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首批山东省“高峰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及“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根据学校官网对外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法艺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属于青岛理工大学下设二级学院之一。学院开设的专业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个本科专业。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环境工程系,2002年正式更名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院除了前面提到的5个本科专业外,还设有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资源与环境、土工水利(市政方向和暖通方向)3个专业学位培养方向。
学院下设7个教学系(部、中心),分别为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能源工程系、环境科学系、化学基础教学部和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有教职工146人,其中教授36人(含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泰山学者3人、高端外国专家3人),副教授6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6人。在校本科生总2032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人。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54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7000余万元。拥有化学与环境监测实验室,暖通与热能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拥有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平台。
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有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学院所在工程学学科首进ESI全球排名前1%。
40年来,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共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12000余名,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扩展资料
青岛理工大学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创建于1952年,先后隶属原重工业部、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山东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先后历经山东冶金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时期,2004年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5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辖市北、黄岛、临沂3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17.1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110.6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约260.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72亿元;设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授权学科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教职工2594人,其中专任教师1783人,全日制在校生336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