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位于天津市,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医学院校之一,为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7所大学医院,开设本科专业21个;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69人;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1170人,其中本科生5462人,硕士生3886人,博士生1069人,学历留学生753人。

学校前身

  • 天津医学院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天津医学院。 1951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同年6月16日天津市政府发出政府令,任命朱宪彝为天津医学院院长,宣告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

1952年7月,招收了首届50名学生。10月15日,在黄敬市长的主持下,天津医学院举行了成立大会

1956年,天津市立总医院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8年,天津划归河北省辖市,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

1962年9月,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天津医科大学与市卫生局所属的天津医学院合并,再次恢复原名天津医学院。

1972年,天津医学院第二医院建立。

1977年,学校开始恢复本科招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1年,卫生局批准河东医院等作为学校教学医院。

1987年,学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招收来华本科留学生学校。

  • 天津第二医学院

1950年,天津市卫生学校成立。

1961年,天津医学院中专部的三个专业和护士助产学校助产专业及保育学校保育士专业合并,恢复天津市卫生学校,校址由广东路迁到马场道265号。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天津医学专科学校,由市卫生局和教育局领导,并保留中专,各项工作纳入医专领导之下。

1984年6月,根据教育部文件,建立天津第二医学院,将中专部更名为天津第二医学院中专部。

1992年9月,天津第二医学院中专部更名为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合并组建

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 同月,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1997年,天津医科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正式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

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获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学校博士点达到44个。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插图

庆祝建校60周年大会

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被选为全国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单位。

2010年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3个临床专科先后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被选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9月,天津医科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同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获批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5年11月1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建天津医科大学的意见》,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7年8月23日,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大学联手共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月,天津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4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正式成立。9月,入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 11月20日,天津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2月3日,天津医科大学等6所医学院校发起成立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 同年,天津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医学技术硕博士生的3所院校之一。

2022年5月14日,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办,该联盟由36所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成,天津医科大学入选。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插图1

天津医科大学气象台路校区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7所大学医院,开设本科专业2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69人,其中正高级797人,副高级1608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38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4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郝希山

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

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建华

天津市教学名师:王建华、田心、陈锦英、娄建石、张云亭、孙保存、姚智、李光、刘运德、黄国伟、高平、李云生、张欣、周晶、赵岳、李广平、邵宗鸿、马骏、王润玲、汤乃军、李会强、徐勇、于春水、张雪君、李长义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38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团队、教学名师)10项;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名,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6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复合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医学表观遗传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英语实训中心、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康复教学示范中心

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3月,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9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顶尖学科3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4个;9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博士后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哲学、公共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应用统计、应用心理、药学、护理、公共卫生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自定)

科研合作

202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双方将结合研究优势,共同寻找眼病的致病原因及控制方案,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临床大数据资料库,建构眼病筛查系统。

天津医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自2004年起开展学术及科研合作,并于2019年共同成立了“眼视光与视觉科学联合实验室”,通过两所大学研究人员的跨学科合作,开展高水准研究项目,并培养眼科护理专业人才,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促进知识成果转化。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研究所16个,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并获滚动支持。

科研成果

  • 综述

截至2023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3023项,经费超15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1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何梁何利奖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科研获奖

2015年,学校2个项目获得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血清新型生物标记物指导肿瘤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基础与临床”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微小RNA(microRNA)对肿瘤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与机制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6年,尚永丰院士以天津医科大学为工作单位申报的“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学校10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奖项 项目 第一作者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基于脊柱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及微环境理论的诊疗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 冯世庆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 郝希山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郝希山
参考文献: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书刊54万册,其中中文书刊35万余册,生均109册。馆藏中外文自然科学期刊2040种,中文现刊1088种,外文现刊588种;基本完成西文书目数据库和期刊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存量已达4600万余条。

  • 学术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插图2

学术刊物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中国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入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中国肿瘤临床》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Scopus、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透析与人工器官》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被收录为PUBME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CD,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荷兰医学文、美国化学文摘社来源期刊,DOAJ等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国家一级核心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98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聘请160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学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所获荣誉

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2年2月14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列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团委、朱宪彝纪念医院团务荣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院标识

  • 校徽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插图3

校徽

天津医科大学校徽为双圆套菱形,菱形中间为医学标志——蛇杖,蛇杖左右为展开的书卷,下方有“1951”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为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校徽颜色为深绯红色。

  • 校名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插图4

校名

学校中文校名采用毛泽东书法集字。

  • 校旗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插图5

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徽和校名。

精神文化

  •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6月16日。

  • 校训

求真至善

释义:“求真”是大学的精髓所在,“求”即追求;“真”指真理和真性情。“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求事理之极致。

“求真”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至善”是对优秀卓越的精进。天医人应高扬“求真至善”的大学精神,德能并进,关爱病人,献身医学事业,推动医学发展,做人文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天医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内涵所在,也是天医精神有序传承和渊源流淌的动力之源。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