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是重庆大学直属本科学院,城市学院是以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为主的建筑学院,该学院以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市政建设等建筑学科而著称,是重庆大学直属25个二级学院之一, 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131号重庆大学C区,其前身是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建专),学校前身系1974年3月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学校,1984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重庆建筑专科学校。

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插图

学院位于重庆大学沙坪坝老校区内,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并前,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础建设工程兵学院”,成立于1974年3月,隶属于国家建工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基建部,是一所培养军事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军事土木工程、军事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市政建设、给排水工程等方面人才的普通高等工程技术院校,学院担负着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施工的任务,是全军工程类重点建设院校。1984年9月更名为“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院”,1997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5月31日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院”(重庆大学C区)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B区)同时并入“重庆大学”(重庆大学A区)。三校合并重组后院系专业调整设置原“重建专”为“城市学院”管理重庆大学在校普通全日制一般本科及专科生源(建筑类),学院基本保留原建专优势建筑专业,与建院原建筑专业相互补。紧接着2001年9月,教育部与重庆市签署部市共建协议,重大成为34所“985工程”大学。2003年12月,重大升级为副部级高校,成为31所副部级高校之一,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2010年底,重庆市市委、市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文,重庆市全力支持重庆大学创建一流的 国际高水平大学,重庆大学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办学设施

学院现有: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市政建设、给排水工程等专业,学院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商业、文化中心的重庆大学A、C校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程;学院有教授45名,副教授95名,双师素质教师135名,已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及在读博士共40名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插图1

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院近三年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工程与测量、楼宇智能化等25个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坚持走校企共建的道路。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重庆公司、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成20多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验、实训基地。

校友合并

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院三校合并成立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4月16日,三校北京校友会合并大会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

2009年9月20日召开的重庆大学山东校友会三届理事会是重庆大学山东校友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次会议,实现了三校合并以后重庆大学A、B、C三校区山东校友的大整合,开启了重庆大学山东校友会工作的新局面

科研成果

学院积极探索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从多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几年来我院先后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5个专业被评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学院先后主持完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研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科研项目1项、重庆市新世纪教改重点科研项目2项;承担教育部规划教材建设项目10项。学院主研的“高校教学实训基地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重庆市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际交流

学院突出以行业为依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李岚清副总理、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吕福源副部长、周远清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组织部贺国强部长、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以及重庆市主要党政领导先后来我院视察指导工作。学院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三年来,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著名高校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国内50多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先后到学院访问、参观和学术交流。学院也派出有关人员去国内外大学参观、学习。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插图2

发展历程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1935年为四川省立大学,1942年成为国立大学;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大学院的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

重庆大学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在1934年3月1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沙坪坝视察重庆大学后赞叹学校“颇有蒸蒸日上之势”。抗战时,蒋介石甚至准备把重庆大学办成中国的“剑桥”。

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潘序伦、郑衍芬、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道衡、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潘大逵、王铁崖、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理工,经管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艺术、法学、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的文、理、商、法、医五个学院及工学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等被调整到其他高校,经并入其他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后,成为一所以机械、电气、动力、采矿、冶金等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多科性工业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截至1966年,全校共有6个系,15个本科专业。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与改革建设,新增了经管文法艺术体育类专业,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通过教育部“211工程”部门预审,同年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年5月31日,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分别属于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大学、建设部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建筑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

原重庆建筑大学的前身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是1952年由重庆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六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合并而成。1953年并入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的土木系,195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建筑工程学院,也是当时中央建筑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属高等院校,195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截止1966年,全院共有4个系,15个专业。1978年被原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 经过恢复调整和改革,学校由一个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主要专业为特色的、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理法学等学科的建设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建筑学、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城市规划和工程管理等主干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质量评估。

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技术、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经营管理等方面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其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1983年集体转业改为重庆建筑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2001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政府在2001-2003年期间给新重大投入5.4亿人民币的建设资金;2008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明确提出,重点推动重庆大学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尽快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此新重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面的实质性融合,提高了办学效益,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办学实力。2001年经部市共建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先后经教育部批准新建了网络教育学院、软件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美视电影学院,2002年恢复成立法学院,2008年恢复成立农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院,并于2007年将人文艺术学院调整为艺术学院和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加强了人文科学的学科建设。

2011年牵头建立了重庆大学联盟,并同北京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6月份,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建立,积聚了大批知名学者。

院系调整

(此部分参考《重庆大学校史下册1949-1994》,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以及2009年的《漫步重大》创刊号):

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唐山铁道学院土木系(即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

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西南财经大学;

1952年重大法学院参与组建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西南政法大学;

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参与组建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

1953年重大石油专业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即中国石油大学)

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有部分电讯专业调入重庆邮电学院(即重庆邮电大学)

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即成都理工大学);

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

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

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从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个半月的时候,调整搬迁工作基本结束。但是对重庆大学的调整远没有结束。

1953年理学院全部调入四川大学,1955无线电系全部调出,1956地质系全部调出,

1952大调整中,工学院是唯一保持了较强实力的学院,因为此时整个重大只剩下一个学院–工学院。工学院自身也受到重创,无线电系和地质系全部迁出,土木建筑系也全部迁出,1958年重大曾增设了国防科技专业的6个新系,1962年时这6个新系又被调整组合,重大仅保留了无线电专业。第一次调整后工学院所存在的6个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讯系,采矿系,冶金系,地质系。

第二次调整后所设置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至此,重大只有5个专业。

办学成果

截至2012年4月,重庆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0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近90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市级精品课程近50门。

截至2012年4月,重庆大学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20万余名优秀高级人才。其中,40余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与美、英、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的116所知名高校,以及德国Siemens、美国Rockwell、Microsoft、利宝集团、香港美视电力集团等多家境外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已接受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巴西等五大洲的102个国家留学生。重庆大学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促进了学校对外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截至2012年4月,重庆大学在职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教师28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外聘两院院士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名,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正、副教授17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400人。

名师荟萃

吴宓、张洪沅、张直中、潘序伦、叶元龙、陈志潜、陈豹隐、魏寿昆、柯召、候光炯、吴冠中、程登科、甘祠森、李紫翔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重庆大学先后聘请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法学家潘大逵、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中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著名学者任教;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女士曾于1938年、1946年两度到重庆大学为学生运动作演讲,给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生运动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当时在校就读,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有: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周明镇等十余名两院院士、著名诗人杨明照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先生、著名词作家阎肃先生等。

建国后至1978年期间,中国白云鄂博大铁矿发现者、著名的地质学家丁道衡教授;中国首次发现三亿年前的古生物—节甲类鱼化石(被命名为“乐氏江油鱼”)而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的著名学者乐森璕教授;研制出第一批五棓子棓酸的塑料、填补了中国塑料生产空白的高分子材料专家、中科院院士徐禧教授等知名学者在该校先后任教。重庆大学电影学院院长是著名影视演员张国立担任,还邀请了著名影视演员濮存昕担任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院后续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位于沙坪坝区主校区内,由重庆大学高考统招,生源:重庆大学专科第一批次、重庆大学本科第二批次,属原重庆大学、重庆建院、重庆建专三校合并重组后院系专业调整设置,学院基本保留原重庆建专优势建筑专业,与重庆建院原建筑专业相互补。2005年教育部教发函〔2005〕3号 文件对“985、211工程”大学的规定,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本着对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于2005年正式停止招收专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生源的录取,重庆大学C区部分建筑专业并入重庆大学B区,2009年城市学院送走了最后一批学生后结束了重庆大学一本线以下生源的录取(采矿专业继续保留本科第二批次的录取)。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中南大学,重组后保留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插图3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插图4重庆大学城市学院简介插图5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