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简介

河北大学简介

河北大学(Hebei University),简称“河大”,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高校,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成员,具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历经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河北大学。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占地2430亩,有五四路校区、七一路校区和裕华路校区;设有87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有教职员工3515人,其中专任教师2196人;有本科生28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0人。

历史沿革

河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原建于天津市,1970年迁至河北省保定市。校名先后为天津工商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定名为河北大学。

  • 天津工商大学时期

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 法国政府商请罗马教廷批准,由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的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现天津市马场道141号),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设北疆博物院一座,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复定名为“天津工商大学”,在教会内部称为“天津圣心学院”。这是天主教在华办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填补了中国北方尚无天主教建立大学的空白,与南方的上海震旦公学遥相呼应。

1923年秋,招收第一届新生,分工商两科。学制本科四年,预科二年,共录取本科学生四十八名,预科学生五十一名。除部分课程由天主教神甫担任外,并在津聘请兼课教师任教。

1933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7923号训令,正式批准立案,因所设系科未达“大学”三院九系之标准,故将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原预科改为附属高中。

1943年,天津工商学院增设女院,即文学院,设文学系(包括国语、外语两专业)、史地系、家政系,全校共扩大为三院七系,招生259人。

1944年,学校通过改建大学的计划。

1945年,成立三院七系,初具大学规模。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申报改建大学。

  • 津沽大学时期

1948年10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立案,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

1951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51)高一字1170号令批准,津沽大学改为国立,著名物理学家张国藩出任校长,将私立达仁商学院、天津土木工程学校分别合并入津沽大学商学院、工学院,并以津沽大学原有之文学院为基础,筹建师范学院。9月25日,津沽大学隆重举行“庆祝津沽大学改为国立接受典礼暨开学迎新大会”。

  • 天津师范大学时期

1952年8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将津沽大学工学院3系与前北洋大学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将津沽大学财经学院3系并入南开大学;以津沽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又将天津市教师学院并入,在原校址改建为天津师范学院。

1958年,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同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决定将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

1959年,天津师范大学改由天津市领导,同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确定天津师范大学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

  • 河北大学时期

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教五字第258号通知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郭沫若先生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当时隶属河北省教育厅领导。

1966年至1976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河北大学遭到严重摧残、广大师生遭到残酷迫害,四年停止招生。学校几经搬迁,图书、仪器、设备损失达数百万元。

1969年10月,根据冀革(69)130号及津革(69)163号文件精神,河北大学隶属河北省管理。

1969年12月,河北大学陆续迁出天津。

1970年,河北大学迁址保定,仅在天津马场道74号设河北大学留守处。开始招生,至1976年招生3574人。

1977年,恢复了统一招生。

1978年,周学鳌接任校长。全国科学大会上,聚氯乙烯轧延硬化密闭自动连续生产线和电致发光照明具两项获得全国科研项目奖。

2002年5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同河北省人民政府一起,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河北大学的建设,河北大学成为省内唯一实施省部共建的高等院校。

2005年5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并入河北大学的批复》(冀政函[2004]153)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并入河北大学,成立河北大学医学部。

2005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省部共建河北大学协议,河北大学正式跨入国家“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11月,正式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这是河北大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6年9月1日,北京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和河北大学在京联合成立京津冀高校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4月,文学院申请并获批设立“雄安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2018年3月,河北大学由“省部共建高校”升格为首批“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序列。

2019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部省合建对口合作”河北大学签约仪式举行。

2020年1月,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保定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2020年12月,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5月26日,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五四路校区举行。

2021年6月10日,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签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7月8日,河北大学与长城新媒体集团在冀云·融媒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1年10月9日,河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在北京签署“形象史学研究基地”合作协议。

2022年7月8日,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7月13日,河北大学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莲池书院。

2022年10月29日,河北大学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9日,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揭牌。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

河北大学主楼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515人,其中,专任教师219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5.5%;拥有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50人次,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52人次。目前,学校有5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8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康乐

国家杰青(5人):李正平、侯增广、梁兴杰、孙继荣、腾枫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田建民、万师强、孙健夫、程志华、沈功田

教育部社科委员(1人):杨宝忠

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3人):康乐、申世刚、徐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史金波

燕赵学者(1人):傅广生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8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3月,河北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文科”项目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设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河北省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南美洲、亚洲、非洲承办了3所孔子学院。学校构筑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的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高校,河北省首个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建设高校,以及入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的高校。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河北大学驻赤城县龙关镇椴木沟村工作队被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6月15日,河北大学党委入选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公示的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名单。

2021年7月1日,河北大学党委获得“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21年6月30日,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入选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第二批)名单。

2022年4月19日,河北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被表彰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

2022年4月,河北大学团委拟确定为2022年度“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

2022年5月,河北大学雄安生态环境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被授予“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2年9月,河北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2023年5月,被授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评价

2019年,河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第145名。

2020年,河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第107名。

2021年,河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第115名。

2022年,河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第120名。

世界排名

2021-2022年,河北大学在CWUR世界大学排名第1218名。

2022年,河北大学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688名。

2023年,河北大学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735名。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企业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研究院2个。同时拥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26个,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智库)24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河北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1

河北大学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3项社科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自然》杂志中国自然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国内高校第84位。

成果鉴定: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水稻根际促生细菌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皮革生物脱毛酶制剂的制备及其生产菌株蛋白酶基因的克隆》成果通过鉴定、《过渡金属-有机二酸阻燃剂新体系设计及其阻燃机理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中国土壤拟步甲区系分类与资源利用》成果通过鉴定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图书:截至2021年1月,河北大学图书馆历经90多年的文献积累,形成了数量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馆藏图书期刊文献390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册,在突出重点学科的同时,涵盖各学科专业;馆藏古籍文献尤为珍贵,方志、家谱是河北大学图书馆古籍藏书的主要特色,还收藏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两种大型丛书和大量缩微文献、音像磁带等。

报刊:截至2021年1月,该校图书馆有报刊合订本16万余册,4000余种。其中中文报刊合订本15万余册、3500余种,外文报刊合订本1.3万余册,600余种。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500多种,报纸90多种。在馆藏专业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收藏达到80%以上,西文期刊中《化学文摘》从创刊至今一直收藏,中文报库中收藏有解放前出版的报纸21种,建国后出版的报纸208中,其中有《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北洋政府公报》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此外还有中国最早的石印画报《点石斋画报》。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2

图书馆

古籍文献:截至2020年9月,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 26000多种,20余万册,善本1100余种。主要藏书特色为方志和家谱。此外,馆藏舆图、书画、名人手札及金石、碑碣拓片也极为丰富。

方志类图书是馆藏古籍文献的一个特色。馆藏方志1158种,10344册,多为清末民初刊本,但也不乏善本,如明嘉靖刊本《山东通志》《龙门志》《石湖志略》,明万历刻本《武夷志略》、康熙刊本《宝坻县志》《岷州志》雍正刻本《江西通志》、乾隆刊本《盘山志》《岐山县志》等,都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石湖志略》则有清代著名学者、大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为中国国内独家收藏。

家谱类图书又是馆藏古籍文献的一个特色。馆藏家谱835种,173姓,多为明、清、民初刊本和木活字本,其中珍本30余种,最早刊本为元至元三年(1377)汪云龙纂修的《新安汪氏族谱》。该馆古籍家谱类藏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刊式上,都堪称“华冀文采第一家”。

馆藏部分舆图、书画、手札、碑碣拓片等古籍文献,如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十三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坤舆全图》,比利时安特正普出版社于1601年出版的奥泰礼《世界地图册》,明代画院在菩提树叶上绘制的《明画院绘十八应真册》,明代著名山水花鸟画家沈周的《石田真迹》,清代曾国藩、张之洞、莫友芝、严修、徐世昌、载滢、溥伟、溥儒等名人的手札,《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拓、孔子剑刻真迹、“殷比干莫”拓片。

另外,馆藏两部大型文献丛书,即《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和《中华再造善本》丛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共分三编,正编100辑,128册;续编100辑,1079册;三编88辑,927册,涵盖近代名人奏疏、政书、年谱、笔记、日记、诗文集及经世文编、碑传集等,其中尤以海内外孤本居多。这套影印本丛书,是近代中国历史文献集大成者。《中华再造善本》是2005年教育部为我校配送的一套价值300万元的大型丛书。这套丛书共分五编,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这套丛书选录之富、影印之精、学术价值之高,迄未有之。

音像资料:截至2015年1月,该校图书馆收藏的音像资料有磁带302种(2000多盘)、录像带462种(492盘)、VCD503种(1167碟)、DVD148种(155碟),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常用外国语学习资料、专业教学用资料、电影电视名片欣赏、中外音乐经典等。

  • 学术期刊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62年创刊,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是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皇家化学会系列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的收录期刊;也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的全文收录期刊。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3

医学研究与教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60年创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精品期刊、河北省十佳期刊、教育部名栏。

《医学研究与教育》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1984年创刊,双月刊;主要刊登医学、药学、护理、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医学技术和医学教育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或快报;为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日本问题研究》创刊于1964年,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4年)、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学校标志

校徽:河北大学校徽是圆形徽标,其中以篆体字“河北大学”象征悠久的办学历史;长城的形象象征河北及燕赵大地,长城图案为一“U”型(英文University的字首)。下部的曲线表示水纹,有地理方位的寓意,也比喻对人才的培养。外环上方是“河北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建校时间。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4

校徽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5

校名

校训:搞学问就得实事求是,宁可空缺也不能造假;河大校训中蕴含着河大人的强校之梦;蕴含着理性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表明河北大学将高举文明的火炬,把科学的精神播洒五洲四海,担负创新发展的使命,造就时代的骄子;表明河北大学的脉搏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跳动,有容乃大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又使她的内涵、她的根基,她的精神倍而加之。

河北大学简介插图6

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石刻

校歌:

《河北大学校歌》新版

我们迎着渤海日出启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

大河吐豪气,太行铸脊梁,燕赵学府播撒着智慧之光。

实事求是,笃学诚行,慷慨悲歌,

求索无疆,河北大学,桃李芬芳,桃李芬芳。

青春做伴齐奋起,青春做伴惜韶光,

我们乘风击浪,驶向明天的辉煌

《河北大学校歌》旧版

科学救国,效著乎西洋;

裕民保种,端赖工商。

煌煌该校,踞柝津之阳;

乐育善诱哉,成栋梁。

莘莘学子负奇资,如圭如璋;

切磋琢磨,集于一堂。

济济青年勤学问,日就月将;

藏息修游,教亦多方。

守校训,誓永志而弗忘;

实事求是,乃成德之梯航。

知识日以进,体魄日以强。

三育完美,二科专长。

尊师敬友,所习勿荒。

幼学壮行,庶挽澜狂。

谨祝该校,如陵如冈,万岁无疆;

人才辈出,久久自芬芳

校园媒体

河北大学综合新闻网

河北大学综合新闻网是在河北大学党委领导下,由河北大学新闻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是河北大学以新闻为主的网上信息发布平台、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网络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河大新闻网设置了包括“综合新闻”、“校园广角”、“新闻专题”、“毓秀人物”、“推荐视频”、“电视新闻”、“睛彩视频”、“图片新闻”、“河大掠影”、“河大讲堂”、“媒体关注”、“高教动态”、“媒体广场”、“文化空间”、在内的共计20余个频道,并提供校内外新闻浏览、最新图片和视频点播、宣传资料下载、新闻信息发布、校内活动广告宣传等多种信息服务。

《河北大学校报》编辑部

《河北大学校报》初创于1927年,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1979年9月复刊,1999年6月,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河北大学校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正式公开出版。2002年,校报全面改版。由过去的4开4版黑白印刷改为4开8版彩色套印。在办报过程中,本报始终坚持高扬主旋律,办报育人的宗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始终把提高办报质量,多出新闻精品,突出副刊特色作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读者服务。在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报协联合组织的河北省报纸质量综合检查评比中,与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等省内82家报纸同台参评,《河北大学校报》毓秀园文艺副刊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专家评委的好评,先后三届蝉联河北省优秀专刊奖。

河北大学有线广播电视站

河北大学有线广播电视站于2001年11月开播,2004年通过省广电厅的检查验收。经过十年发展,电视站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宣传平台、传媒服务机构和较有特色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电视站拥有一支包括摄像、摄影、编辑、策划、主持等各方面人员在内的工作队伍,拥有较为专业和齐全的摄录编播设备和一个300平方米的演播录制大厅。电视站现开办有《河大新闻》《校园聚焦》《风雅“诵”》《河大讲堂》《河大影院》等栏目,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拍摄制作了包括晚会、学术报告、参赛上报视频、专题节目等各类专题片200余部;拍摄保存了学校所有重大事件的音像资料,忠实记录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保存资料带900余盘,现已成为学校内外宣传的重要材料依据。

河北大学航标网

河北大学航标网成立于2000年7月1日,由中共河北大学委员会主管,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一家“思政+文化”综合性网站,是国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之一。

社团文化

社团成绩
奖项 社团名称
全国十佳社团联合会 河北大学社联
教育部2007全国十佳思政类网站,教育部“2007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红色战线
全国八大大学社团 河北大学武术协会
全国十佳社团 河北大学绿色生命环境发展协会
全国百佳社团 河北大学三余书法社、河北大学自强社、河北大学雁阵杂志社、河北大学绿色生命协会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中国名校

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2023-10-9 15:27:47

中国名校

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2023-10-9 15:31:37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