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简介

池州学院简介

池州学院(Chizhou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全徽派建筑风格的高校,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开路电视台,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7年,始为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1980年,更名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原池州工业学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2007年1月,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池州学院。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纸质图书140万余册;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9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专任教师760余人。

历史沿革

学院最早追溯于1917年创办的“池州师范学校”(1920年,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77年,文革后为贯彻安徽省1977年高等学校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恢复升学考试制度。政府与池州师范学校合署成立“安徽劳动大学池州专科”。

1979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池州专科”。

1980年,池州师范学校与安徽师范大学池州专科合并升格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1982年,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与池州师范学校分立办学,池州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99年,池州工业学校并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2002年,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8月,安徽省教育厅与池州市政府签订了《安徽省教育厅、池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池州师专、筹建池州学院协议》。

2006年底,安徽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以高票通过池州师专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池州学院”。

2007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池州学院”。

2008年9月,学校部分搬迁到池州市东南教育园区大学城。

2010年3月,信息传媒系、物理与机电工程系迁入新校区。

2012年4月,化学与食品科学系搬迁入新校区,同时完成整体置换校区工作。

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学校与中科曙光公司进行深度产教融合的基础之上,成立了安徽省首个大数据学院。

2018年1月,池州学院入选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进入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9个

学院 本科专业
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
池州学院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审计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环境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测绘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遥感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半导体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应用心理学
池州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法语、朝鲜语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动画、网络与新媒体
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知识产权
池州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经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池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与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教师成为该校兼职硕士生导师。2019年我校成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拥有省高峰培育学科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6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0余人,博士、硕士学位70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共50余人。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4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坛新秀27人 ;省级教学团队8个 。

类别 名单
省级教学名师 李铁范、阳光宁 、陆林 、何根海 、项桂娥、汪新 、刘光明胡文海
省级教坛新秀 汤文益、吴自爱、黄国萍、陈鑫、周恺、何小青、朱子春、谭甲文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省级新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2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2项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广播电视编导
国家级特色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应用化学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前教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旅游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特色专业 应用化学、历史学、土地资源管理、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汉语言文学、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统计学、学前教育、测绘工程、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新专业建设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学前教育、网络工程、知识产权
省级精品课程 古代汉语、基础英语、高分子化学、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分析化学、英语写作、无机化学、微积分模块教程、现代教育技术、电子商务概论、民法学、土地法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环境科学、土地法学、教育学、古代汉语、英语教学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微观经济学、微积分模块选学、中国古代文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化学材料与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学研用一体化IT人才示范实习实训中心、数字媒体实验中心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化工类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化学与材料创新实践基地、水处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旅游管理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旅游管理省级质量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建设、卓越城镇学前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改革与创新计划、应用型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专业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
  • 学生成绩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来,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462项次。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建有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池州学院分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校企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校级研究中心20个。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家风文化馆),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池州学院分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2个(安徽省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活性微纳粉体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半导体分立器实验室),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校企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类别 名称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 微纳粉体与先进能源材料
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半导体分立器实验室
校级研究中心 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非金属材料研究中心、池州生态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皖南诗学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皖南农业历史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皖江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应用化学研究中心、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女性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法制研究中心、区域产业经济创新研究中心、通俗文学与张恨水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光电信息科学技术交叉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2年至2014年,学校共承担了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89项,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厅级项目180项;横向项目2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其中被SCI、EI收录112篇,CSSCI、CSCD收录200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44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项。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25项,获省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29篇,其中被SCI、EI收录83篇,SSCI、CSCD收录154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60余项。2018年,学校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截至2023年3月,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共8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320余项。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2年,家风教育和劳动教育双双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纸质图书140万余册,电子图书83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10种,数据库26个。

池州学院简介插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7.44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3.09册;电子期刊96.51万册,学位论文39.10万册,音视频196681小时 ,并与国内外50余所高教馆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古籍文献主要收藏《四库全书》、《四部备要》等,特色文献资料有《大藏经》、《中国佛教学术全刊》、《禅宗全书》、《宋藏遗珍》、《太虚大师全书》、《民俗曲艺》等傩文化、佛文化方面研究资料。

电子文献资源拥有:读秀中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西外文电子图书、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文献库、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中国党建期刊文献总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ALLS电子教学参考书数据库、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各种实用学习光盘和随书附赠光盘等;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资源有:读秀学术搜索、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非书资料资源中心、职业全能培训库、方略学科导航、e线图情、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外文文献、法律法规等。

  • 学术期刊

池州学院简介插图1

《池州学院学报》前身为《池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月创刊,为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池州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刊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与社会学、语言文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特色栏目有九华山佛文化、贵池傩文化、杏花村文化、池州生态与旅游文化、皖南民俗文化等。

《池州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九华山佛文化研究”栏目多次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合作交流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韩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台湾实践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与韩国京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结为姊妹院校。近3年来,新增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联合开展“2+2”合作办学、与爱尔兰高威梅奥理工学院就酒店管理专业开展“3+1”合作办学。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申报“一带一路”双百计划项目。

校徽

池州学院简介插图2

该校徽以“池州学院”的英文缩写字母“CZU”为主要设计元素构成一圆形的图案。字母经变化组合构成一向上的人字形象,表达了学院“以人 为本”的办学理念,整体图案还构成“e”, 为“教育”的英文首字母,表达了教书育人 的含义。同时还似一电子轨迹的形象,寓意学校管理科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圆形的图案,象征学校的事业蒸蒸日上。开放的图案,象征学校立足池州、服务社会、面向未来。

整个图案构图简洁明快、典雅大气,富有时代气息,有很强的可辨性和亲和力,易于制作及在各种载体中使用。校标的颜色采用体现博大与科学,理智与永恒的蓝色,体现了科学性与时代感。

校训

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

池州学院简介插图3

校训“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是池州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文化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勉励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

“以孔子为师”,即传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表现了学校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做到古为今用,强调以“道”(人生理想)为目标,以“德”(德性教化)为依据,以“仁”(关爱奉献)为依靠,以“艺”(文化专业学习)为内容。

“以行知为友”,即秉承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从求真、求实、求新、求活的教育理念中,寻求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启示,推进学校改革创新。

“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校训契合了学校的办学实际,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博学重行,注重以用为先,注重传承创新,充分体现了学校追求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精神。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