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为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5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设有45个教学科研单位, 开设106个本科专业;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本科生20100人,硕士研究生13138人,博士研究生3706人;教学科研人员2908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19人。有研究生导师2195人;在站博士后256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07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7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1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5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截至2022年6月,兰州大学已获批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实现了除留学生培养学院外二级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

合作交流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1

盘旋路校区图书馆(积石堂)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先后与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近五年来(2013-2017),接待来校访学交流外宾及港澳台地区客人7,853人次,教工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414人次,派出近4135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2000余名留学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格鲁吉亚1所孔子学堂。

2019年12月12日,严纯华校长与喀布尔大学校长哈米杜拉·法路其共同签署了《中国兰州大学与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合作交流协议》,并共同见证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与阿富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

2021年6月24日上午,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

科研机构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2

榆中校区新图书馆(昆仑堂)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4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4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个甘肃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3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2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甘肃省行业技术中心,1个甘肃省企业研究院,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 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理论研修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个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3

榆中校区将军院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部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400余部。2016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47篇,排名全国高校第39位;2007-2016年发表SCI论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12.73次,排名全国高校第24位。2017年11月,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I,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017年8月31日年最新自然指数发布,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1篇,位居全球第86位(2016年第126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5位(2016年第3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1位(2016年第13位)。其中 化学排名全球第39位(2016年第53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0位(2016年第26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4位(2016年第15位);地球与环境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24位(2016年第3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9位(2016年第10位);生命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98位,国内高校排名第37位(2016年第37位);物理学亚太地区排名第48位(2016年第8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21位(2016年第29位)学术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4

逸夫科学馆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被美国CA、MR,英国ZR,俄罗斯AJ和德国Zbl Math以及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各学科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学“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CCD)和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草业科学》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的固定源期刊。

  • 馆藏资源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5

兰州大学地标:兰州大学图书馆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兰州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344余万册(件)、音像资料2000余种,年订购中外文印本报刊3000余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 100多个;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中华文史论丛、中国边疆丛书和方志丛书,还有较多考古图籍和金石甲骨文字著述;善本书有《皇明经世文编》等200余种;建成了兰州大学机构知识库(IR),开展了“兰大文库”、“学位论文”等特色资源征集、保存与数字化工作,设立了西北地方边疆文献中心。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近30万卷(件),共分为4个全宗,包括历史档案联合全宗(1949年以前兰州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甘肃省草原科学生态研究所全宗、兰州医学院全宗、兰州大学全宗。

学校标识

  • 校徽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6

兰州大学校徽

一、标识形状

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

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 “兰州大学”字样。

二、标志释义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三、将图书馆作为标志的主体有以下考虑:

1、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知识创新的殿堂。

2、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余三个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3、兰州大学图书馆造型庄重、典雅、优美,其塔楼的挺拔之姿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力量。

4、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形状已被历代兰大人所认同,且作为兰州大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品。

精神文化

  • 校训

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7

校训

兰州大学校训昭示了学校与时代同发展,与民族共命运,所走过的一百年风雨。一代代先贤和兰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的西部,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兰州大学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而校训则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指引莘莘学子要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光大兰州大学精神,自强自立,顽强拼搏,敢为人先。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8

兰州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

一 草业科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前身为1981年任继周院士创办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2001年5月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牌子,2002年4月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学院设有草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全国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草学”一级学科分获全国第1和A+,2017年,兰州大学草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草业科学专业是兰大热门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名单,为省级重点学科和甘肃省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二 生态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一流建设学科)

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紧扣我国西部寒、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聚居、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特点,结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旨在培养生态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1986年获生态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37年生态学获批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生态学成为兰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生态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生态学入选首批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生态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态学被评为A级。

三 化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一流建设学科)

化学化工学院(原化学系)的前身是1946年秋成立的国立兰州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是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甘肃省创新创业试点改革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全球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中,兰大化学位列世界第47位,亚太地区第23位,全国高校第17位。截至2016年3月,兰州大学已经有1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排名,化学是唯一进入1%。的学科。2017年5月,化学学科首次进入世界排名前100。2017年9月,化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四 民族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重点学科)

民族学专业隶属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兰州大学最强专业之一,2001年9月正式招生,2021年2月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培育)”,国家重点学科(民族学),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甘肃省优势学科(民族学),兰州大学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民族学)。

兰州大学简介插图9

五 大气科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是兰州大学最好的王牌专业之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气科学学科获评B-等级。据MAIgoo编辑了解,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是国家首批具有倾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学院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中国气象局共建的大气科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六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兰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98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修订目录设立,由原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发展而来,2008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包括运筹与控制方向、概率统计方向和金融工程方向在内。兰州大学数学学科点创建于1946年、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陈文塬教授、陈庆益教授和郭聿琦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在非线性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和代数学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并于1984年获得了基础数学博士授权点。

七 物理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甘肃省重点学科)

物理学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先后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为B+,ESI排名前1%。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46年,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理论物理专款兰州理论物理中心(筹)、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内共建)、甘肃省理论物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功率半导体及光电器件工程实验室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经费支持的物理测试平台。具有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

八生物技术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首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200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学生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优秀学生可推荐免试攻读国内一流大学、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以及我院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也可报考该院其他12个硕士点和9个博士点的研究生。

九 生物科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是整合动物学专业(1946年)、植物学专业(1946年)、植物生理学专业(1980年)、细胞生物学专业(1980年)、生物化学专业(1980年)等本科专业而建成的综合性理科专业。据买购编辑了解,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国家生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之—(199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生物学2017年入选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同年入选“拔尖计划2.0”基地和“强基计划”。

是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是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3个本科专业之一,先后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掌握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开展分析计算、设计和应用研究,也可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具有相当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适于在工程领域、研究单位和高校从事相关工作。力学是一门应用性与交叉性强的应用基础学科,是连接工程科学(如土木建筑、机械、桥梁、铁路、化工机械、航空航天、造船、武器装备和仪器仪表等)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桥梁与纽带。力学一级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

其他热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物流工程专业、材料物理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等。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