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简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始于1978年创立的娄底师范学校,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多次变迁;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2017年,学校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00亩,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人,教职工1458多人
历史沿革
- 涟源师范专科学校(1978-1983)
1978年9月,涟源师范学校(大专班)创建;
1981年,涟源师范学校(大专班)更名湖南师范学院(涟源分院);
1983年,湖南师范学院(涟源分院)升格为涟源师范专科学校。
-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3-2004)
1983年,涟源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专科学校;
1986年,娄底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娄底师范专科学校;
1994年,娄底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娄底师范学校并入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4-至今)
2004年5月,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06年,涟邵集团技工学校、娄底市农科所并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2017年11月,学校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学校获批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
2019年,学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22年,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培育基地。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教职工1458人,其中高级职称399人,硕士、博士1090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各类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60多人。
全国优秀教师:李曾妍
省级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组》教学团队、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农、艺等九大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一流课程、6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教育部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程、体育教育、物理学、材料化学
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化学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5个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
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型硕士授权点:农业
对外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50所高校开展师生交流与合作。
学校荣誉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湖南省节水型高校、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单位、湖南省十大平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省级实验室4个,省级研究中心(所)2个,省级基地8个。
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药无害化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曾国藩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近五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528项,其中国家基金获立项1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 5 项,省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41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0篇,出版著作5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8项;获发明专利37项,获实用新型、外观、软件著作权等649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3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有纸本图书1391668册,电子图书338.5万册,数据库29个(包括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团购数据库在内)。形成了覆盖全校学科范围,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为重点,包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法律法规、专题资讯、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多种类型数据库,自购资源与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共建资源为支撑的资源保障系统。
- 学报期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简称《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常设栏目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历史、教育·教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理科版)等,特设“曾国藩研究”、“梅山文化研究”、“大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大家谈”、“女性主义研究”等专栏。
《学报》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收录。1999年获全国文科学报“优秀栏目策划奖“、湖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2003年登上《光明日报》期刊评价专栏并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2006、2010年蝉联两届“全国百强优秀社科学报”。
形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为双圆形,内环底色为深蓝色,中间是由波浪与两颗星星组成的白色图案;外环底色为蓝色,上方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中文名称,下方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英文名称。校徽寓意“人文”与“科技”并举,立足娄底,辐射三湘四水,面向世界,坚持开放办学,以开阔的视野,日渐日新,共创学校美好未来。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底白字长方形旗帜,学校校徽位于正中,校名中英文字体为白色,中文校名位于标识下方,英文校名位于中文校名下方。
精神文化
- 校训
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
释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训的主要含义与“人文领先,科技致胜”相吻合,“人文“和“科技“不仅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主题,也是学校名称中的关键词,而且“人文领先,科技致胜“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核,是师生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学校的一张精神“名片“。以此为训,不但可以激励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最高的目标并身体力行,而且可以彰显学校的传统与时代特征。
- 校风
人才至上,仁爱满园
- 校歌
- 《梦想飞翔》
龙红年作词、谭建光作曲
在湘中大地,我们播种春天的理想;
在悠悠的岁月长河,我们谱写时代华章。
仁爱满园,人才至上,沐浴春晖,放飞希望,
今天淙淙流淌的小河,明天会奏出大海的合唱。
在人文瀚海,我们穿越多少迷茫;
在漫漫的科技征途,我们追求真理的光芒。
谋近致远,养根俟实,怀抱梦想,永远向上,
每颗种子都藏着坚韧,每个梦想都渴望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