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简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简称“川文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2001年,前身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2年,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与四川音乐学院等联合设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绵阳、梓潼两个校区;设有14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交流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34个;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历史沿革
-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2001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成立。
2006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2012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与四川音乐学院联合设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14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转设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15年10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正式开工建设。
2016年6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系“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2018年6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2020年8月25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与彭州市人民政府、中铁建川集团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彭州市行政中心举行,拟在成都彭州市建设学校新校区(成都艺术科技城)。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5月,近三年,学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共计4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33项、市厅级项目42项。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4个、专科专业32个,学科专业涵盖艺术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历史学、法学等8个学科。
学科建设
类别 | 名称 |
学科 | 艺术学 |
文学 | |
经济学 | |
管理学 | |
教育学 | |
工学 | |
历史学 | |
法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全校教职工1197人,其中专任教师911人,有外聘教师53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176.0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58:1。按折合学生数19860.6计算,生师比为16.7。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0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3.37%;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4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5.92%;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8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2.80%,有20多个名师工作室。
类别 | 名单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 魏明伦 |
国务院政府津贴 | 张黎、虹云 |
名师工作室 | 王征骅工作室、刘怀勇名师工作室、敬庭尧名师工作室 |
研创平台
类别 | 名称 |
科研机构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
王蒙文学艺术馆 | |
文昌文化研究院 | |
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 | |
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 | |
科技艺术研究院 | |
文化艺能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
研创成果
-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共计4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33项、市厅级项目4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2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1篇,专利30项。
获奖信息 |
舞蹈《青苹时节》获中国舞蹈荷花铜奖 |
歌剧《原野》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三等奖 |
《尔玛西惹木》获中国原生态名额盛典暨第十届“山花奖“金奖 |
《北川羌韵》获第三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太阳神鸟”金奖 |
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西南总决赛冠军 |
中国海南万宁国际冲浪节“沙滩宝贝大赛”亚军 |
微电影《莫朵格依》荣获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三等奖”、金鹤录音奖、“金海棠奖” |
2012“大连杯”时装画大赛中首获奖项 |
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新人新作舞蹈大赛2个金奖,3个银奖,2个铜奖 |
“L&XF杯”第11届全国时装画艺术大赛中获奖 |
编剧电影《浮城迷事》入围台湾金马奖八项提名 |
论文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
合唱团获文化部第三届黄河大合唱比赛二等奖 |
获全国“2012·青春·中国”音乐作品金奖 |
四川省大学生(动漫)创意设计大赛获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 |
学术资源
- 图书馆
截至2021年11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8万多册,涉及文献 22 个大类;纸质期刊 39750册,涉及1497个种类;电子图书114万册,拥有超星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权,含有电子期刊3630种,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中国会议论文、科技成果、法律资源等10多个专辑专题。
- 艺术研究孵化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落户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王蒙文学艺术馆
王蒙文学艺术馆,是以王蒙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学艺术馆,集收藏、陈列、展览、研究、公共教育、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学艺术馆。王蒙文学艺术馆位于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隶属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南邻绵成公路,背靠山脚,西邻学院办公楼,东邻学院内宾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文昌文化研究院、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
- 期刊
学校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办《中国艺术报·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5月,学校已与海外40多所高校建立了多渠道合作项目,开展了国际冬(夏)令营和学生海外实习活动。分别从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奥地利、韩国等国家引进国际人才,在校长期从事教学的外籍教师二十余人,短期交流的海外专家、学者百余人。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以圆形作为基本形状,以紫色作为基调。一条白圆圈嵌入紫色的色带内,形成层次分明的圆环状外围,主次有序,重点突出,又自然协调,保证了徽章的基本格调协调美观。中心图案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川”的变性字体组成,代表学校所在地四川省。
精神文化
- 校训
立本、务实、创新
立本:立足于本质,本分做人,不虚无空洞。
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做学问与做人、做事一样,均要以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立足现实, 求真务实。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注重掌握实务知识、实际本领与实战才干,经世致用,强国富民。
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 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 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学校荣誉
获得荣誉 | |
中国十大艺术院校 | 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院 |
四川省旅游“特别贡献单位 | 四川省文明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