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警察学院简介
吉林警察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公安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是全国首批设置的13所公安专科学校之一,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公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更名吉林警察学院,校名沿用至今。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净月校区和乐山校区,占地面积4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5万平方米;有1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7400人。
历史沿革
- 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时期
1949年9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建立;
1950年7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迁校至吉林市江南工人疗养院;10月,迁校址至吉林市女子中学;
1951年3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迁校至吉林市北大街;
1952年10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迁校至吉林市东局子;
1955年4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铁北二道沟(原省广播仪器厂旧址)。6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吉林省公安学校;
1956年5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朝阳区和平大路(省第八劳改队驻地);
- 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时期
1957年12月,吉林公安学校并入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伪皇宫旧址;
1958年5月,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桂林路;
1959年5月,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撤销,成立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红旗街55号;
1968年11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解体;
1973年10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恢复;
1978年4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增设公安中专班,招收首批中专学生;
1980年9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公安中专班改为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
1981年4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改由省司法厅领导,易地另建。同时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恢复,与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一套机构 , 两个校名;
- 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时期
1985年3月,原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吉林公安专科学校; 1989年,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移地吉林市;
1993年6月,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校名调整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10月,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迁校至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399号;
2010年3月18日,经全国高校设置评估委员会评估和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吉林警察学院。
2018年9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23年3月,吉林警察学院通过了2017—2020年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建设成效检查(据吉学位办[2023]4号),并再次获批2021—2023年硕士学位授权单位A类立项建设高校(据吉学位办[2023]5号)。
师资力量
根据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在编教职工42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9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5人、硕士学位教师214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
吉林省教学名师:
序号 | 姓名 | 荣誉称号 | 批准时间 |
1 | 钟新文 | 省级教学名师 | 2007年 |
2 | 鲁赫鸣 | 省级教学名师 | 2008年 |
3 | 姜万国 | 省级教学名师 | 2009年 |
4 | 李英娟 | 省级教学名师 | 2011年 |
资料来源: |
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序号 | 团队名称 | 等级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1 | 刑事技术系列团队 | 省级 | 钟新文 | 2009年 |
2 | 侦查系列团队 | 省级 | 林中浩 | 2011年 |
资料来源 |
院系专业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12个教学机构(侦查系、治安系、刑事科学技术系、交通管理系、 法律系 、信息工程系、中外语言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警察体育教研部 、公共基础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有18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特色高水平专业5个。建设省级精品、优秀课程、“金课”15门。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侦查 |
吉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 侦查、治安管理、刑事技术 |
吉林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交通管理、法律事务 |
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 | 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法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交通管理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财务管理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预审学、图像处理与检验 |
- 教学成果
根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警察学院为吉林省各级公安、政法机关培训在职民警近5万人次,为全省各级公安政法机关培养全日制毕业生8054人,占吉林省公安队伍总警力的21.2%。
公安部在学院建立了“六一三”业务培训和“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培训”主要业务培训基地,公安部、教育部将学院列为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省公安厅在学院建立了吉林省派出所队长培训学校。
2008年,学校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亚洲冬季运动会、东北亚贸易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安全保卫任务
2012年5月,吉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于公布,学校钟新文教授主持完成的《公安高专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获省级二等奖;魏春利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刑事技术专业全方位改革建设与实践》、杜鹃教授主持完成的《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构建》获省级三等奖。
学科建设
类别 | 学科名称 |
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 | 公安学、公安技术 |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吉林特色新型智库1个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吉林省高校“十二五”工程研究中心 | 刑事科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司法鉴定中心 | 吉林公专司法鉴定中心 |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完成各类教研、科研项目428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261项,216项成果获奖,编写专著、教材187部,发表学术论文1284篇。
2015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9项课题获准立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警察学院图书馆新馆舍总建筑面积为5696.72平方米,馆藏图书137万余册(纸质型图书77万余册,电子图书59万余册),当年中外文期刊800余种,数据库资源21个。
- 学术期刊
《警学研究》创刊于1986年,原名为《公安论坛》,1998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后更名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更名为《净月学刊》,2018年更名为《警学研究》,是由吉林省公安厅主管、吉林警察学院主办的公安理论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警学研究》始终坚持“立足公安、聚焦法政”的办刊定位,为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为繁荣公安学术、推进科技强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得到了学界和期刊界的肯定和认同:连续八次被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省一级期刊”,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9年被评为首届“吉林名刊”之一,2010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全国百强优秀社科学报”“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称号,2016年获吉林省报刊发展优秀扶持项目。
合作交流
2001年5月,应俄罗斯内务部伏尔加格勒法学院邀请,由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陈继祥同志任团长的教学考察团6人赴俄罗斯进行国际院校交流。
2004年8月,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魏绪桐校长率领由部分市州公安机关和省厅有关处室主要领导组成的吉林省公安系统警察教育培训考察团,对美国加州大学警察学院和洛杉矶警察机关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考察。
2009年5月25日至26日,韩国水原科学大学金良钟总长6人对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两天的访问,建立了姊妹校关系,签订学生语言研修合作协议。
校训
报国荣警、察己修身
报国荣警: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怀爱国之心,励报国之志,铸建国之才,尽效国之力,崇尚警队荣誉,维护警院形象。
察己修身: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以德修身,以学修业,以静修性,以省修心,团结和谐,务实重行,精业奋进。
总而言之,要以报国荣警、察己修身为学院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励志笃行、修德精业,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风
校风:和谐进取、求实奉献
教风:厚德博学、启智善教
学风:励志善思、勤学苦练
社团文化
截至2015年7月,吉林警察共有学生社团22个,包括:乒乓球协会、春声文学社、广播站、摄影协会、歌队、合唱队、书画协会、舞蹈队、乐队等,社团活动覆盖全院学生文体活动总量1/3。院广播站在“长春市高校文明杯大学生优秀学生社团”评比中荣获“优秀社团称号”;合唱团在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党在我心中”吉林省高校学生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