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和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拥有莲华、雨花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生21000多人;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

校园介绍

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学校占地17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现有21个学院(部), 1个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3个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藏学研究中心”[1]。

历史沿革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

建院初期的校门的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

1955年(乙未年)5月1日,出席万隆会议胜利归国途经昆明的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在云南省省长郭影秋的陪同下来到学院与各族师生员工欢度”五一”,并参观了大礼堂、教室、学员宿舍。

1956年8月,成立云南省少数民族研究所。2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彭德怀视察云南民族学院。

1958年7月14日,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撤销原中共云南民族学院党组,成立中共云南民族学院委员会,由省委直属领导。

1972年3月,云南民族学院恢复后列为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两年制的语文系和政治系,语文系下设汉语文专业,政治系下设政治专业。开始招收首届”大学普通班”学员。

1972年6月10日,举行复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2]。

1973年3月17日,国务院科教组发出通知,批准云南民族学院为普通高等院校。

1978年7月,经中共云南省委部批准,筹建云南省少数民族研究所。1979年1月正式成立。它是在云南民族学院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直接领导下进行民族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1984年,成为中国第二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82年1月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批有授予学士学位权的458所高校名单,其中民族院校9所,云南民族学院是其中之一。

2003年5月28日,大学预科部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

2003年6月18日,云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校名揭牌仪式在本部大门口举行。并在同年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2003年7月31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云南民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

2013年2月,云南民族大学通过验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11月,成立研究生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设有21个二级学院(部),在78个本科专业招生。

二级学院 开设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网络工程、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 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英语)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制药工程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学、舞蹈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类(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国防生)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泰语、缅甸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语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金融、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工艺美术、动画、秘书学、游服务与管理教育、计算机信息与管理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 秘书学、财务会计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艺术设计、英语、老挝语、法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舞蹈表演
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
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据学校网站2015年5月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9人,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2个。

云南省教学名师(14人):张英杰、董学畅、赵丽珍、张建国、彭有祥、马永涛、杨光远、高云涛、甄朝党、刘劲荣、寸亚玲、郭俊明、陆生、赵静冬

云南省教学团队(5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刘劲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李骞)、泰语专业教学团队(杨光远)、化学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少英)、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王德强)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生物可降解材料科技创新团队(袁明龙)、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李干鹏)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12月,云南民族大学共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共10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覆盖1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一个联合培养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覆盖了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0个专业硕士点。

  •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4个):社会学、民族古籍、国民经济学、民族语言学

  • 硕、博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社会学、民族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应用经济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历史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商管理、艺术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点(10个):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资产评估、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

博士后流动站(2个):系统科学、民族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0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校级特色专业,省级培养基地2个,1门国家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国家特色专业(4门):非通用语种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社会学

省级特色专业(5门):电子信息工程、历史学、应用化学、化学、法学

省级重点专业(12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民族学、泰语、社会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文化事业管理、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

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职业技术实训教学中心、物理与电气信息实验教学中心、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培养基地(2个):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精品课程(1门):基础泰语

对外交流

截至2015年5月,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友人共计2万多人次曾到校访问、参观。该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国外硕士研究生。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韩国大真大学、泰国东方大学等高校互相承认学分、互相承认学历证书。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1

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晚霞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有云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基地5个以及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院士工作站(2个):王国栋院士工作站、陈新滋院士工作站

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实验室(1个):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民族地区资源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运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基地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聚乳酸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处理研究中心

省级哲学社会基地(5个):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云南省跨境民族地区生物质资源清洁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云南藏学研究中心

科研项目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2

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宿舍楼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先后承担了”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轮状病毒四种蛋白的梯度控制释放及免疫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委托的国际投资研究课题、云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等项目和课题;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语言学研究基地”、”滇西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湿法高纯魔芋精粉及葡甘聚糖复配胶生产中试应用研究”等多项研究。

2014年,云南民族大学共获得18项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立项。

2013年,云南民族大学共获准立项项目16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2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09年,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由莲华校区图书馆、教场校区分馆、雨花校区图书馆组成,共有文献总量已达156万余册种片,其中纸质图书总量为81万余册,数字图书75万3千册;馆藏机读目录数据库约有19万余种近72万册书刊,存储服务平台容量35TB,购有多种镜像电子资源,主要有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图书、CNKI数字图书馆的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和重要报纸的全文数据库、网上报告厅和配音配乐音乐图书馆等音像资料、万方法律法规等专题数据库。

  • 学术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云南民族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期刊。该刊主要栏目有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双核心”期刊,即”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还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三十佳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和”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等。”民族社会学”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10月,是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云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该刊主要刊登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性学术论文,栏目有:化学与生物、民族药资源、数学及应用数学(经济、金融、统计等方向)、信息与计算机、电子电气与自动化、网络与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物理及相关学科、教育技术、体育研究、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等。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校徽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3

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采用了圆形包围式结构,寓意着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校徽外圈上方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

校训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4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伦理学中的最高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

依据以上的阐述,”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校歌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 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土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

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

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

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

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崇高风尚,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5

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

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

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知名校友

云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白成亮

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项朝宗

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七林旺丹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厅党组书记:白保兴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和自兴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刘一平

云南省楚雄州委书记:侯新华

中共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书记:杨洪波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罗红江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龚敬政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李四明

云南省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李烨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解毅

云南省侨办主任:杨焱平

楚雄州政协副主席:何根源

中共云南省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岳黎松

云南省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工商联主席:寇铸勋

中共瑞丽市委书记:蔡四宏

云南省芒市委副书记、市长:沙玉庄

原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岩庄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名经济学家:茶洪旺

歌手:徐千雅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代表诗人:聂勒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马旷源

临沧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那金华

云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翠岗

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国相

云南世博集团副总经理:杨复兴

泰国语

云南民族大学的非通用语种群专业很吃香,就业前景也比较好,专业的实力也是很强的。毕业的时候有很多单位都来招聘,特别是特大型央企、国企,主要从事翻译等工作。

越南语

云南民族大学的非通用语种群专业很吃香,就业前景也比较好,专业的实力也是很强的。毕业的时候有很多单位都来招聘,特别是特大型央企、国企,主要从事翻译等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云南省唯一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的实力很强,发展潜力很大,尤其是目前国家对于少数名族的各种方针政策看来,专业的90%以上的毕业生回到民族地区工作。

民族学

民族学专业主要是研究民族发展、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现状等方面的专业,是云南民族大学的一个特色专业。专业毕业后90%以上的毕业生回到民族地区工作。

社会学

社会学专业是学校的一个王牌专业,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发展比较重视。社会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知识,毕业以后可以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等领域工作。

老挝语

云南民族大学的非通用语种群专业很吃香,就业前景也比较好,专业的实力也是很强的。毕业的时候有很多单位都来招聘,特别是特大型央企、国企,主要从事翻译等工作。

柬埔寨语

云南民族大学的非通用语种群专业很吃香,就业前景也比较好,专业的实力也是很强的。毕业的时候有很多单位都来招聘,特别是特大型央企、国企,主要从事翻译等工作。

缅甸语

缅甸语专业(四年制本科 招收文史类考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又熟练掌握缅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技能,掌握缅甸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研究、外事翻译和对外经贸管理工作。本专业学生在主修缅语的同时兼修英语。主要课程:缅语语音、精读、泛读、视听说、缅甸概况、语言学概论、外事缅语、经贸缅语、旅游缅语、缅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缅语报刊选读、缅国文学历史及文学作品选读、缅文计算机文字处理等。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