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是全军著名的军种工程大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校本部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140多万平方米。

该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含15个二级学科)和6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含25个二级学科)和3个独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7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军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领域、8个海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7个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海军第一个本科专业、第一个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重点学科均出自该校。

该校坚持德、智、体、军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严谨、求实、拼搏、创新”的校风,承担海军31.5%本科和41.5%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为海军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军事人才,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

1949年5月,安东海军学校创建。同年11月22日,在原安东海军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大连海军学校,下设指挥、机械工程两个系

1950年12月,大连海军学校机械工程系扩编为海军学校第二分校。

1952年,海军学校(机械分校)、陆军第198师直属机构合并组建第二海军学校。

1954年,第二海军学校更名为海军机械学校。

1955年,海军第六预备学校创建。

1957年,海军第六预备学校、海军炮兵学校(军械系)、海军海道测量训练大队合并组建海军技术学校。

1960年,海军技术学校更名为海军军械学校。

1961年,接收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部分专业。

1961年,海军机械学校升格为海军工程学院。

1969年,海军军械学校撤销。

1970年,海军工程学院、海军通信学校(部分)、海军军械学校(部分)合并组建第二海军学校。

1975年,第二海军学校升格为海军工程学院。

1999年,海军工程学院、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海军工程大学。

2004年,海军后勤学院并入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1

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7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学校下设1部(基础部)、6院(动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兵器工程学院、舰船与海洋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4系(信息安全系、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作战运筹与规划系、政治理论系)。 截至2018年,共有34个本科专业。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理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工学 机械类 机械工程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水声工程
自动化类 自动化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水利类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测绘类 导航工程
交通运输类 轮机工程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兵器类 武器系统与工程
武器发射工程
信息对抗技术
核工程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安全工程
军事学 作战类 运筹与任务规划
目标工程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大数据工程
装备类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雷达工程
导弹工程
无人装备工程
测控工程
电磁发射工程
装备经济管理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师资条件

截至2018年,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以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马伟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琳教授,有军队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朱石坚,还有35岁破格晋升教授、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王东、帅长庚等一大批年轻优秀骨干,有4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次进入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8人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人获得军队育才金奖。

类别 名单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马伟明、何琳
“两弹一星”功臣(1人) 姚树人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名师”(1人) 康颖
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王源升
全军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获得者(1人) 刘德志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

类别 名称
特色专业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舰船动力工程、核动力工程、军用水声工程、舰船消磁工程
国家精品课程(3门) 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 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物理场(林春生)、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马伟明、2005年)
注:名单不全
  • 教学成果

截至2008年,学校获得全国和全军教育成果奖近100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全军一等奖9项。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建立由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业余生活三大课堂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体系”
  • 学生获奖

截至2008年,海工大学员连续12年获得30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4个全国二等奖;2000年以来我校学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6个特等奖、27个一等奖,并捧回全国大学生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08年学校将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67人次获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造船学会奖学金。

2013年5月12日,海军工程大学代表中国海军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6届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一举夺得总分第一和4个单项比赛中的2项冠军。 这项国际赛事由土耳其海军学院于1998年创办,共设帆船、船艺、游泳和救生4个比赛项目,每年4至5月举行。中国海军此次参赛的6名选手均为海军工程大学本科学员,其中4人为首次参赛。

毕业的研究生先后有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3人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3人获全军、海军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总数在全军综合大学排名第二),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3篇。张达伍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海防事业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四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环境。学校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6个军队重点实验室;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含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独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含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3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海军绝大部分专业领域。

类别 名称
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 电气工程学科
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30%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 博硕士学位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学术学位博士(7个)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080800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兵器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学院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技术学院

学术学位硕士(一级学科12个)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理学 数学 070100 数学 基础部
工学 机械工程 080200 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础部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080800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兵器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0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学院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技术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信息安全系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

专业学位硕士(6个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工学 电子信息 085400 电子信息 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兵器工程学院

机械 085500 机械 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学院

兵器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工 085600 材料与化工 基础部

舰船与海洋学院

能源动力 085800 能源动力 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核科学技术学院

军事学 军事 115101 军事指挥 电子工程学院
115104 军事装备 舰船与海洋学院
管理学 工程管理 125600 工程管理 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
  • 重点学科
类别 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2个) 轮机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2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舰船动力工程
省级优势学科(2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
省级特色学科(2个) 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兵器科学与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

对外交流

截至2008年,学校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硕士、博士生,开展科研合作;先后有150多人到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国家考察、留学;有200多名教员、学员随舰出访美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十几个外国军事代表团先后来校参观访问。学校还先后为孟加拉、越南、坦桑尼亚、刚果等国家培养近千名留学生。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学校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等15个重点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个,海军重点实验室1个。

类别 名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 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 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军队一等奖35项;申请专利600多项。先后在舰船动力系统、武备系统、信息系统等领域共申请国家专利5项,国防专利9项。

类别 名称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舰船新型供电系统”(马伟明)、“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李决龙、姜海波)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两热源正反向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和优化(陈林根)
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 “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
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
注:名单不全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近60万册,电子图书260多万种,纸质期刊1000多种,电子期刊13000多种,订购有清华学术期刊、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群等10个全文数据库和75个文摘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73000G,已基本形成以学科体系见长、海军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 学术期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创刊于1977年,1994年曾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列为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1997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0年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学化期刊群》。主要栏目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被CA化学文摘(美)(2011)、SA科学文摘(英)(2011)、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2011)等收录;先后获“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学校标志

  • 校训

严谨求实、拼搏创新

  • 校歌
《海军工程大学校歌》

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肩负着人民的期望

年轻的战友集合在一起

誓把青春献给海防

大海的波涛呼唤着我们

要像海燕搏击风浪

啊!海工

你是革命的熔炉

啊!海工

你永远充满着力量

海军一代代优秀人才

从你这里奔向万里海疆

  • 校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2

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大德育”工程,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确保办校治学的正确方向;积极构建”大文化”体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解放军首个龙狮基地正式在学校挂牌,学校龙狮队多次参加全国龙狮大赛获奖,07年8月代表国家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华人龙狮邀请赛,获特别荣誉奖。新生入伍教育演讲、红安野营拉练、校园放歌篝火晚会、博士论坛等品牌传统活动效果很好。”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三次赢得胡主席亲笔批示,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同时也涌现出了”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云南救火三英烈”等大批先进群体,学校被评为”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

校园环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介插图3

截至2019年,大学共有6个辖区,占地总面积2411亩,主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校本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有训练场地5个,其中田径运动场2个、室内体育馆1个,射击场1个、游泳池2个。有多媒体教室60间、阶梯教室40间、语音室4间、演播室1间,还有两个大型机房。另有游泳馆、露天电影场、礼堂等文体活动场所等。

武汉海工大详情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道解放大道717号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