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简介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简称“龙外”,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语言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黑龙江省高教强省“111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黑龙江省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为黑龙江省中职教师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教育厅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基地和黑龙江省侨联慈善基金会乡村英语教师培训基地。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始创于1993年,原名哈尔滨恒星外国语学院。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院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合作办学设立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转设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同时撤销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的建制。2023年5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举办者变更为“海南省三亚市鑫圣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约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31万平方米;设有10个系(院),开设30个本科专业;拥有全日制本科生10136人,专任教师562人
历史沿革
- 哈尔滨恒星外国语学院
1993年,中英合作哈尔滨恒星外国语学院成立,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审定备案的省内第一所中外合作本科普通高校。
2002年,学院校区整体搬迁,由哈尔滨市道里区建国北六道街搬迁至呼兰区利民开发区恒星路(现为师大南路)1号。
-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
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合作办学设立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实现了由非学历教育向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重要转变。
2004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确认成立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成为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
2008年,学院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列入“1115”工程重点鼓励的5所高水平民办院校。
201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顺利通过了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的评估。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转设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同时撤销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的建制。
2013年6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成功加入了NIBS(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s)国际商学院网络。12月,学校加入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并且成为副主席单位之一。
2012年5月,经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批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成为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
2015年4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苏格兰国家语言中心、英国斯克莱德大学签订共建语言中心协议。6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当选黑龙江省高校档案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2017年8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经过英国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评估,正式授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为其剑桥国际学校。
2018年6月,教育部批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英国贝福德郡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英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8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0月,意大利语言水平考试中心(CELI) 正式落户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新增为中国意大利语研究会理事单位。
2019年5月,韩国仁川大学韩国语学堂分校落户黑龙江外国语学院。10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签署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协议、建立国际人才英语考试考点单位。11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入选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2021年,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被省教育厅评选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校高校(重点培育)高校。
2023年5月6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者拟由“刘英、刘幂、刘敏”变更为“海南省三亚市鑫圣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5月26日,教育部批复同意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者由“刘英、刘幂、刘敏”变更为“海南省三亚市鑫圣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院系(部),开设3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62人,外籍专家教师60余人,全省首批引进的6名A类外国高层次人才1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占自有专任教师总数的46%。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47%,双师双能型教师10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二级教授4人,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的教师40余人。
类别 | 姓名 |
全国优秀教师 | 陈一 |
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 王德章、唐现杰、陈一 |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 | 邓军、姜涛 |
黑龙江省级中青年专家 | 郭振 |
黑龙江省级学科带头人 | 郭振、王德章、唐现杰、姜涛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黑龙江省级特色专业1个,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3个,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1个,黑龙江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2个,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02个。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2.6万平方米的实践教学中心,中心有97个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同声传译实训室、模拟联合国大厅、外语虚拟情景环幕教学大厅、演播厅、龙外剧场、外语沙龙等;建有近4000平方米的创业园区。设有校外实训实践基地近200个。英语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及省级重点专业;英语、日语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商务英语、俄语、财务管理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朝鲜语、酒店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被评为学校特色专业。
类别 | 名称 |
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 英语、日语、视觉传达设计 |
黑龙江省级特色专业 | 朝鲜语 |
黑龙江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高级英语 |
- 教学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2019年度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学校获得3项二等奖。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学生赴俄罗斯参加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俄语比赛、赴台湾地区参加亚太流通业模拟经营决策竞赛等国际赛事,共获得百余项国际竞赛奖,在各类外语及专业赛事中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0余项。2020年,学校共获3项黑龙江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
类别 | 名称 |
“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 英语 |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意大利问题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心等科研平台,和泰国易三仓大学联合建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获得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课题项目1项,2020年度黑龙江省级外国专家项目计划1项,202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1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承担的3项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顺利结题。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万册,其中原版外文图书8.1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有可访问的数据库25个;开通环球英语、博图外文数字图书、博看等多个数据库的试用。订阅中、外文报刊500余种;过刊2000余种;音像资料8000余份(磁带2438个、光盘6000余张)。馆藏涵盖学校23个专业,涉及语言学、文学、金融学、经济学、文化艺术传媒、信息技术等。馆藏文献基本形成了以外语类文献为主,兼顾其他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资源体系。
合作交流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包括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等院校,并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进行学习交流。与海地基斯奎亚大学、泰国暖武里河王中学合作共建孔子课堂,是世界大学校长联盟、欧洲商学院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大学校长联盟、美国职业教育协会、中俄亚洲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考试中心、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工会ACCA考试中心。是英国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下设7所孔子课堂的中方合作伙。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由盾章、狮子和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英文首字母缩写HIU组成,包含了金黄、深蓝、纯白三种颜色。
盾章源自中世纪欧洲,有庄重、荣耀、高贵等含义,在中国有荣耀、坚毅、积聚等含义,现今广泛用以识别个人、军队、机关团体和公司企业的继承性标记。此处以盾章彰显荣耀、规则、科学和艺术。
狮子形象中西方文化中,均有胜利勇敢、执着、坚强、力量、信心、智慧等含义。符合龙外精神:敢为人先、执着专注、自强不息。同时,狮子也是脚踏实地的象征,是学术权威的象征。狮子图形元素还显示了中外文化的完美结合、兼容开放之意。四个狮子簇拥HIU向一个方向前进,有团结稳固之意,彰显学校将众志成城,恢弘壮阔的向前发展。
蓝色代表科技和未来。白色代表纯洁、神圣。金黄色象征黄皮肤的中华民族,是中华传统的标志色。
校徽寓示着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从中外合作办学创始,敢为人先、兼容开放、执着专注、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牢记中华本色、坚守大学本位,尊重学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精神文化
- 校训
经世致用,学贯中西
校训采用书法家崔承顺的书写体。
“经世致用”,经纶济世,学以致用之谓也。蕴涵着求学的目的、学风与人生理想。经世,指的是读书求学的初心,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报效国家民族。致用,指的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崇尚实学,崇尚实用,为国所用。因此,要有责任感,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担当意识,即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贯中西”,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中,要具备跨文化的视野,立足本土文化,对西方优秀文化兼容并蓄。
- 校庆日
公历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