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称“陆工大”,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2110工程 )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2110工程 )主体为基础于2017年组建,大学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以陆军通信兵、工程兵、军械装备等领域为基础,辐射陆军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战力量全领域;以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外军留学生教育为主要培训类型,主要承担陆军通信兵、工程兵、无人机、武器装备保障(步兵、炮兵、防空兵等领域)和部分新兴专业军官培养,以及陆航飞行员、航空机务生长军官本科基础教育等任务。

截至2017年6月,该校校本部座落于南京市,另设石家庄校区、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武汉)和训练基地(徐州);占地11422亩,建有教室679间、各类实验室(专修室)684个、游泳池(馆)10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4个、室内综合训练馆(含地下靶场)8个,图书馆总面积5万平方米,开办了48个本科专业;共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正省(正部、正战区)级领导12名、副战区及军级领导96名和一大批英模和功臣

前身综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

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

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

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

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

  •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原通信工程学院经历了“红军通校”、“延安通校”、“军委工校”、“西军电”、“通信工程学院”更迭,是全军通信事业的开创者、建设者、授业者和维新者。1959年列为全国20所重点高校之一。

红军从半部电台开始,建立了无线电队,办起了无线电训练班;至1931年,创建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位于江西瑞金,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35年,更名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1934年10月10日,红军开始了长征。行军路上办学校,成为了红军的创举。

随着长征会师,通校也在延安扎下根来,当时全名叫“国民革命第八路军通信学校”,简称“延安通校”。

1948年,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晋冀鲁豫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7年成立)、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1945年成立)、中央军委气象队(1944年成立)、中央军委三局电讯队(1948年成立)合并组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9年,中央工委青年训练班并入;1949年,改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通称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位于河北张家口。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西南军区通信学校(工程系)并入;1952年,升格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1952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1955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1958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195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开始被称为西军电)。

1961年,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雷达导航系)、重庆通信兵技术学校(1955年成立)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1963年,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工程学院。

1969年,通信兵工程学院、解放军汉口通信技术学校(1949年成立)、宣化通信学校、解放军沈阳通信兵学院等6所院校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工程技术学校。

1973年,通信兵工程技术学校(部分)分出,成立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其他部分后成为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1994年,经总参军训部批准,通信工程学院的院龄从1931年2月起算。

工程兵工程学院

原工程兵工程学院始于1953年9月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

1961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工程兵工程系迁至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

1969年,以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为基础,汇集工程兵工程技术办学力量,在南京组建工程兵学校。

1977年,恢复“工程兵工程学院”校名。

1995年,列入全军17所重点建设院校。

空军气象学院

1950年,建立军委气象局气象干部学校。

1953年,升格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

1955年,更名为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

1960年,升格为解放军气象学校。

1962年,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专业、气象专业并入。

1969年,改建空军第三专科学校,校址从北京迁至南京。

1975年,改建空军气象学校。

1979年,接收了原空军工程学院的气象专业,改称空军气象学院,列入全军高等技术院校序列,是全军一所培养军事气象科学技术干部的高等学府。

合并为解放军理工大学

1999年,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和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

  • 军械工程学院

1947年3月,为适应迅速发展的解放战争形势对技术保障人才的需要,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在山东省诸城创建了军械工程学院最早的前身—-华东军区后勤部军械训练队。

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沈阳市成立了后勤青年干部学校。

1949年6月,军委后勤部根据周恩来副主席“火速训练一批军械人员”的指示,在北京通县创办了军械训练大队,总后勤部杨立三部长亲自兼任大队长。建国后,这些训练机构进一步发展完善,初步形成了一个由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通县军械学校、南京军械学校和沈阳、武昌两所技术兵学校组成的、培养不同层次军械专业人才的培训体系。

1969年9月,同多数军事院校一样,这几所军械院校先后被撤销或停办,使一个刚刚初具规模的军械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毁于一旦。

1973年底,中央军委决定复建军械技术学校(为正师级单位),隶属总后勤部。1974年8月在石家庄正式破土动工,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1975年9月首期招生开训(复建时间由此算起)。

1978年,学校扩大训练任务,增设大学本科,升格为正军级;1979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高等院校,并改校名为高级军械学校;1983年8月改为军械技术学院。

1986年8月,定名为军械工程学院;3月,武汉军区后勤部军械修理工训练大队,分出并入,组建军械工程学院军械士官训练大队。

1992年8月,军械工程学院军械士官训练大队分出,组建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1992年9月,学院转隶总参谋部,为军级单位;1995年12月被确定为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

1996年2月,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月,学院转隶总装备部;6月,成为全军12所综合院校之一。

2000年,成为全军重点院校。

合并发展

2017年,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和军械工程学院主体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4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求是奖”获得者1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2014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者1人。

类别 名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七虎、王景全、刘尚合、王明洋
“2014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者 徐泽水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建有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军事工程技术为主干、理工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专业体系;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

类别 名称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军事装备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桥梁与隧道工程
注:名单不全
类别 名称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
学科门类 学科类别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级别 所属院区
工学 机械工程 080200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光学工程 080300 光学工程 一级学科 石家庄校区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二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石家庄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国防工程学院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软件工程 083500 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军事学 军队指挥学 110500 军队指挥学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军事装备学 110900 军事装备学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军事训练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门类 学科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位授权级别 所属院区
理学 数学 070100 数学 一级学科 基础部

石家庄校区

工学 机械工程 080200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光学工程 080300 光学工程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基础部

石家庄校区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石家庄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石家庄校区
电气工程 080800 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 国防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石家庄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土木工程 081400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国防工程学院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软件工程 083500 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网络空间安全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军事学 军队指挥学 110500 军队指挥学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基础部

军事装备学 110900 军事装备学 一级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军事训练学 111000 军事训练学 一级学科 军事基础系

政治工作系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石家庄校区
类别 名称
专业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 应用统计、工程管理
专业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兵器工程、军事指挥、军事装备
学科门类 领域类别 领域代码 领域名称 学位授权级别 所属院区
经济学 应用统计 025200 应用统计 应用统计硕士 基础部
工学 工程 085201 机械工程 工程硕士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085202 光学工程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085207 电气工程 国防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通信士官学校

085210 控制工程 石家庄校区
085211 计算机技术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085212 软件工程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野战工程学院

国防工程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 野战工程学院
085225 兵器工程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军事学 军事 115101 军事指挥 军事硕士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指挥控制工程学院

基础部

通信士官学校

训练基地

115104 军事装备 通信工程学院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通信士官学校

管理学 工程管理 125600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硕士 野战工程学院

石家庄校区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军队指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大气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注:名单不全

专业设置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开设通信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雷达工程、导弹工程、无人系统工程等48个本科专业(含7个人防本科专业)。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工学 机械类 080201 机械工程
080207 车辆工程
电器类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3 通信工程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类 080903 网络工程
080904 信息安全
土木类 081001 土木工程
081006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地质类 081401 地质工程
航空航天类 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兵器类 082101 武器系统与工程
082104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军事学 作战类 110106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110109 无人系统工程
110111 大数据工程
110113 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
后勤类 110203 军事设施工程
110204 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110205 场站管理工程
装备类 110301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110305 雷达工程
110306 导弹工程
110311 伪装与防护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7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2项;近3年,学员获国际级奖励47项、国家级奖励1000余项、省(部、军队)级奖励1300余项。

类别 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军用机械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国防工程设备环境及智能化实验教学中心、弹药保障与安全性评估实验教学中心、军用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数字移动通信、离散数学、语音与图像处理、天气学、动力气象学
注:名单不全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3个。

类别 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 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磁环境效应与电光工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磁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26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40项,国家发明二等奖4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0余项。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主要刊载与军事机械和军用装备等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2003年获《中国学术革(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7年7月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批准为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通信、工程、气象、数理等学科领域的优秀论文和技术报告等,有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大气科学、海洋科学、运筹学与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等主要栏目,被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收录外,还被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文献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建有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机制,面向国内外、军内外连续举办10届“精武杯”军事项目对抗赛,与部队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联教联训关系,与北京大学、浪潮集团等近20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联想集团、奇虎360等单位共建20余个联合实验室;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等14所外军名校常态交流,近百次接待外军代表团来访,选派210余名学员访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率先开展外军生长干部学员同班施训,为80多个国家培养军事留学生3800余名;先后4次代表中国军校参加美国西点“桑赫斯特竞赛”。

形象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5

精神文化

  • 该校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校训

忠诚、博识、卓越

  • 该校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院训

求真知、砺军魂

  • 该校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院风

团结、创新、严谨、求实

  • 该校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校歌
歌名:《如火的朝阳》

巍巍钟山,浩浩长江, 军理工是那如火的朝阳。

红土地上扬起风帆,黑水河畔留下辉煌。

练就军中英杰,献身崇高理想, 忠诚,博识,卓越,谱写时代华章。

陆海空天,风雷激荡, 到处是我们驰骋的战场。

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使命在肩苦砺成钢。

听从党的号令,我们勇向前方。

忠诚,博识,卓越,再创新的荣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6陆军工程大学

所获荣誉

时间 名称
2020年12月25日 “无偿献血先进部队奖”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