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简介
河南工学院(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河南省教育厅直属高校,是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和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河南工学院始建于1975年,前身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河南工学院。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20亩,校舍建筑面积56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使用纸质图书171万余册,电子图书26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余元;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3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1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名
历史沿革
1975年,新乡市电气控制设备厂改建为新乡市重工局工人大学。
1978年,更名为新乡市721工人大学。
1980年,更名为新乡市重工局职工大学。
1984年,升格为河南机电专科学校。
1992年,河南机电专科学校更名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联合办学董事会。
1999年,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河南工学院。
2016年5月,河南工学院正式挂牌。
2016年6月,河南工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11月11日,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 ,河南工学院申报的电缆行业学院获批立项建设。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36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97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00多人,聘请院士、兼职教授等20余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专家等70多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类别 | 名称 |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贾积身 |
国家级教学名师(高职高专) | 杨占尧 |
省级教学名师(高职高专) | 翟德梅 、戚新波、姚永刚 |
省级教学团队(高职高专)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2007年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 、软件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2015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类别 | 名称 |
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5项,拥有29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以上特色(示范、名牌)专业27个。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示范专业(高职高专)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2年)、电线电缆制造技术(2003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2003年) |
省级示范专业(高职高专) | 国际贸易实务(2005年) |
省级名牌专业(高职高专)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 |
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 | 模具设计与制造(2008年)、软件技术(2009年)、应用电子技术(2010年)、数控技术(2011年)、电气自动化技术(201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013年) |
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 目 | 电气自动化技术(201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2013年)、通信技术(2015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2015年) |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 | 《家电产品模具工艺与制造》(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 | 《塑料注塑模结构与设计》(2007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2007年)、《家电产品模具工艺与制造》(2010年)、《企业中小型数据库系统开发》(2011年)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高专) | 《家电产品模具工艺与制造》(2014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2013年)、《企业中小型数据库系统开发》(2012年) |
注:参考资料来源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
所获荣誉
时间 | 名称 |
2021年2月19日 | 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0多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I、CSSCI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批专利110多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420多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于1993年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正式创刊。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学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设置机电工程技术与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经济管理、职业教育、社会科学等栏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适用纸质图书171万余册,电子图书26万余种 ,电子资源数据库12种,中外文期刊1533种。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主色调为蓝色,由学院的中、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1975所组成,校徽中心的图案为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鸽,寓意学院的腾飞。白鸽和齿轮组成”工“字,表明学校类型是工科高校。
校歌
河南工学院校歌《开拓之歌》由常鸣作曲、群力作词。校歌《开拓之歌》最早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校歌。
校训
厚德 精技 求实 创新
厚德: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用大地的宽广厚实来比喻人的胸怀气魄。要求有出息的人不但要有与众不同的济世才能,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厚德:也就是用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精技:技术精通。精炼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搭建技能成才的平台,培养社会适应度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求实:实事求是。求实,就是说办事求学必须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求实是处事行事的最好方法,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方法。
创新:开拓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使学校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强调师生创造力的开发,强调培植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新事物,开拓学校发展新局面。
校训的内容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厚德,是思想基础;求实,是师生员工必备的学习精神和工作态度;精技,是学校完成任务、实现梦想的基础保障;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前进的动力。
校风
团结、创造、竞争、快乐
教风
修德、爱生、敬业、善育
学风
勤学善思、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