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确定为“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被陕西省遴选为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始于1958年创建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1985年学校改制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2001年由空军移交陕西省管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定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据2023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南、北、东3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设有9个二级学院,48个高职类专业;有专、兼职教师810名,在校生近15000人。
办学历史
1958年6月,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创办,隶属原第三机械工业部。
1962年1月,更名为空军外场修理学校,隶属空军,由兰空代管。7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厂,隶属空军,由兰空代管。
1975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7工厂,隶属空军航空工程部。
1979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隶属于空军航空工程部。
1985年,改制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航空工程学校(保留第三技工学校校牌),隶属于空军装备部。
1994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并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入选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9月,由空军移交陕西省管理。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格次。
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确定为“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
2017年8月,入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同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被教育部确定为“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
院系专业
据2023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6个教学单位,48个专职专业,涵盖了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航空管理服务、交通运输营销等职业门类。
院系 | 专科专业 |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 |
航空材料工程学院 |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智能焊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
汽车工程学院 | 航空地面设备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航空管理工程学院 | 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航空物流管理 |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 |
自动化工程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 |
通用航空学院 | 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软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
士官学院 | 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 |
师资力量
据2023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兼职教师810余名。其中二级教授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杰出教师各1名,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陕西省政府特殊津贴1名、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9名、三秦工匠2名、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2名、陕西省师德标兵5名、陕西省最美教师1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1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依托阎良航空产业区位优势,大力选聘行业领军人才、知名企业家、企业高管、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来校兼职,聘请了(飞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巍,试飞英雄黄炳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薛莹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600余名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类别 | 名单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张超 |
全国优秀教师 | 孙剑强、冯娟 |
省级教学名师 | 冯娟、赵居礼、马宁丽、刘荣荣、张超、张俊等19人 |
教学建设
- 基础设施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波音737-300等19架飞机,航空、机械等实验实训室184个,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14954台(套),校内实训基地21个(其中15个为中央、省级重点实训基地),依托航空产业的校外实训基地297个。建有集航空人才培养和航空科普于一体的航空科技馆,国家重点支持的数控实训基地,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联办的“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合作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IHK证书培训。
类别 | 名称 |
国家实训基地 |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复合材料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 |
省级实训基地 | 电子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钳工实训基地、空中乘务专业群实训基地、航空维修实训基地、无损检测实训基地、开放性基础网络实训基地、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汽车装调技能实训基地、电工实训基地、智能电梯空调与维护实训基地 |
-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获批建设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全国交通运输专业示范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
类别 | 名称 |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 、软件技术专业、航空服务专业 |
国家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航空电器设备与维修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 |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全国交通运输专业示范点 | 飞机机电维修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省级重点专业 | 数控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飞机制造技术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空中乘务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
省级精品课程 | 航空发动机修理技术、航空工程与技术概论、航空电气设备与维修、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计算机网络、三维创新设计、交流变频调速技术、项目开发(Java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建设布线、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民航国内客票销售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8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2个校级研究机构。
类别 | 名称 |
校级研究院 |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 |
三全育人”研究院 |
科研成果
2011年,学校教师主持的《陕西教育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之三:陕西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成果荣获全国机械职教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2~2013 学年, 学院选送的职教论文分别获得“陕西省2013年优秀职教论文奖和优秀组织奖”一等奖3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1篇。该院基础课部谢歆鑫老师的课题“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研究”获得省级课题成果二等奖。
2016年11月,学校2项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通过验收,学院教师杨帆主持的课题“两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课题编号:SGH140942)、周养萍主持的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制造类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H140943)申请了此次结题并通过结题验收。
2018年7月,学校教师康卉申报的《“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现实与路径研究》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项目,经费8万元;闫红茹申报的《信息化时代时事述评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批准为2018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约65万册,电子图书约32万册,以及《维普中文期刊》、《中国知网系列全文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网上电子资源。
- 学术期刊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中,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学报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泰国私立大学联盟、柬埔寨暹粒地区理工学院、韩国大林大学、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和韩国新罗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泰国金士顿芭堤雅职业学校签署留学生培养项目协议,与菲律宾共设航空教育创业基金、共建航空教育创业中心,助推中菲航空教育合作交流。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学校近三年累计选派110名教师赴德国、泰国、柬埔寨、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习培训。曾接收新加坡理工学院126名交流生来校进行航空维修实习,累计派出多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活动。积极对接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项目”平台,多次承办“中美未来职业之星联合研习营”西安站活动。接待来自泰国、新西兰、韩国、菲律宾、非洲、美国等国家的院校、企业、机构等来访团组,共计21批219人次。2019年,学校被遴选确定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202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并成功入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院校、“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院校。 [49]
- 政产学研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担任“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常任主席单位,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单位;牵头组建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建立了有效沟通交流机制,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担任“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常任主席单位,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单位;牵头组建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及陕西西安航空城职教联盟。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5720工厂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上方时学院中文名称,中间图案象征学院为航空类学校。1958表示学院建校于1958年。下方为学院英文名称。
- 校旗
校旗为白色旗面,旗面正中为校标,下方为黑色学院中文校名全称以及英文名大写全称。
校旗为标准2号旗。
校旗、校标上标识色色值为,蓝色:C:100,M:60,R:O,G:80,B:150;红色:M:80,Y:100,R:222,G:65,B:25;黑色:K:100,R:25,G:25,B:25。
精神文化
- 校训
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
尚德:崇尚道德,做一个品德优良的学生是西航职院的办学宗旨。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笃学:笃学,指专心好学。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擅用:擅长应用,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成技能,实践出真知。
- 校风
明德敬业、严谨求是
- 西航精神
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
- 校歌
《放飞希望》
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带着憧憬带着梦想 迎着太阳我们播种理想 向着蓝天我们放飞希望 我们是翱翔蓝天的一只雄鹰 搏击风雨磨练翅膀 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托 尚德躬行笃学 善用是不变的航向 航向 启智有人打造桥梁 坚定信念把航程点亮 发展特色服务一线 为祖国的航空事业 为祖国的航空事业 发热发光发热发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