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简介

山东大学(威海)简介

山东大学(威海)(Shandong University , Weihai)创建于1984年,坐落于美丽滨城威海,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校区,为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学校区之一,该校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本校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1%的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占地1600余亩,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5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历史沿革

1984年11月1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协议书》,商定在威海市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1984年11月16日,教育部下发(84)教基字333号文件《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批复》,同意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威海联合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1987年9月28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新落成的文学楼前举行了隆重的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1991年7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ES系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2年9月4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韩国富川大学结成姊妹学校。

1992年10月4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增挂“威海大学”牌子。

1993年5月,山东大学同意威海分校毕业证盖山东大学章和校长章。

1997年4月16日,国家教委批准山东大学与台湾冯定亚博士等人士在分校合作建立“山东大学孔子国际学院”。

1999年10月23日,教育部异地合作办学座谈会在分校召开。会议就异地合作办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中央决定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1年6月18日,教育部同意威海分校学生颁发山东大学毕业证书。

2003年7月8日,山东大学韩国学院(现东北亚学院)成立。

2004年11月1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在学校运动场开幕。

2006年6月28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签署“十一五”期间共建协议。

2007年6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落成典礼在分校玛珈山举行。

2008年11月3日,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金善兴,校长韩圣浩共同为落户分校的韩国“世宗学堂”进行开院揭牌。

2009年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于2008年12月24日发现的临时编号为2008 YM9的小行星永久编号为207931。这是中国大陆高校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2009年3月23日—24日,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党委副书记李建军、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王剑敏及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到威海分校调研工作。徐校长提出了“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大山东大学”发展架构。

2011年2月13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签约暨“威海星”命名仪式在济南举行。

2011年11月22日下午,山东大学党委召开第68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威海分校改名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内称“威海校区”。

2012年2月10日,校长韩圣浩率团访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天文及空间学科发展与规划、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2012年3月5日,学校举行韩国大学发明协会及韩国KYK株式会社与学校创业孵化园合作挂牌仪式。副校长赵玉璞、韩国大学发明协会会长李周炯、韩国KYK株式会社社长金荣贵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2012年3月8日,学校举行山东大学威海政府法制研究中心签字暨成立仪式,副校长陈金钊出席仪式并为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颁发聘书。

2012年3月11日,山东大学(威海)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校长韩圣浩,学校校友办、团委、商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在京部分校友代表,山东大学北京校友会代表等参加大会。

2012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威海联合观测站”揭牌仪式在学校天文台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国防科工局空间碎片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严俊,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中科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常务副总指挥王宜等领导出席仪式。校长韩圣浩出席仪式并讲话。

2012年4月20日,由教育部科技司张建华处长一行11人组成的教育部专家组到校,就设立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谱与空间天气分中心”进行现场调研和论证。

2012年5月26日,学校举行山东大学(威海)校友会成立大会。

2012年5月底,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获评首批山东省“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9月20日,经山东大学研究,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012年9月23日—30日,校长韩圣浩率团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国际空间研究中心(ICRAR)、悉尼天文台、澳大利亚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和迪肯大学进行友好访问,并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和迪肯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2012年10月23日,经山东大学党委研究,中共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委员会更名为中共山东大学(威海)委员会。

2012年11月底,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期为2012-2016年。

2022年4月,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入选中国科协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拥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类别 姓名
省级教学名师(2人) 陈冠军、汪全胜

院系概况

截至2023年2月,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2月,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4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54项,省奖1000余项。

类别 名称
省级特色专业(12个) 朝鲜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海洋资源与环境、市场营销、生物科学、金融学、应用物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 朝鲜语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2月,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类别 名称
博士后流动站(1个)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省级重点学科(1个) 法学理论
博士授权点(23个) 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西方经济学、法律方法论、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地球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微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生态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硕士授权点(61个) 西方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国际商务、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笔译、朝鲜语口译、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微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工程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
专业硕士授权点(2个) 法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合作交流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2012年11月9日,校长韩圣浩会见到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著名行星科学家、参与美国NASA“火星探测计划”的山东大学光学系75届校友王阿莲教授一行。双方签署了在地球与行星科学方面的合作协议。

2012年3月23日,校长韩圣浩会见到访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职业高尔夫协会以及澳大利亚教育管理集团有关负责人一行。代表团与学校相关部门就开展旅游管理专业2+2双学位项目、高尔夫球场管理一年访学项目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师赴澳进修项目进行了交流。

研究平台

截至2023年2月,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文科实验室”“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韩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

类别 名称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实验室、山东省生态型人工鱼礁实验中心、山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级研究中心(3个) 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平台、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1个) 行星光谱与空间天气分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48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目前,已拥有中外文藏书近 172万册,报刊合订本3万册,中外文期刊 1500余种,报纸 110 余种。除印刷型书刊文献外,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各类中外文数据库200余个 。

校徽

1.设计者刘乐一等

2.设计时间1985年2月

3.关于山东大学校徽的说明

(1)图案核心以汉字“山”、“大”为设计基本元素,运用现代变形手法进行变化,具有易于识别的特征。标志简洁、明快,便于制作和传播。校徽图形线条曲直结合,刚柔相济、稳中有动,向上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现代感和节奏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整个图案对称、稳定、平衡,富有大家风范、名校风采。图案上部“山”字是中国象形文字“山”的变形,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山”字变形具有上升态势,寓意山东大学不断发展,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底部是“大”字变形,像浩瀚大海,寓意学海无涯。“山”、“海”一体,极易使人联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表现山东大学师生勤奋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同时又强调“山之魂,海之韵”的大学文化。

(3)“山”代表泰山,“海”代表黄海,寓意山大地理位置:东临黄海,南望泰山。

(4)图案中心部分又像大海中的灯塔,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山东大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引领莘莘学子学海泛舟,为莘莘学子指明人生旅途的方向。也可理解为山东大学“引领文明进步”的历史使命。

(5)“1901”表明山东大学创建时间;“山东大学”四个字采自毛泽东同志给高亨教授的信;外环中“shandonguniversity”是“山东大学”的英文翻译。

(6)山东大学校徽的色彩用山东大学主色调——山大红。

山东大学(威海)简介插图校徽

校训

  • 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可以参考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此处的“学”,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体现了孟子所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较之于此前所使用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更加体现了价值取向,更加符合音韵平仄的要求,更加琅琅上口。

校歌

山东大学校歌
词/成仿吾原作 集体修改

曲/郑律成

东临黄海,南望泰山,

这里是我们追求真理的乐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薪火传,学子要与前贤比肩。

为天下储人才,放眼五洲;

为国家图富强,求索万年。

要志向远大,气养浩然;

学无止境,不畏登攀。

奋斗啊,奋斗啊,为了中华民族崛起;

奋斗啊,奋斗啊,为了人类美好明天。

我们是崇实与求新的朝气勃发的青年!

校风

崇实求新

“崇实”是山东大学一贯的追求和山大人的基本特征。山东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按章程办学的高等学校,在创办时就注重实际、务求实效。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明确提出:“实事求是,力戒虚浮”;第一章第七节明确提出:“大学堂首贵崇实”。

“求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文明,引领时代潮流,从而体现大学的本质特征。

“崇实求新”作为校风,集中体现了山大人“朴实、扎实、务实”等品格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风貌。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