IDF战斗机之父”。

欧阳予(1927— ),四川乐山人,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欧阳予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并主持设计了我国最大的高科技出口项目——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等奖等。

于刚(1959— ),湖北宜昌人,运筹学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8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1990年获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物流运筹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在“9·11”事件发生后,于刚开发的应急管理系统使大陆航空公司提前恢复正常运营,挽回损失3000多万美元。他也因此而获得运筹与管理科学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2002年度弗朗兹-艾得蒙大奖。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2

古香古色的老图书馆自习室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3

宿舍楼入口

数据统计

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4

国家重点学科(20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史、图书馆学、情报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保障、分析化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无线电物理、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口腔基础医学。

国家精品课程(16门)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5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

  •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6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6人,带*者为讲座教授)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7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8

校园地图

「中国名校」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介插图19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