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Xi’an Traffic Engineering Institute)创办于199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是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被授予陕西省“五星级党组织”、“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示范性高校、“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最佳人才培养奖”等荣誉称号。学校按照国家现行铁路运营标准建成了425米集电气化铁路线路和配套的电力轨道车、通信信号系统、牵引变电站及车站为一体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及“轨道交通信号联锁实训基地”等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在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建设的全国首批30所高校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中是陕西高校唯一一所基地共建签约学校。

截至2022年9月,学校现有鄠邑校区、东校区和潭滨科技创新园区,下设9个院1部,开设20个本科专业,有在校生万余人。

办学历史

1994年,西安科技商贸培训学院创建。

1998年,西安科技商贸培训学院更名为西安科技商贸专修学院。

2003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置为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2008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2015年4月16日,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见证下,与中兴通讯签约,学院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院校。

2024年1月3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召开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大会。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1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2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3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4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9月,学校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以轨道交通类、电气信息类、人文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形成了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下设交通运输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等教学单位,开设20个本科专业。

院系 专业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运输(本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乘务方向)、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本科: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专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车辆、▲轨道交通机电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 通信工程(本科)物联网工程(本科)、▲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本科)土木工程(本科)工程造价(本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本科: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音乐学、学前教育

专科: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学前教育

注:未注明本科专业的为高职专业

有“▲”此标志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教师队伍中90%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博士学位;87名教师入选高层次人才队伍;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15人。

职称 名单
教授 张晋生、刘建朝、曹庆年、谢金宝、郭洪涛、宋建业、崔炳谋、石广田、赵德利、段联合、李宗孝

教学建设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5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众创空间。

类别 名称
省级一流专业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财务管理、通信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交通运输实验教学中心
市级众创空间 “火车侠众创空间”
实践基地 425米集电气化铁路线路和配套的电力轨道车、通信信号系统、牵引变电站及车站为一体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及“轨道交通信号联锁实训基地”等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基地 [1]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建设了省级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组建了用友新道数智商科产业学院、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先后与杭州、成都、兰州等18家地铁运营公司;成都、武汉、上海等7家铁路局集团公司;中铁一局、四局、七局、中铁电气化局等12家中铁工程局、与中兴通讯、陕西重汽、交通银行、长安银行、浙江机电设计研究院、西安曲江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20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并成为中铁电气化局“四电工程”人才输送基地,学校为宁波地铁“电客车司机”委托订单培养单位、杭港地铁“通信与信号维修、车辆检修”委托培养单位,港铁深圳公司订单培养单位。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数理与计算科学研究所和15个科研创新团队。

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近年来,学校共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特色项目、国家教育部产学研项目、陕西省省青年基金项目、陕西省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社科联各类项目等100余项;参与国家项目10项;横向课题5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以及铁道学报、岩土力学、建筑结构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微电机、激光杂志、机械设计与制造、模糊系统与数学、学术交流、科技管理、中国科技论文、中国高校科技、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建筑学报、扬州大学学报等百余种学术刊物发表核心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SSCI、EI、CSSCI等收录200余篇;获国家专利200余件,软著64件。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图书馆设有包括轨道交通、自然科学、智慧英语视听阅览室等11个阅览室和学术论文与毕业论文(设计)咨询等8个学习研修空间;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982175册,电子图书987000册,订阅中外文期报刊1176种。学生生均纸质图书73.99册,采购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期刊、维普科技期刊、超星电子图书、数图多媒体视频课程、新东方考研视听数据库等28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其中自建《交通工程学术研究数据库》1个。

校徽

学校标识的核心图形以三组互联相交的“纽带”为基本元素,互为起始,寓意学校三大专业集群的有机结合与互联互通、协调发展,成为学校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插图6

相互交织的线条图形,似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轨道,构成独特的视觉印象,体现了三大专业集群的视觉特色,给人以鲜明的视觉识别印象;三组线条面向不同方向, 寓意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与社会各界坦诚交流、共享优资资源。

校训

自强不息 修德载物

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一个有才有德的人,就应该像乾阳之天的运行那样,不息,自强!修德载物:进德修业,修己安人,增进美德,修习事业和学问,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

“修德”与“厚德”之区别:“厚德”重在于以先天后天蕴积的深厚德才容载万物;“修德”重在于以后天修习之德才亦能容载万物。

精神

大学精神:笃实惟新,负重图强,驰而不息,交通报国

笃实惟新——笃实:踏实、实在,就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惟新:更新,就是追求创新,实现确立的志向和目标。

负重图强——负重:担当重任。就是要自加压力、胸怀大志、负重奋进,树立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图强:谋求强大、兴盛。就是要振作精神,发愤图强、奋发有为,有担当、有能力、有成就。

驰而不息——奔驰向前不停息。既蕴涵恒心可以创造奇迹、量变可以达到质变的哲理,也暗含了我校轨道交通专业特色,激励师生要像高速列车一样飞驰向前,永不停歇。

交通报国——坚持轨道交通办学特色,努力为国家培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