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
学院始建于2000年,由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黔南州教育学院、都匀民族师范学校组建, 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 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设置10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有51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955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3万人
历史沿革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
2000年3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同意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黔南州教育学院、都匀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建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校实行省州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4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院校。
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
2011年,学校获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地方院校。
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与地方联合办学的地方院校(与独山县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独山校区校园面积达1000亩);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具有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资质的院校。
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
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
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获专家组“高水平、有特色”评价。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有51个本科专业。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广播电视学 | 社会学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社会工作 | ||
秘书学 | 历史学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 |
商务英语 | 学前教育 | ||
日语 | 小学教育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 旅游管理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 应用数学 |
酒店管理 | 应用统计学 | ||
文化产业管理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地理科学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应用化学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物理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电子信息工程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物联网工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天文学 | 软件工程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 生物科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
生物技术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
植物保护 | |||
生物技术职业师资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茶学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
舞蹈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经济学 | |
视觉传达设计 | 物流管理 | ||
环境艺术设计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
产品设计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 |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55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14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
类别 | 名单 |
贵州省教学团队 | 数学建模课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岑燕斌、韦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梁光华 ) |
贵州省科研创新团队 | 应用数学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韦煜 )、微纳半导体与介观物理创新团队(带头人:桑田) |
黔南师院校级 | 优秀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团队(带头人:邹洪涛) |
学科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 重点学科
序号 | 类别 | 学科名称 | 获得时间 |
1 |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 | 2015年10月 |
2 | 省级重点学科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2006年9月 |
应用数学 | 2013年10月 | ||
教育学 | 2017年3月 | ||
3 |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2006年9月 |
课程与教学论 | 2011年10月 | ||
民俗学 | 2014年10月 | ||
应用化学 | 2014年10月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15年10月 | ||
植物学 | 2016年10月 | ||
英语语言文学 | 2016年10月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示范教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 |
省级特色专业 | 化学专业、英语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
省级示范教育专业 |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 |
省级精品课程 | 无机化学、古代汉语 、高等代数 等 |
- 教学成果
2014年至2017年,学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际竞赛二等奖一项,国家级奖项278项,省级奖项360项。
交流合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了“加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广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开展了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帮扶项目等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与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校在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与省内外众多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办学形象。
另外,学校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到广州大学、台湾台东大学、大叶大学、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研究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项,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160多项科研成果获州级以上奖励,设立“贵州省科学技术厅、黔南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学技术联合基金”。
科研机构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基地6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
类别 | 名单 |
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 |
省部重点实验室 | 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牙舟陶实验室 |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培育研究基地 |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 | 磷化工工艺实验室 |
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 | 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成分检测实验室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130.0932万册,纸质期刊380种,电子图书374.2963万册,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电子图书、博图外文电子图书、国道外文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环球英语、软件通、公图美术作品等数据库14个,开通了贵州数字图书馆、超星视频数据库等3个免费数据资源,读秀移动图书馆、畅想之星-电子书等27个免费数据资源通道。
学术期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是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原《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81年创刊)更名的综合类学术刊物。刊号:ISSN1674-2389,CN52-1133/Z,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编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设有思政党建、民族文化、土司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经济管理、社会研究、艺术研究、图书情报等栏目。
学校标识
校训:
崇德博学 敬业创新
院徽
以一轮初升的红日(圆形)为背景,由飞流直下的瀑布和布依族、苗族所特有的乐器芦笙整体造型而成,芦笙又由红烛和粉笔抽象造型而成。
2、瀑布的造型又似“师院”的“师”字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 “SH”,芦笙的造型又似“师院”的“院”字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y”。
3、贵州有许多秀丽的瀑布和瀑布群,特别以黄果树瀑布而闻名中外,在黔南同样有大量千姿百态的瀑布和瀑布群,如荔波的小七孔瀑布群、瓮安的穿洞河瀑布、平塘的甲茶瀑布、……等。黔南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用瀑布和芦笙在贵州、黔南特有的地理和人文背景,表现学院的地理位置(贵州黔南),用芦笙表现学院的民族性、用红烛、粉笔和艺术造型“SHY”表现学院的师范性,从而形象地点明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这一主题。
4、瀑布又似三片绿叶,象征着由黔南民族师专、黔南教育学院、都匀民族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省、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必将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走向辉煌。
学生活动
学院大学生参加黔南外宣系列微电影《夏日朵朵》开机仪式,该电影由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组织,北京电影学院制作。
学校荣誉
时间 | 荣誉 |
2018年12月 | 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
2021年4月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党委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