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院简介

贵阳学院简介

贵阳学院(Guiyang University)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高校,全国第四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1902年,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创立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校;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创办金筑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校园规划面积1350亩,规划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亿元,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3万余册,电子书籍200余万种;设有16个专业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17人,教授、副教授440余人;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近12000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前身溯源

  •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成立,原址在贵阳市马王庙。

1982年,更名为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5年,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命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金筑大学

1984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创办金筑大学,原址在贵阳市文化路。

1995年,迁至龙洞堡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即学院现址)内办学;随后相继把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和贵阳红星机床厂并入金筑大学。

  • 贵阳市师范学校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教育家李端棻先生创立,创立时期名为贵阳公立师范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改办为贵州两级师范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贵州省立师范学校。贵阳解放后,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于1950年并入该校。

1957年,学校由省属改为市属,由贵阳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定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

合并建校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2009年,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

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

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16个专业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理、工、经济、管理和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17人,有博士学位的有200余人,教授、副教授440余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含退休教职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省管专家8人(含退休教职工),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金师”7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0人;有省级各层次专家学者/人才称谓教学科研人员70余人次。

类别 名单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李灿、邓朝勇
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梁练方
贵州省省管专家 李灿、邓朝勇、向淑文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人才“百”层次 李灿、邓朝勇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李灿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群,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余个招生培养方向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

类别 名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体育、教育、国际商务
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群 大生态与大健康学科群、哲学与文化传承创新学科群
省区域内一流学科 生态学、哲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生态学
省级重点学科 哲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学、信息与通讯工程、软件工程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

  • 教学成果

2022年,学校获批省级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3项,获得贵州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得2022年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22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贵州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贵州赛区)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0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29项,省级项目立项80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建设有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5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学研究或科技服务平台29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12个。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 等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泰国研究中心
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果品加工与贮藏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功能食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等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08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03.5792万册,生均藏书84.14册;有电子图书208.14万册,电子期刊58.9888万册,电子资源达187744GB。

  • 学术期刊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系贵阳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季刊;开设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与技术研究;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等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贵阳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季刊;开设栏目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科学发展观;哲学;法学;经济学(含贵州经济研究);文化学(含阳明学与黔地文化);语言文字学;历史学(含中外历史);新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贵州经济与城镇化建设研究;贵州教育;争鸣与批判;环球高等教育等等

贵阳学院简介插图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加拉信大学、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七十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已经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留学生国别已涵盖来自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的二十余个国家。

形象标识

  • 校徽

学院标志采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图形中心是贵阳学院四字校训:博、新、雅、信,参考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篆体,在文字的组合街接和起承转合中进行艺术加工,兼具识别性及视觉美感,借鉴中国印章的表现形式及色彩,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展现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贵阳学院简介插图1

精神文化

  • 校训

博、新、雅、信

其含义为:

博——学识广博、胸襟博大、仁心博济;

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雅——气质高雅、行为高尚、品格高洁;

信——诚信笃实、信念坚定、追求真理。

  • 校歌

贵阳学院简介插图2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