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院简介
吉利学院(Geely 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
学校前身是吉利集团于1999年在北京创建的北京吉利大学。2014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北京吉利学院。2020年3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成都市办学,更名为吉利学院。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办学用地2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 北京吉利大学
1999年,吉利集团筹备创办北京吉利大学。
2000年1月,北京市教委批复吉利集团,同意建立北京吉利大学(暂)筹备处。
2001年,经教育部备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北京吉利大学,为专科层次民办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
2005年11月,学校通过北京市教委评估专家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07年5月,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民办教育特色项目试点学校”。
2009年11月,学校通过北京市教委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状况评估。
- 北京吉利学院
2014年4月,教育部批准北京吉利大学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北京吉利学院。
2018年4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吉利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 吉利学院
2020年4月,教育部批准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至成都市,并更名为吉利学院。同年9月,吉利学院成都校区举行首次开学典礼。
院系专业
据2023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 | 本科专业 |
吉利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智能车辆工程 | |
汽车服务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
机器人工程 | |
知识产权 | |
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网络工程 | |
虚拟现实技术 | |
吉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
人工智能 | |
吉利学院商学院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
审计学 | |
市场营销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管理科学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物流管理 | |
电子商务 | |
吉利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 经济与金融 |
金融科技 | |
吉利学院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
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 英语 |
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学(艺术类) |
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 | |
产品设计(艺术类) | |
环境设计(艺术类) | |
吉利学院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 | |
表演(艺术类) | |
动画(艺术类) | |
吉利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 运动康复(体育类) |
吉利学院博雅学院 | — |
吉利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 |
吉利学院吉利科技航空航天学院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
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29名,外聘教师148人;其中教授34人,占教师总数的8.02%;具有硕士学位337人,占教师总数的78.5%;具有博士学位21人,占教师总数的4.9%;担任本科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31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34人,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占全校教授总数51.79%;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94人,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占92.38%;双师型教师69人,占教师比例的16.5%。
类别 | 教师名单 |
北京市教学名师 | 陈喜霖、宋丽群 |
北京市优秀教师 | 边保旗、孙琳、刘寒化、李春燕 |
北京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姚一雯、李晓敏、许金霞、徐飞、陈喜霖、袁红波、杨广文、张发明、史宏霞、陈良萍、蔡春霞、赵开华、李红雁 |
教学建设
- 学科建设
类别 | 名称 |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培育学科 | 机械工程学 |
- 质量工程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汽车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校外实训基地57个、实验实训室127间、17500平方米的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共建“工业互联网学院”,与丹麦盛宝金融共建“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与吉利科技集团共建吉利科技航空航天学院。学校车辆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示范课程,1门北京市就业创业金课,建成校级品牌课程110门,校级一流课程36门,校级品牌教材100余部。
2020年10月,学校获2项北京市优秀本科教材课件。
- 教学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基于汽车产业链“六双”“六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1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类别 | 名称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结合模拟智投平台的期权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财务大数据实践教学基地》《智能媒体数据化应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 《基于汽车产业链“六双”“六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等奖) |
- 学生成绩
时间 | 名称 |
2018年5月 | 首都高校第56届田径运动会百米冠军和第八届首都高校大学生拓展运动会团体亚军;6月,首都高校第39届健美操、艺术体操比赛丙组冠军和第三届全国供应链运营比赛本科组一等奖;12月,健美操队获得2018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公开青年丙组集体自由舞蹈冠军和校园爵士啦啦操冠军 |
2019年5月 | 首都高校第57届田径运动会,获得一金两银三铜的成绩 |
2020年12月 | 第四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1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
2021年11月 | 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智慧文旅作品创新创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
合作交流
据2023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极星、路特斯、英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曹操出行等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与百度、京东、顺丰、华为、腾讯科技、阿里巴巴等国内外企业建立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与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18所院校建立战略合作。
科研平台
类别 | 名称 |
— | 产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搭建“汽车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创新平台,成立“汽车元宇宙研究”等9个科研创新团队。 |
校级创新实验室 | 吉利学院“N.G.Power”新工科创新工坊孵化开放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据2023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20项,获批省级、市厅级课题立项104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201项,授权专利77项。
2018-21年,学校教师共获批国家专利9项,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类别 | 名称 |
国家专利 | 《工艺品雕塑》《一种轻质建筑隔墙模块》《一种混合动用汽车用自增力式单向离合器》《Gps信号采集分析软件V1.0》《GIS信息分析处理软件V1.0》《汽车车况保养服务系统V1.0》《汽车车况检测系统V1.0》《安卓系统Sqlite数据库插件ChopinLite软件》《一种CNC数控车床定位装置》 |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 《“千人千面”民办高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机制研究》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606500册,电子期刊109571册,电子图书30万册;开通了中国知网、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超星期刊数据库、汇雅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精神文化
- 校训
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 学校使命
为了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形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上下方分别为学校中文、英文名称,包含学校创立的时间;在形态上为圆形,主体图形由“吉”字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