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75年的原铁道部部委属院校广州铁路机械学校,2000年6月由广州铁路机械学校、广州铁路运输职工大学与广州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广州科教城、石门、执信南等多个校区。占地322亩,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4亿元,纸质藏书60万册、电子图书98万种;设有9个教学院(部),开设35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566人,其中专任教师39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超过1万人。
学院前身
- 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属学校广州铁路机械学校成立。
1999年,学校被广东省高教厅评为“普通中专一级学校”,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电气化铁道供电三个专业被铁道部评为“铁道部普通中专优秀专业点”。
- 广州铁路运输职工大学
1984年,广州铁路运输职工大学创建,并通过教育部备案。
- 广州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983年,广州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创建。
合并组建
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铁路机械学校、广州铁路运输职工大学与广州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设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9月,学校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移交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
2010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2月,学校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1月,学校立项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8年5月,学校牵头组建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
2019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框架协议。 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验收。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式开工。
2020年5月,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6月,学校入选第三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
2021年9月,学校牵头共建的独联体国家轨道交通进口设备检测认证(中国)中心正式揭牌,增城教学点迎来首批新生。
2023年6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学院成立签约仪式。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8月,学校设有9个教学院(部),开设35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566人,其中专任教师394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6.81%,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75.3%。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4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5人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支。202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类别 | 名单 |
全国优秀教师 | 李瑞荣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团队 |
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 | 朱宛平 |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旅游业青年专家 | 周世平 |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徐志标—王吉峰”接触网工、“周受钦-周世平”智能集装箱运输 |
南粤优秀教师 | 李助军、李瑞荣、朱宛平 |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李瑞荣 |
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 | 周世平 |
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 许爱军等 |
广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4个、骨干专业6个;省重点专业9个、品牌专业8个、一流校高水平专业7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广东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
类别 | 名称 |
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电气化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数控技术、铁道供电技术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 |
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 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 | 物流管理、铁道供电技术、数控技术等 |
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铁道供电技术 |
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等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轨道装备制造公共实训中心 |
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广东省一类品牌建设专业 | 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 |
广东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 |
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现代物流管理、、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商务英语等 |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 | 物流管理 |
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 | 铁道供电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商务英语、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 |
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 轨道交通技术协同育人中心 |
广东省公共实训中心 | 轨道装备制造公共实训中心 |
广东省虚拟设计与仿真实训中心 | 机械产品虚拟设计与仿真实训中心 |
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数控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信源彩色印务有限公司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东广州分公司-物流专业群校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广州秦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商务外语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机务段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动车段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铁道车辆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赛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广东省级实训基地 | 轨道交通车辆、数控技术(机车设计与制造)、铁道机车车辆(列车驾驶)、涉外旅游实训基地、数字家庭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
广州市级示范性专业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机车车辆、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8月,学校近年来有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52项(422个),其中教学成果奖3项、专业资源库2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5项、学生技能竞赛奖25项、教学标准3项。省级标志性成果287项(434个),其中教学成果奖10项、学生技能竞赛奖53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42项、专业资源库3项及承办技能竞赛8项。 8部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
2021年,学校获得“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的佳绩,并再次获得“互联网+”国赛银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2022年4月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
2021年 |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
— |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 | |
全国铁道供电专业指委主任委员单位 | |
全国轨道交通供用电技术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 | |
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
2023年9月,荣获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市科技创新团队6个,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广东省级科研机构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1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轨道交通与土木工程安全监测监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装备减摩抗磨及修复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安全与智能运维协同创新中心 |
广东省级科研机构 | 机车车辆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与土木工程安全监测监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装备减摩抗磨及修复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安全与智能运维协同创新中心、高铁中央厨房关键设备及系统创新团队 |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 | 机电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开发中心 |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 广州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安全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2020年度,学校获得市级以上纵向教科研项目立项58项(其中省级38项),项目金额为699.9万元,到账金额515.75万元;学校为产学合作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1607.19万元,开展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6项,到账金额403.97万元,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1009万元;获得专利授权8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2021年度,学校为产学合作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733.67万元,开展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6项,到账金额423.11万元,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1227万元;获得专利授权13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学术资源
- 学术刊物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双月刊,是以职业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职教探索、应用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与文化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等。该刊已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等重要数据库。
- 馆藏资源
根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纸质文献58万册,电子文献约98万册,2020年订购的报纸100种,期刊800种,已形成有铁路、交通运输等专业特色、兼顾一般的藏书体系,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国国内外大型数据库,购买专业或获赠的电子资源数据库13个,试用专业资源数据库3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成立了广东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牵头组建了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对接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联合培养培训本土化人才,输出轨道交通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标准;对接产业链,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东莞地铁、佛山地铁、港铁(深圳)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培养,依托产教融合联盟,对接独联体、东南亚、非洲和粤港澳大湾区4个区域,拓展国际合作平台。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与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联合举办培养铁道交通运营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全日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正式招收老挝、马来西亚等国留学生,对口帮扶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由中心图案和学校中英文名称组成,主色调为蓝色,核心造型为奔驰的高速列车。中心图案由“广铁”首字母“GT”与列车图案构成。字母“G”为“广州”、“高速”、“高铁”等词的首字母,蕴含立足广州、高速发展、突破创新;字母“G”上的3个圆点代表组成现有学校的3所前身学校;字母“T”为疾驰列车艺术变形;“1974”为前身学校成立年份;内外双圆环为抽象的铁轨,寓意学校依托政府支持和行业背景双轨并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战略。
精神文化
- 校训
创新每一天
-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