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学院简介
长治学院(Changzhi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山西省省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2年起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山西省省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2月,学校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22.9万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14000人,教职工人数为936人,专任教师716人。
办学历史
1958年8月,长治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1月,改名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为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学校停办。
1978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学校复建。
1984年,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收归山西省教育厅统一管理,由县(团)级升格为副厅级建制。
2001年5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学校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成立“山西师范大学晋东南学院”。
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定名为长治学院,同时撤销原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建制。
2013年,学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2022年1月5日,长治学院新版校徽、校歌启用。
2023年2月14日,长治市人民医院与长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联合共建“医学研究中心”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新校区建设
2023年1月1日,长治学院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经过积极争取,在长治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治学院在滨湖教育园区获得规划建设用地1200亩,新校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3年5月4日上午,长治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向阳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长治学院滨湖新校区建设工作。他强调,将全力支持长治学院创建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全力推动长治学院新校区建设,发挥好长治学院在提升城市品位、加快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3年05月18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长治学院新校区建设领导组的通知。为切实加快推进长治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长治学院新校区建设领导组。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
类别 | 名称 |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 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国史 |
山西省优势特色学科 | 生态学 |
省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项目 | 上党地区药用植物产业化学科群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人数为936人,专任教师716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96人,其它副高级职称人员20人。博士172人,在读博士57人,硕士533人。全国优秀教师、“三晋英才”、省级青年拔尖人才、模范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好老师50余人,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70余人受聘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优秀教学团队2个。
类别 | 名单 |
省级教学名师 | 史素芬、王铁云等 |
省级教学团队 | 植物学教学团队、语言学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课程13个。有教学实验、实训室201个,多媒体教室119个,舞蹈排练厅6个,专业琴房118个。
- 基础设施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基础课教学实验室97个,多媒体教室33个,舞蹈排练厅5个,专业琴房118个;建有标准化运动场、体育训练馆、多功能实验剧场、带终端显示的数码钢琴教室。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培育)、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项目各1个。
类别 | 名称 |
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 |
山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太行山物种多样性实验室 |
科研成果
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基金项目196项;横向课题97项。其中,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2021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3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
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基金项目196项;横向课题97项。其中,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2021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3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 [22] 。
2011—2013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资助经费合计48万元。 [6]
学校部分科研立项项目 |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负责人 | 立项年份 |
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段建宏 | 2011年 |
村庄撤并与农民生活变迁研究:不同类型村庄的比较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张伟兵 | 2012年 |
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王建华 | 2013年 |
晋东南晋语历史比较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 王利 | 2013年[6] |
深紫外LED量产型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装备研发 |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 李超 | 2022年[23]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16万多册,年征订期刊、报纸1500多种,各类电子图书103.2万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1个,试用电子资源数据库12个,藏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申报》等珍贵文献资料。学校建有动植物标本馆,收藏13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份植物标本;建有上党文物陈列馆,收藏3000余件上党地区珍贵文物。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22.9万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4个。动植物标本馆收藏13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份植物标本;上党文物陈列馆藏有32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校史馆以1000余件图片、实物和音像材料。
- 学术期刊
《长治学院学报》原名《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设有地方文史研究、政治法律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历史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及自然科学研究等栏目。
合作交流
据2023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与日本作阳大学、澳大利亚教育联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施坦尼劳斯分校等21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派出师生共110余人次。邀请9名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外籍专家到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短期授课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长治学院校徽整体造型为圆形,校徽外环为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校徽中心为篆书艺术设计得来的”长”字,整体形似山西简称“晋”。校徽中心上方为书本组成的古代建筑图案,寓意文化传承、教书育人,校徽中心下方为山水图形,象征太行山与漳河水。校徽彰显了学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扎根太行文化沃土、矢志铸魂育人的办学宗旨和理念。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圆形证章。
- 院旗
学校院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为校名,左上角为学院徽志,颜色均为黄色。
精神文化
校训:求真、求实、求善、求美
校歌:
歌名 | 青春在太行 |
歌词 | 巍巍太行 有一片青春花海 辛勤的园丁 静待花开 桃李杏坛 是最美的风景 真实善美 浸润你深沉胸怀 啊 青青子衿 正芳华 青春无悔 写风采 写风采 奋进的号角已吹响 意气风发我们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悠悠漳河 有一片青春花海 绚烂的花儿 竞相绽开 时代楷模 是动人的芬芳 启智铸魂 激扬你澎湃血脉 啊 青青子衿 正芳华 青春无悔 写风采 写风采 奋进的号角已吹响 意气风发我们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青青子衿正芳华 青春无悔写风采 写风采 奋进的号角已吹响 意气风发我们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
校风:团结、严谨、敬业、创新
教风:德高业精、诲人不倦
学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名称 |
2022年5月 | 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被授予“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