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单位,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

学校创办于1960年,前身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先后隶属第一、第三、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学校由国防科工委划转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升格更名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十里、濂溪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面积57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189万余册,总资产逾15亿元;设有8个二级学院、4个教学部,开设55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专任教师836人。

办学历史

1959年,九江船用仪表厂筹备处按照第一机械工业部“边建设、边培训、边生产“的指示要求,为加速实现船用导航仪表国产化培养人才,开始筹备建设九江技工学校,并于1960年峻工交付使用。

1960年3月,九江技工学校举行首届开学典礼,招收学生300名。

1966年,更名为九江仪表技术学校,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

198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3年,更名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979年,更名为九江机械工业学校,被第六机械工业部确定为部属国防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1994年,再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0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学校之一。

1999年,学校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7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

2000年1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批准组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按普通专科学校建制,同时撤销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建制,学校招生纳入地方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学制三年。

2007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确定学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2011年6月,九江发改委市同意该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立项。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插图

2012年4月,新校区建设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2014年,新校区正式命名为“濂溪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同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

2015年,濂溪校区一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8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成功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2022年12月14日,成为全国船舶行业职教文化建设联盟、全国舰船与航海博物馆联盟成员。

2023年4月21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拟设置高校获得通过。

2024年,成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插图1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4个教学部,有招生专业53个。

序号 部门 专业名称 学制
1 财会金融学院 国际金融 3
2 财会金融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 3
3 财会金融学院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3
4 财会金融学院 空中乘务 3
5 财会金融学院 商务英语 3
6 船舶工程学院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3
7 船舶工程学院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3
8 船舶工程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 3
9 船舶工程学院 智能焊接技术 3
10 船舶工程学院 航海技术 3
11 船舶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技术 3
12 电气工程学院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3
13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 3
14 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3
15 电气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 3
16 电气工程学院 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 3
17 电气工程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 3
18 电气工程学院 无人机应用技术 3
19 电气工程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 3
20 机械工程学院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3
21 机械工程学院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3
22 机械工程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 3
23 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3
24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
25 机械工程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26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 3
27 机械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3
28 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 3
29 建筑工程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 3
30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 3
31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室内设计 3
32 建筑工程学院 园林工程技术 3
33 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3
34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3
35 经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3
36 经济管理学院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3
37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3
38 经济管理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 3
39 汽车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
40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
41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3
42 汽车工程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 3
43 汽车工程学院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3
44 信息工程学院 大数据技术 3
45 信息工程学院 动漫制作技术 3
46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47 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
48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技术 3
49 信息工程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 3
50 信息工程学院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3
51 信息工程学院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3
52 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 3
53 信息工程学院 云计算技术应用 3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83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2个,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6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4个;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青年井冈学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学名师、省首席技师143人次。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插图2

类别 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船舶工程技术教学团队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Web前端开发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魏寒柏
全国模范教师 魏寒柏
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魏寒柏、彭晓兰
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黄经元、李圣良
省级教学团队 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团队
资料来源: 注:表单不全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3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以智能制造、船舶工程、物联网应用为主要特色,建筑工程、数字商贸、财税金融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十大专业群,共有71个专业,其中,有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5个国家示范专业、7个国家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全国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8个国防军工特有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创新专业,9个本科试点专业和一批省特色优势专业、示范专业。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获评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2门。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建有国家数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内河船员教育和培训基地、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培训基地。校政共建“九江市新时代产业工人学院”、校企共建“浔商商学院”、校地共建“濂溪社区学院”等培训平台,面向退捕渔民、内河船员、企业职工等开展社会培训与鉴定年均1万人日以上。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1个工业工程中心、1个生产型工程训练中心、1个产教融合发展基地和34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其中,有5个国家示范专业实训基地、3个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15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实训基地等。有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国家示范专业、7个国家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全国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8个国防军工特有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创新专业,9个本科试点专业和一批省特色优势专业、示范专业。主持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牵头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职教集团2个、产业学院4个,实施3个国家级、7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及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等370余家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

类别 名称
国家示范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国家骨干专业 数控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工程造价、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教育部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重点专业 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数控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国防军工特有专业 数控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特色及创新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省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省级高校特色专业 数控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会计、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省级高职示范专业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会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通信技术
省级优势特色专业 数控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
  • 教学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6项;获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协会+”的船舶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基于船舶军工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注:表单不全

所获荣誉

时间 奖项名称
2021年7月 该校“船舶及配套数字化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2023年7月 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类别 名称
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智能电子产品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船舶设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学校服务区域企业近130家,完成技术服务项目近200项,技术服务与培训到款额近56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3亿元。

2019-2020学年,学校横向课题立项8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94.52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502万元,新获批国家专利49项,实现2项专利转化,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到款额412万元。

2019年,学校横向课题立项125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897.83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565.72万元,新获批国家专利92项,实现2项专利转化,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到款额425万元。

2015-2017年,学校新增纵向科研项目86项,新增到账经费总额588.97万元,其中理工类项目为30项,社科类项目56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323项,新增到账经费总额3034.03万元,其中技术交易总额为161.3万元。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插图3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图书文献110万余册,电子期刊2万多种;年订购各类纸质期刊440多种,报纸50多种;同时建有图书馆主页,超星移动图书馆,“九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可支持包括馆藏数据查询系统、CNKI中国知网总库、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在线、起点考试网、职业全能培训库等校园网数字化信息服务。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189万余册。

合作交流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德、澳、加、俄、泰等9个国家及地区中40所院校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牵头组建了全国机械行业智能检测技术职教集团,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被评为“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与江南造船、昌飞、江铃等200余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111个。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插图4

形象标识

  • 校徽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插图5

校徽涵义说明:

1、整个图案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以学校汉语拼音字母缩写“JZ”组合造型;下部分线条有机变化为波浪,1960是学校的建校时间,一条巨轮乘风破浪航行在历史的长河中;天空中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象征着学校的教育事业如朝阳蓬勃发展。

2、“JZ”组合造型似独具技能的巧手,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鲜明办学特色;造型又似一只矫健的海鸥,在广阔的大海上自由地飞翔,体现了学校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

3、破浪前行的船体造型,体现了学校船舶军工的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蕴涵着前进的动力和气势,也体现了学校面向地方、服务船舶军工行业的办学宗旨。

精神文化

  • 校训

德行大道 技承天工

校训释义:

德,即道德。行,即行为。在心为德,施之为行。道,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成规律、原理或道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大道,指具有普适性的公理和正理,是对不同哲学体系中“道”的超越,是道的最高境界。德行大道,之于个人指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胸襟宽广;之于群体指主张公道,倡导公平,致于昌明。

技,即技艺、技术、本领,指由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多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承,指继承和发展。天工,引自明代科技文献《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宋应星著),寓指合乎天理自然之工,也指高超的技术和技艺。由于该书记载的是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成就,外国学者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天工”可引申为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工艺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技承天工,指的是继承和发展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方法。

“德行大道,技承天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讲究规则、遵循规律、崇尚实践、追求卓越的基本精神。对高职院校而言,“德行大道”有两层涵义。一是学校的办学行为应遵循教育规律,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出一种大德,彰显出一种大气;二是全体师生员工要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行得端,立得正,恪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技承天工”也有两层涵义。一是对培养目标本质属性的规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不是普通大学培养的学科型人才,也不是中专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对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的诠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方法,成为技术精英。承华夏文明之源远流长,传人类智慧之千秋万代,为社会培养仁人志士,为建设铸造技术精英,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大道天工,德能并举,行人间之大道,承精湛之天工,乃高技能人才之品格特征。“德行大道,技承天工”既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根本使命,又诠释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法和规格要求。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