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简介
西安医学院(Xi’a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医”,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中心。
学校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陕西省卫生学校。1959年省政府设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建制。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设有15个教学单位,6所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开设20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85人,普通本科生1408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47人。
合并前
原陕西省卫生学校、陕西卫生干部学院
1951年1月,“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正式成立,校址设在在西安市许士庙街42号。
1951年11月,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改为“陕西省第一卫生学校”。
1954年12月,学校新校舍第一期工程竣工,校址迁至陵园路中段一号新校址(含光校区)。
1959年2月,在陕西省西安第一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陕西省西安第一卫生学校改名为“陕西省西安卫生学校”。
1966年12月,陕西省西安卫生学校更名为“陕西省人民卫生学校”。
1979年7月,陕西省人民卫生学校改名为“陕西省卫生学校”。
1980年8月,“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恢复。
1988年2月,“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改名为“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
合并后
1994年2月26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在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和陕西省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2月26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改建为西安医学院。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2012年,陕西省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决定在西安医学院基础上筹建西北医科大学。
2013年5月,经教育部、国家卫计委批准,学校成为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陕西省经贸学校并入西安医学院,成为西安医学院高新校区,在现有基础上筹备成立食品卫生系,并将继续教育学院迁入高新校区,非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迁入高新校区。
2016年,学校迎来建校65周年校庆暨升本10周年。
2020年,学校与空军军医大学启动了医学类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88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2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3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62.49%;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92人,博士学位教师282人,博、硕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46%。其中兼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0人,陕西省医疗卫生领域顶尖人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三五人才工程”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科技新星、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省卫生系统“215人才规划”等20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1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医学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五一巾帼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21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0个。
类别 | 名单 |
西安医学院省级教学名师 | 罗秀成、严琴琴、李雪萍、张润岐 |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6所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开设2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底,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陕西省扶持学科2个,陕西省特色学科1个,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陕西省级医疗单位重点建设学科1个。
学科类别 | 学科名单 |
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 |
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shenjingbing学、外科学、眼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 |
陕西省扶持学科 | 基础医学、药学 |
陕西省特色学科 | 临床医学 |
陕西省优势学科 | 临床医学 |
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 护理学 |
陕西省医疗单位重点建设学科 | shenjingbing学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教改课题31项,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项,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陕西省优秀试点专业1个,陕西省重点专业1个,陕西省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项目类别 | 项目名单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 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临床医学、护理学 |
陕西省优秀试点专业 | 护理 |
陕西省重点专业 | 临床医学 |
陕西省特色专业 | 药学、护理、医学检验 |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西安医学院——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学实践教育基地、西安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形态学实验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实验中心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资料来源: |
科研机构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6个。
序号 | 机构名称 | 机构类别 | 获批时间 | 批准单位 | 依托部门 |
1 |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 | 国家物临床试验机构 | 2018.7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第一附属医院 |
2 | 陕西省呼吸病预防及诊治工程研究中心 | 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 2015.8 | 陕西省发改委 | 临床医学院 |
3 | 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2014.8 | 陕西省科技厅 | 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 |
4 | 陕西省感染与免疫疾病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2014.8 | 陕西省科技厅 | 省医院 |
5 | 陕西省脑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2018.1 | 陕西省科技厅 | 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 |
6 | 弘德馆 | 陕西省社科联合委员会发布的第二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2014.12 | 陕西省社科联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7 | 陕西省神经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2015.12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第一附属医院 |
8 | 陕西省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2015.12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第二附属医院 |
9 | 陕西省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2016.10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第一附属医院 |
10 | 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2016.10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第二附属医院 |
11 | 陕西省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2016.10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第一附属医院 |
12 | 陕西省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 2016.10 |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第一附属医院 |
13 | 中药药理实验室 | 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 | 2013.7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 基础医学部 |
14 | 中药制剂实验室 | 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 | 2013.7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 药学院 |
15 | 中药化学实验室 | 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 | 2013.7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 药学院 |
参考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5年期间,学校教师获教育厅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申请和授权专利27项,实现专利转化3项;出版专著49部,发表学术论文2973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18篇。
西安医学院教师获得国家专利一览表
序号 | 申请号 | 发明名称 | 发明人 | 专利类型 | 授权公告时间 |
1 | 200710017764.1 | 核壳型淀粉微球的合成方法 | 秦蓓 | 发明 | 2009.2.18 |
2 | ZL200910023161.1 | 黄芩素-8-磺酸钠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 张小清 | 发明 | 2011.5.4 |
3 | ZL201010592774.X | 一种水溶性氨基酸衍生双苯并咪唑盐的制备方法 | 苗延青 | 发明 | 2012.10.3 |
4 | ZL201010530150.5 | 一种尸体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 | 王多宁 | 发明 | 2013.4.17 |
5 | ZL201010581872.3 | 一种兽用抗菌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 李伟泽 | 发明 | 2012.2.1 |
6 | ZL201110003779.9 | 用于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水凝胶贴剂的制备方法 | 李伟泽 | 发明 | 2012.7.4 |
7 | ZL201110374551.0 |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 | 杨黎彬 | 发明 | 2013.4.17 |
8 | ZL201010592773.5 | 一种水溶性双苯并咪唑盐的制备方法 | 苗延青 | 发明 | 2013.6.26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文献总藏量达136万册,电子图书223万余册(均含附属医院)。各类电子资源库、软件平台36个。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说明
基因链与书本:代表生命科学的基因DNA变形为向上方飘动的双螺旋形状,既代表生命健康,又寓意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书本表明知识来源于书籍,暗含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求索于知识的海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两本书对置,构成“X”图形。基因链条构成“Y”图形。“X”“Y”(即“西医”)是西安医学院的简称。 蛇杖与盾牌:“蛇绕拐杖”又称“生命之星”,是医学的标志和徽记,人们称之为“蛇徽”。盾牌有护卫之意,是忠诚卫士的象征。蛇杖与盾牌合用,寓意健康卫生之义,居于XY(之上),表明学校是培养健康卫士的摇篮。 圆形结构:代表着和谐、圆满,寓意学校事业顺利、长久、全校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谋发展、创建美好未来。 色彩:底色选用白色取意洁白无暇、琢玉成器,代表着学校是培养白衣天使的神圣殿堂。绿色代表健康,寓意学校事业充满活力。盾牌选用红色表明医学卫生事业工作者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操。 整体图案动静结合、简洁明快、清爽自然、和谐圆满、中英对照、令人印象深刻。 |
精神文化
- 校歌
西安医学院校歌
西医赋
词:唐俊琪
曲:陈大明
仁爱启含光
精诚兴未央
厚德博学成大医
桃李续华章
仁爱启含光
精诚兴未央
厚德博学成大医
桃李续华章
红烛映教坛
学子沁书香
精益求精育天使
未来更辉煌
红烛映教坛
学子沁书香
精益求精育天使
未来更辉煌
- 校训
厚德博学 精益求精
厚德博学:语出《易经》《中庸》;旨在勉励莘莘学子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勉励每一位教职工在树人品、做学问中立言立德立行,成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
精益求精:语出《论语》;旨在要求每位学子,勤学钻研,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求每位教职工精于学问,做爱岗敬业、勤于育人、传道解惑的名师 。
社团文化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轮滑社、晨曦文学社、武术协会等27个学生社团,举办了社团文化节、校园舞蹈大赛、、话剧大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活动。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名称 |
2022年3月 | 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