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学院简介
无锡太湖学院(Wuxi Taihu University),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与无锡市重点建设的本科高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高校、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为全国新转设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全国非营利性高校联盟副主席单位。
学校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201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无锡太湖学院,成为江苏省第一所转设的民办本科高校和无锡市第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近2000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在校师生22000多人,有教师1012人。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和35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大学与无锡威孚集团、江苏太湖锅炉集团等5家企业联合创办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学校定位为全日制、综合性、多学科的本科普通高校,是江苏省第一家
2010年,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开始面向全国17省市招生。
2011年4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转设为无锡太湖学院的通知》。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无锡太湖学院,成为江苏省第一所转设的民办本科高校和无锡市第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
2012年4月,学院建立无锡太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业园。
2012年6月,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在学院揭牌。
2013年6月14日,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设立的“国际教育交流无锡基地”、“中国应用型创新人才无锡教育基地”在学院揭牌,南航研究生无锡教育中心、西南财大研究生无锡教育中心同时在学院落户。
2013年9月,学院成功获批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培育建设点。
2013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关于加大支持无锡太湖学院创新发展的协议》,学校成为江苏省与无锡市重点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2015年5月,学院获批新增“审计学”和“绘画”2个本科专业。
2015年6月,学院会计学荣获江苏省首批高校品牌专业。
2017年,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和35个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 | 专业名录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ACCA特色班(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自动化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艺术学院 | 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据《无锡太湖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738人,外聘教师655人,外籍教师3人,折合教师1065人,全校生师比19.91:1。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 95% 以上,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优秀教师、江苏省“333 工程”和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特聘国外名校兼职教授、国内产业教授等优秀人才300人。聘请徐芑南、缪昌文等 10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特聘教授。
类别 | 名单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钟秉林、徐从才、闵光泰、王心如 |
全国优秀教师 | 徐从才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王心如 |
学科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个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江苏省高校A类品牌项目、18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 |
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 | 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设计、工程管理、物联网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会计学 |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 | 会计学 |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省级建设实验中心 | 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 |
- 学生成绩
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十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学校工学院一名学生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14年4月作为高级人才被聘为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一名学生设计的便携式发电机已大批量投产,远销国外;机电系毕业生韩俊豪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中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艺术学院学生2014年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得了67个奖项。
学校荣誉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 江苏省民办高校协会会长 |
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副主席单位 | — |
对外交流
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世界名校联合办学,与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1]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举办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班、并开设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CBU)和英国普利茅斯大学(PU)联合推出金融学(CFA)国际班;与纽约理工大学(NYIT)合作开展0.5+1.5+1的MBA项目。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月,学校拥有一个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和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所。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6月19日,学院教师累计发表教科研论文500多篇,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0多项。学校承担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3项、省社科研究课题3项、市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项。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纵向及横向课题923项;发表论文2800余篇,国内外SCI、EI、SSCI、CSSCI、CSCD 等高水平期刊录用680多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26件。
立项起讫时间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批准号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2014.6- | 王征 | 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研究 | 2014SJD399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4.6- | 张波 | 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创办小微企业的影响因素及可行性研究 | 2014SJD400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4.6- | 唐菊 | “营改增”对苏南税收经济的影响研究 | 2014SJD401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4.6- | 占丽 | 苏南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 2015SJD410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5.6- | 古柳 | 苏南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 2015SJD413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5.6- | 钱娜 |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苏北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 2015SJD409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5.6- | 陈倩 | 后劳务派遣时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模式转型研究 | 2015SJD412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5.6- | 潘云 | 江苏省出境旅游发展趋势及管理政策研究 | 2015SJD411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3.5-2013.10 | 占丽 | 无锡外贸转型发展研究 | 13-C-02 | 无锡市社科联 | 社科基金 |
2014.5-2014.10 | 潘云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无锡旅游发展新模式研究 | 14-C-34 | 无锡市社科联 | 社科基金 |
2015.5- | 杨伟东 | 新常态下无锡民营经济企业转型策略研究 | 15-C-27 | 无锡市社科联 | 社科基金 |
2014.6- | 闵嘉宁 | 多目标多约束集送货一体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 14KJB520036 | 江苏省教育厅 | 自然基金 |
2015 | 金兰 | 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无锡泥人艺术价值发展模式研究 | —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研究 |
2015 | 秦园 | 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建筑特征研究 | —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研究 |
2015 | 龙佳骊 | 吴文化刺绣区域性差异化研究 | —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研究 |
2014 | 苏宇 | 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文化传递研究 | —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2014 | 顾丽 | 庞薰琴艺术思想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 — | 江苏省教育厅 | 社科基金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图书馆纸本藏书约165.26万册,报刊订购776种,形成了以商科为主,包括文史哲、数理化、经济、法律、外语、电子信息、物联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艺术设计、管理工程、医学护理等多学科的藏书体系。图书馆购入了超星、知网等12个数据库平台,形成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资源相结合的复合型资源体系。
学校标识
- 校徽
1.无锡太湖学院校徽主体造型为一只在太湖中劈波斩浪的帆船,体现了无锡太湖学院“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校训,同时标志下部卷动的波浪也体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
2.外圆中下方“无锡太湖学院”字体,采用繁体毛笔字,表明学校的名称;
3.上方英文“TAIHUUNIVERSITYOFWUXI”字样,表达了学校是一所面向世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普通民办高等院校和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
- 校训
自强不息、经世致用
自强不息”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千百年来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自强不息是一种奋进的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经世致用”之“经世”,最早出自《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经世致用”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脚踏实地。
社团文化
学校组织众多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 ;组织“追梦赤子心”大型文艺晚会、“青春绽放”文艺晚会、“巡梦时光”社团巡礼晚会、元旦晚会、圣诞晚会、“春暖花开”青年志愿者风采之夜、“设计之夜”文艺晚会等活动,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组建“科幻协会”、“法律协会”、“创业者协会”、“环保协会”、“营销赢家协会”、“音乐协会”等100多个学生社团,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