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Xi’an Kedagaoxin University),位于古都西安,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与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03年,原名叫西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正式成立,2023年5月学校举办者变更为“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32.45万平方米;在校生11000余人;设有5个二级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48个涵盖工、 管、文、艺等多个学科门类。
历史沿革
2006年4月13日,教育部教发函《教育部关于同意试办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批复》批准,同意西安科技大学与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试办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2006年4月23日,校领导决定将距子午大道秦岭北麓绿化带1000多米处的原下北良造纸厂作为学校的校址。2006年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陕教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试办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批复》对学校建立予以批准。
2007年1月-6月,学校开始大规模基建,北校区基础设施基本得以完善。
2010年4月,校报《科大高新报》正式出刊。
2011年4月,西安电子科大学出版社与学校达成协议,宣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新分社成立。
2014年5月,学校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在职研究生培养项目。
2015年,学校成为陕西省首批整体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的试点高校。 2015年,学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为成员单位。
2016年,学校创业产业基地被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纳入陕西省2016年文化产业与民生改善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2016年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建设项目。 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被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2016年第一批拟认定市级众创空间。
2017年,陕西省综治办、省委高教工委、省公安厅授予学校省级”平安校园”。
2018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列为“陕西省众创空间”、“西安市众创空间”。
2019年,中国教育在线“2019年陕西省十佳网络口碑本科高校”、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19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西安市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平台,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省2020年度新闻宣传先进单位。
2021年,荣获中国教育在线“2021年度高招服务创新奖”、荣获2020年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先进单位。
2022年,荣获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学校”称号、获批2022年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2022年度陕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陕西省高校团建示范院校培育单位、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23年,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荣获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陕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荣获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陕西教育系统外事(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
2023年3月,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五所民办本科学校举办者变更的公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举办者拟由“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骊山微电子公司”变更为“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5月6日,教育部批复,同意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举办者由“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骊山微电子公司”变更为“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系设置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5个分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11个。
分学院(教学部)设置 |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公共基础部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体育部 |
资料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官网 |
师资力量
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共有教师618人,其中,专任教师370人,外聘兼职教师248人。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7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28人,初级职称的教师2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9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46%。形成了一支以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和学院专职教师为骨干,企业“双师型”教师为辅助的教师队伍
省级教学团队(1个)
省级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职称 | 所属单位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姬长发 | 教授 | 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 |
资料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官网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据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及学校官网统计,学校共拥有陕西省高校“一流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类别 | 名称 |
陕西省高校“一流专业”(3个) | 能源与动力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项目(1个)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 | 电工电子技术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 能源监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 能源工程创新实验区 |
- 教学成果
据2024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2020年学校在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优秀奖2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8项。在科研方面,“关于煤炭行业高素质现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教学合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已与惠灵顿理工学院、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及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惠灵顿理工学院、泰国东南亚大学、博特拉商学院、曼谷吞武里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开展“1+2+1、2+2”双学历人才培养计划、“3+1+1、3+2”本硕连读及本升硕、专升硕等多个合作项目。2017年,已有100余名学生通过交流项目出国深造。2011年开始,学院独立开设中美双学位国际班(财务管理专业),与国际接轨,引进全英语教材和师资,进行双语教学,专门培养中美双学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科研成果
2014年全年学校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共计34篇,同时,学校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基于嵌入式技术矿山综合接入设备”被列为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项目,“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LED照明示范工程”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专项基金支持项目,”煤矿瓦斯预测分析系统”、”矿井通风分析系统”等已应用于陕西黄陵煤业集团公司、新疆焦煤集团公司、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等大型煤业集团,”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
科研平台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机构4个。
类别 | 名称 |
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 | 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 |
校级研究机构 |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建筑工程与装饰设计应用研究所、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所、 新媒体研究所、智慧矿山实验室 |
注:名单不全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4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87.5万册,电子图书245万册,学术电子期刊7800多种,学位论文430多万篇,数据库6个。图书馆还通过中国国内共享资源CALIS,NSTL为院内读者提供外文期刊。购置了万方数据,读秀大型学术数据库,共享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部分电子文献(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馆藏文献与学校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已基本形成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有机结合,涵盖全校各学科专业的、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藏书体系。
奖项荣誉
时间 | 评定 | 奖项/荣誉 |
2023年1月 | 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 | 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
校训
自强不息、日新月异
定位
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价值观
责任、高效、创新
愿景
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国际化大学
校徽
校徽中间由原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西科大”三字,上方为学校英文名称,下方为中文名称。
办学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社团文化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共成立了团委、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会、国旗班、广播台、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艺术团、陕北文化社(原安塞腰鼓社)、墨轩书画社、摄影社、魔术社、街舞社、飞扬文学社、科大高新报社、全媒体中心、灵魂音乐社、篮球社、足球社、羽毛球社、春秋博弈(象棋)社、跆拳道协会等41余个学生社团组织。
学院每年例行举办的大型展演活动主要有迎新生文艺汇演、五四大合唱比赛、体育节大型艺术团体操汇演等。同时,每学年定期举办“社团群英荟萃”和“大学生校园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分表演类、作品类和科技类三大类,主要有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模特大赛、DIY手工艺术品大赛、摄影大赛、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作品展等。学院体育部与校团委、学生会共同合办校内各种体育竞赛,除每年的体育节、运动会外,还有篮球联赛、冬季越野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