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简介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

遵义师范学院(Zunyi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

遵义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1949年,更名为贵州省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7月,正式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升格为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2008年,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贵州省南白师范学校并入遵义师范学院。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位于新蒲新区大学城中心,占地面积2100余亩,其中已完成北区建设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143人,专任教师86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6人,在册留学生129人;设有18个二级学院(教学部),普通本专科专业51个;共建立科研团队13个、科研基地26个、研究院所16个。

校园介绍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插图

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学校,红军长征经过遵义的时候,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原校址召开过万人大会,接受革命影响的师生踊跃参加革命,学校成了黔北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中心。

经过百年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力学力思、求知求是”的学风。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实现创建应用型综合大学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着重突出应用性、地方性和多科性,推动学校由单一师范院校向应用型综合大学转变、由服务基础教育为主向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主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培养向注重应用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向注重应用研究转变。即: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着重三个突出、推动四个转变。

学校位于新蒲新区大学城中心,规划用地2700亩,其中已完成北区建设1000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141人,专任教师7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5人,硕士学位教师459人,教授154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职称357人。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47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向俄罗斯、老挝、坦桑尼亚等国招收留学生,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627人,留学生109人。有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特色重点工程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2011年成为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2013年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当前,学校正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做强做优师范类学科专业,注重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需求高度契合,大力拓展工、农、经、管、商等地方急需的学科专业,着力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的开放、协同、创新、卓越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历史沿革

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学校,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原校址召开过万人大会,接受革命影响的师生踊跃参加革命,学校成了黔北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中心。

1907-1908 遵义师范初级学堂

1908-1911.12 遵义中学堂

1912.1-1925.11 遵义中学校

1925.12-1926.5 黔北十县联立中学

1926.6-1935.12 省立遵义第三中学

1936.1-1936.8 省立遵义初级中学

1936.9-1950.1 省立遵义师范学校

1950.2-1958.8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校

1958.9-1961.8 遵义师范专科学校

1961.8-1962.8 遵义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遵义地区仁怀中级师范学校

1962.9-1975.7 遵义中级师范学校(其间1965年9月遵义地区专署决定建立遵义耕读师范学校,校址设市郊栋青园,1971年与遵义中级师范学校合并。)

1975.8-1977.8 遵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

1977.9-1978.3贵阳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大专班”

1978.4-1993.10 遵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遵义师范专科学校建制)。

1983年1月建立遵义教育学院,遵义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汇川坝,遵义教育学院校址在栋青园。

1993.10-2001.4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间1998.8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遵义教育学院合并,建立新的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汇川园校区2001年5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遵义师范学院。

2007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

2008年11月,原遵义师范学校和南白师范学校并入该院。

2011年5月,教育部确定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三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科研机构

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红色经典教育示范基地 遵义文化研究中心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计算机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2010-2011学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

总数 核心期刊论文 SCI EI ISTP
969 235 11 7 6

专利发明

类型 名称 发明人
实用新型 害虫智能捕杀器 吴有林
智能管理的汽车电子号牌 吴有林
一种车载语音提示器 李天华
一种双稳态液晶反射型显示屏的电子白板 李天华
无线充电式发光二极管标志牌 李天华
一种采用电泳显示面板的电子黑板 李天华
一种LED矿灯 李天华
便携式交通安全警示器 胡红博
蜂群夜间管理头灯 魏福伦
消灭胡蜂巢穴的硝磺薰杀标枪 魏福
一种装载小胡蜂的转运瓶 魏福伦
发明专利 一种带有发光装置的水中救生衣 李天华
一种柔性聚鱼灯 李天华
一种用于催产黄鳝的中草药方剂 曾伯平

项目立项

学校教师获得2013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科学技术基金课题4项、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一项。

人文与传媒学院教师欧蕾、雷昌蛟、魏金光与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王佳翠各获一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生命科学学院张道伟博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连贵博士、贺娟副教授、计算机科学学院陈全博士各获一项省科学技术基金课题。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罗宿星的课题《基于石墨烯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在农药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获得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立项。

2013年有10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125计划”项目1个,产学研基地2个,创新团队2个,重点项目2个,青年项目1个,省教育厅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个。

学术期刊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5年,主要栏目: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学、争鸣、中学教育、大学生论坛等。

对外交流

学院努力以开放的眼光办学,推进国际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常年聘请外籍专家来院任教,派出人员到国外访学、讲学,经常与兄弟院校互访,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院办学品位,扩大了办学影响。

院系专业

院系名称 对应专业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本科 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本科 历史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专科 旅游管理
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本科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本科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本科 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本科 物理学、科学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
专科 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遵义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 应用化学、化学、材料化学
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本科 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遵义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本科 生物科学、植物生物技术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本科 美术学、视觉传达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科 英语、英语翻译

师资力量

截止2016年3月,有教职工1129人,专任教师7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人,硕士学位教师412人,教授123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职称341人[1]。

折叠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2005年学院本科就业率为96.21%,专科就业率为90.78%。

教学措施

奖学金设置

实行专业奖学金制度,在校生同时享受”国家奖学金”的评定。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实行”梅花奖学金”制度。按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定,对符合贷款规定的贫困生实行助学贷款。

(2)对特困生遵义市人民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对极困生学院实行政策性减免。

硬件设施

汇川园校区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教学设备齐全,拥有能容纳近3000人的集大型活动、体育竞赛、歌舞晚会于一身的艺体馆,拥有图书馆、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画室、舞蹈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电钢琴教室等若干间。

遵义师范学院汇川分院有400米8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4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球场,1个乒乓球场;专用图书馆一幢,建筑面积854平方米。

图书馆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前身为1907年创建的遵义师范学堂图书室,2001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后始为现名。截止2013年,有独立馆舍14770平方米,藏书70余万册,年订报刊820余种。建立有图书馆管理系统局域网,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拥有160台客户机电子阅览室一间。

所获荣誉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插图1

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1988年获得教育部授予“办学先进学校”称号。

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2005年、2006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2005年、2008、2011年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4月获得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美校园称号。

校徽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插图2

设计理念:校徽的LOGO取”师”字汉语拼音”shi”首字母”S”为基本造型元素。图形用熊熊燃烧的火焰与”S”巧妙结合,形式上富于动感,创新而有活力。

遵义师范学院作为历史名城遵义的高等学府,秉承革命老区优良传统,满怀革命激情,不断开拓创新。火焰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精神,意味着学校将培养更多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2]。

校训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插图3

校训:厚德树人,笃学致用。

“厚德树人” 内含“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我校“师范”特点,所树之人是未来的“灵魂工程师”,即所树之人是未来树人之人。

“笃学致用”体现学院以教学为中心的宗旨,要求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以此建立良好的校风。内含我院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定位和培养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

校歌

歌名:豪迈向上

作词:周帆

作曲:张乔

遵义师范学院简介插图4

校歌

词曲简析:

校歌歌词第一段是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历史背景。第二段介绍了学校百年师范的办学传统,百年老校,百年师魂铸就。高潮部分,对学校的校训”厚德树人、笃学致用”、孔子”尽善尽美”、孟子”至大至刚”的经典进行反复吟唱,百年时光荏苒,百年师魂铸就,激励学子成长成材,托起明天的朝阳。

本曲为进行曲体裁,其曲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全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三部分组成。整个歌曲的调性建立在F大调调域内。主歌部分为方整型的四句体的乐段结构,具有典型的进行曲风格特征。副歌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4]。

知名校友

光荣烈士 罗俸宽 中共遵义临时县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胡畏 延安抗大任政治教员
周国荣 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眉生 陆军少将、革命烈士
柏宪章 革命烈士、上校 蔡光举 军校教导团排、连、营职
政界英才 陈铁 贵州省林业厅厅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陈沂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
雍文涛 广东省委书记、教育部副部长等 韩念龙 驻巴基斯坦、瑞典大使
周林 贵州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兼省长等 黄颖 国家民委教育司司长
周嘉堤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遵义市文联副主席 邹习书 遵义市政协副主席
江才文 遵义市政府副市长 雷甘霖 中共铜仁地委组织部部长
王培安 国家人口及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夏一庆 中共安顺市委常委、副书记
朱庆跃 遵义市政协副主席 严深福 仁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刘鸿庥 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艺英才 李宽定 中国电影编剧 唐湘冰 遵义书家之一
黄万机 贵州历史文化研究著名学者
教育英才 孟光宇 贵州大学中文系执教任教授
曾祥铣 遵义教育学院副院长 杨德志 湄潭县教育局局长
知名学者 张吉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明生 贵州大学教授

特色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已形成良好的教学传统。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和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科学研究具有较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其它较为完善的物质条件。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