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简介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g Xian Colleg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东南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
学院始建于1998年,时名东南大学中大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7万余册;设有7个院(部),开办32个本科专业;有师生员工1万余人。
办学历史
1998年,东南大学成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中大学院;
2003年6月,东南大学中大学院转设为独立学院,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并更名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2003年9月18日,学院在东南大学浦口校区举行首届2003级学生开学典礼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揭牌仪式。
2012年,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2021年2月6日,东南大学、扬州市人民政府就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设扬州办学举行签约仪式,经东南大学、扬州市人民政府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三方商定,将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为扬州市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作为转设工作方向。
2024年4月,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设工作情况。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6月,学院设有7个院(部),开办3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教师折合总数为592人,高级职称者占55 %,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占73%,45岁以下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99.5%。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4年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8个。
- 学生成绩
截至2022年4月,学院学生参加国家和江苏省内的各类竞赛活动,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4000余人次。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9月,学校与美国加州富乐敦大学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海外游学等形式进行国际交流,为学生赴国外学习深造搭建平台,开拓了办学空间。学生被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华盛顿州立大学(美国)、华威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东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学校依托东南大学的国际合作资源,以选派交流生、硕士项目学习、暑期游学等形式进行国际交流400余人,为学生出国深造搭建平台。室内学生活动场地,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名称 |
2010年6月 | 学院党委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
2013年6月 | 学院荣获2012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6月,学院拥有馆藏纸质图书74.78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共5793册,外文原版图书10946册。现刊1171种、份,报纸70多种、份。在保障纸质文献的基础上,可共享母体学校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全部电子资源。图书馆实行了国内外先进的且深受读者欢迎的“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每周开馆时间达94.5小时,24小时不间断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各主要阅览室设置无线网络,年进馆读者人数达百万人次,文献资源使用效果好。
科研项目
学院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863CIMS示范工程、江苏省十五攻关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CAD应用示范工程等二十多项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项目。
科研平台
学院与东南大学紧密合作,截至2015年7月,学院建有3个研究所,1个研发中心,1个研究中心。
东大化院-东大成贤 化工过程研究所 | 东大化院-东大成贤 制药工程研究所 |
东大化院-东大成贤 化工新材料研究所 | 东大成贤-江海环保科技联合研发中心 |
东大先进云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成贤分中心 | 中科院EDA中心南京分中心-成贤学院 物联网云开发实验室 |
学校标识
● 校名由来
学院母体为有百余年历史的重点高校:东南大学,其前身为1902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1928年4月24日,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1998年成立的中大学院的“中大”二字便由此而来。2003年,中大学院转设为独立学院,取名“成贤”,”成贤“二字来源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东侧的成贤街。
成贤街:北起北京东路、南止珠江路,长约1千米。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下诏在鸡笼山(今鸡鸣山)南建国子学,次年改称国子监,为明朝最高学府,亦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时人认为读书人经国子监深造,即成为“贤人”,可入仕为官,故将国子监旁监生常走的街巷谓之成贤街。
● 学院精神
求真求美,成人成贤
● 校训
止于至善
● 校歌
《东南大学校歌》
● 校徽
东南大学校徽
(校训、校歌、校徽含义及由来请参考东南大学)
社团文化
学校设立36个学生社团,4个学生艺术团和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为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提供丰富的载体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