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杭师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和杭州市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前身可追溯至1908年创建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在发展历史中,学校先后更名为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浙江省杭州师范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杭州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杭州师范学院。1999-2001年,原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学校、杭州工艺美术学校、杭州市法律学校、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相继并入;2007年3月,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现有仓前(2388亩)、下沙(876亩)、玉皇山(102亩)三个校区;设有24个学院(部)、1家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5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8个;有教职工2554人,专任教师1857人,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全日制硕士生5057人、博士生79人,学历国际学生297人
历史沿革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浙江巡抚张曾奉准以省城的贡院旧址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于光绪三十四年春校舍落成,四月开学,设优级师范选科、初级师范简易科和体操专修科,在全省范围招生,其中初级部430余人,高级部(优级选科)220余人。
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优级部停办,其公共科学生并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初级部继续办理。
民国2年5月,省议会通过《筹设省立师范学校决议案》,将两级师范学校的初级部改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民国12年(1923),根据教育部的指令,学校实行中、师合校制,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合校,两校合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
民国17年(1928)秋,省立第一中学的第二部改成师范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期为1年。
1931年,省教育厅重视师范教育,将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单独出来成立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省立杭州师范学校迁至丽水县后与杭嘉湖地区内迁的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省立杭州初级中学、省立杭州女子中学、省立嘉兴中学、省立湖州中学5所省立中学和省立民众实验学校,先组成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成立师范部。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迁回杭州市膺白路(今南山路),复称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1966至1970年,被迫停止招生。
1973年,原杭州幼儿师范学校改成浙江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培养音乐、美术师资。
1977年,中共杭州市委决定,在杭州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杭州师范学院,同时保留杭州师范学校建制。
1978年4月,“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递交报告,请求在杭州师范学校基础上改建杭州师范学院。报告中称:“杭州师范学校自1974年以来一直培养初中教师。只要加强领导,适当充实师资、设备,就具备创建师范学院的条件。”同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下达《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核准杭州师范学院开办。至此,杭州师范学院以杭州师范学校为基础筹建,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杭州师范学校的校园、校舍以及大部分职工都成为杭州师范学院筹建的基础。
1978年,国务院批准筹建杭州师范学院,作为本科院校,学院主要培养初、高中教师。
鉴于杭州需要有学校继续培养小学教师,市政府决定学校部分教师选择长桥另建杭州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小学教师,至1999年与杭州师范学院合并。
1995年,杭州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将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杭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的请求,但由于条件不够成熟而没通过。
2000年,杭州师范学校、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市法律学校、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杭州师范学院。
200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分校,护理教育可追溯至1917年浙江广济医院护士培训学校,已有近百年历史。1994年学校更名为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入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2003年,省政府行文给教育部,希望将杭州师范学院更名为钱江大学(2005年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评议中,因微弱差距没有通过)。
2004年,学校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2007年,杭州师范学院申请更名“杭州师范大学”获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为当年全国唯一一所获得全票通过的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12号)。
2009年11月10日,浙江大学与杭师大签署《浙江大学全面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与发展协议》。
2011年9月16日,中国首家健康管理学院在杭州师范大学揭牌成立。
2014年2月,学校响应省人民政府决定,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建制划转筹建浙江音乐学院(11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筹建)。 12月,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6年,入选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列入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首批试点院校。
2017年,入选教育部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7月,杭州师范大学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10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共建“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合作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再投入5000万,用于把阿里巴巴商学院升级为以互联网商务为鲜明特色的创新型商学院。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杭州师范大学入选。
2019年3月21日,学校决定恢复成立音乐学院;5月8日,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揭牌成立。 9月25日,学校撤销医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召开医学部成立大会。
2020年11月13日,学校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五云山医院、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萧山医院五家附属医院签约仪式举行,五家医院授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纳入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管理。 12月10日,杭州师范大学被推选为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2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杭师大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若干意见》。
杭州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1个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8个;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个学科学科进入前5‰,ESI综合排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十四五”以来获省一流学科14个。
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教育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教育博士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治未病与健康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生态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空间安全、教育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心理学、护理学、体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数学、美术学、物理学、设计学、化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法律、生物与医药、社会工作、临床医学、教育、口腔医学、体育、公共卫生、汉语国际教育、护理、应用心理、药学、翻译、艺术
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治未病与健康管理
省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美术学、设计学、生物学、生态学、护理学、民商法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软件服务工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
省一流学科(A类):公共管理、化学、生物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艺术学理论、中国语言文学
省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美术学、教育学、中国史、法学、生态学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数学
ESI全球前5‰学科: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2554人,其中专任教师1857人(博士占比75.4%),全职院士、共享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近8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兼职)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尚永丰、黄兆信、王鉴、施旭、刘俊秋、裴真明、李葆明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讲座教授:邱猛生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黄兆信、赵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尚永丰、刘俊秋、董鸣、李葆明、王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裴真明、邱猛生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尚永丰、黄兆信、丁峻、王鉴、董鸣、杨磊、王沥、蒋剑雄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兆信、王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黄兆信、张华、王鉴、张学强、洪治纲、施旭、周敏、宋永利、刘俊秋、李勇进、高鹏、杨军、李庆本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尚永丰、谢恬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又举、吕琳媛、汪虎
教育部创新团队(1):“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创新团队
省科技创新团队(3):精细化学品生产化工过程创新团队、城市湿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创新团队、公共卫生监测与突发事件处置关键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省创新团队(1):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团队
省高校创新团队(3):历史学、有机硅化学、中西音乐比较研究
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有机硅化学、新时代中国话语国际传播
省级教学团队(5):教育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16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8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
国家特色专业(5):生物科学、音乐学、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音乐学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综合实践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级重点专业(15):生物科学、音乐学、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体育教育、英语、临床医学、美术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电子商务
省级优势专业(11):电子商务、小学教育、英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医药卫生管理)、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
省级新兴特色专业(7):国际商务、社会工作、软件工程、休闲体育、旅游管理、学前教育、预防医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4):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1):中国传统音乐揽胜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印象英美、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省级精品课程(27):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外国文学、大学物理、初等数论、数学学科教学论、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法、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西方音乐史、色彩、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教育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护理学基础、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多媒体网页制作、妇产科学、中国古代音乐史、医学免疫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音乐与舞蹈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实践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体育与运动休闲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5):教师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杭州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类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杭州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12年以来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
建设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该校转载量37篇,位列高等学校第58名,综合指数(0.416645)位列第53名;外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分学科分别以3篇转载量和14篇转载量,位列第7名和第12名,综合指数以0.633773和0.535592分别位列第7名和第11名。
截至2021年3月,该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共17项,在浙江省高校(含浙江大学)位居第二,其中一般项目9项、青年项目8项,创该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历史最高纪录。另获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1项。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同时有23篇SCI论文进入ESI 高被引论文行列。 获得5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其中重点项目8项,杰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18项,青年项目24项,学术交流项目3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哲社基地、智库等2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国际合作科研平台12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有机硅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发育与再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榄香烯类抗癌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衰老与癌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其他省部级平台:国家遥感中心湿地遥感研究业务部、国家新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机氟硅材料分中心、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杭州城西中心
省人文社科省级研究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江汉画研究中心(筹)、浙江省科普示范基地(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
市厅级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市级)、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市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文化厅)、艺术教育重点研究基地(省教育厅)、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省文化厅)、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省教育厅)
教育部创新团队: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
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精细化工过程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城市湿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公共卫生监测与突发事件处置关键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创新团队
省高校创新团队:历史学、有机硅化学创新团队、中西音乐比较研究、新时代中国话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乡村教育振兴
学术资源
该校出版有《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杭州师范大学报》《健康研究》《美育学刊》等报刊,其中《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板来源期刊,并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合作办学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杭州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垃大学合作举办教育领导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社会评价
2017年10月24日,US News发布2018世界大学排行榜,杭州师范大学全球排名1100名,首次进入该排行榜。在浙江高校中紧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99,省内第4(包括浙江大学)。
截至2021年3月,中国内地高校SSCI收录文章数量排名TOP100和A&HCI收录文章数量排名TOP50的数据显示,SSCI近三年收录杭州师范大学文章149篇,国内高校排名第58位; A&HCI收录杭州师范大学文章24篇,国内高校排名第24位,两项指标均列浙江省内地方高校第一名。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21位。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
学校徽志整体为圆形,配用沙孟海手书的“杭州师范大学”中文校名,徽志主色调为蓝色,寓有包容和综合之意,体现学校百年学脉的人文历史积淀和追求知识学术的时代风貌。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校徽为红底白字;本科生校徽为白底红字;研究生校徽为白底黄字。
精神文化
- 校训
勤慎诚恕·博雅精进
“勤慎诚恕”是建校初期首任校长经亨颐提出的校训,体现了学校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勤”表时习、敏求、不厌不倦之意;“慎”是慎言、慎行、寡尤寡悔(少过错少悔恨);“诚”代表真实、无妄、成己成物;“恕”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己及人。
“博雅精进”四字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勤慎诚恕”的必要补充。“博”字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要求,也是杭州“大气开放”精神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雅”字体现了江南的人文特色,有别于其他地域的人文特质,同时又与杭州“精致和谐”精神相一致。“精”字是在“博”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体现在精神上,也体现在行为上和学术上。“进”字涵盖了早期校长经亨颐在五四时期提出的“与时俱进”的理念,更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必然诉求。
- 校歌
《杭州师范大学校歌》
(原为学校前身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夏丏尊作词、李叔同作曲
人人人,代谢靡尽,先后觉新民。
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润心身。
吾侪同学,负斯重任,相勉又相亲。
五载光阴,学与俱进,磐固吾根本。
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
之江西,西湖滨,桃李一堂春。
获得荣誉
2008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9月25日,杭州师范大学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入选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