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湖工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认证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保研资格,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92万余册,电子图书163万余册;设有17个教学单位,4个现代产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6个;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国际学生近1000人。

学校前身

  • 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1952年秋,在原武昌县(今江夏区)金口镇金水闸金水河畔建立武昌农业学校。

1956年8月,在武昌南湖“建新”和“建州”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征地建立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和武昌畜牧兽医学校,两校以一条天然排水沟为界,武昌畜牧兽医学校在沟北,与沟南的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毗邻。

1956年9月,将创办于1953年武昌育婴堂的农业干部训练班改名为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为培训班性质,为学校未来成人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7年,湖北省农业厅决定将武昌农业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武昌畜牧兽医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农业学校。以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与武昌畜牧兽医学校已建房屋为校舍,于1957年11月正式开始办学。

1958年10月,湖北省将湖北省农业学校调整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湖北畜牧兽医专科学校和湖北园艺专科学校。后两者分别迁往外地办学。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与1958年底成立、所址南湖的湖北农业机械研究所实行“一套机构、两块招牌”并列,均属湖北省农业厅领导。

1960年初,湖北省决定将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升格为湖北农业机械化学院,增设了农业电气化专业和农机经营管理专业,招收本科新生104人。并在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二年级学生中抽出一个班组成本科二年级。9月,湖北省拟将湖北农业机械化学院迁往沙洋镇高桥建校,未成。

1961年3月,湖北省又将湖北农业机械化学院改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将农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化专业以及其它各专业原有学生一律改为专科。

1970年,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以为汉口汽车修配厂配套为由,将校实习工厂并入省五七工厂,改名为“湖北省第三内燃机配件厂”,并将实习农场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下放到洪山区南湖人民公社,改名为“五七大队”。

1970年8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文教指挥部决定采取保留、撤销、合并和改为工厂等办法大量砍除大专院校,将湖北农机专与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合并,组建湖北农机学院。

1973年5月,鉴于湖北农机学院被农机部收管,湖北省为了“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的人员和设备从湖北农机学院分离出来,组建湖北省农业机械学校,由湖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领导。

1975年元月,根据省委领导意见,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湖北农业机械学校与华中农学院农机系合并,原华中农学院农机系的人员和教学设备,迁入学校。

1979年3月,农业部拟将华中农学院收归部管并定为全国重点院校,湖北省委认为本省必须保有一所地方高等农机院校,经华中农学院协商,实行校系分家。8月20日,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在原址恢复,设置农业机械化、农机修造、农机制造、农机电气化等专业,学制三年,规模1200人。

  • 湖北轻工业学院

1956年,食品工业部在武昌南望山创办食品工业部武汉工业会计统计学校,同年更名为食品工业部武汉工业管理学校。

1958年,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校,增设了造纸、制糖、罐头等专业。随着食品工业部合并到轻工业部,学校名称也相应改为武汉轻工业学校。

1959年初,学校行政关系由轻工业部转到湖北省,又改名为湖北省轻工业学校。

1961年7月,湖北省轻工业学校与湖北建筑工程学校、湖北化工专科学校、湖北燃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隶属湖北省劳动厅,设有轻工、化工、采煤、建筑等专业。

1971年1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曾决定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停办,有关人员、设备、房屋并入武汉大学,筹建石油专业,未成。

1972年,湖北轻工业局向湖北省提出拟以原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为基础开办湖北省轻工业学校。当年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以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另新建一所轻工中等专业学校湖北省轻工业学校。因湖北省轻工业学校与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在办学地点和人员、校产分配等问题上没有处理落实,院、校都没有招生。

1974年,由于湖北省轻工业局和石油化工分家,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随即迁至武昌吴家湾,两校均于当年招收学生并开课。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

湖北工学院挂牌(1985年)

1978年4月,国家发出《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10月教育部在湖北省轻工业学校的基础上设立湖北轻工业学院,湖北省轻工业学校改为湖北轻工业学院中专部,隶属湖北省轻工业局。

1978年,湖北轻院棉纺、机织、印染三个纺织类专业要分出组建武汉纺织工业学院。

1979年,武汉纺织工业学院成立。

1980年,根据国家及湖北省教育发展要求,湖北轻院纺织专业划转武汉纺织工学院;湖北省轻工业学校职工划归武汉纺织工业学院104人,划归湖北轻工业学院177人。

1980年11月1日,撤销湖北轻工业学院中专部,恢复湖北省轻工业学校,两校正式分开办学。

合并组建

  • 湖北工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1

校史沿革

198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将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湖北工学院,并决定重点建设湖北工学院等两所省属重点大学。

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最早从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省属院校之一。

1989年,将洪山区徐墩小学接收进校作为附属小学。

1993年5月,学院与湖北省乡镇企业局联合开办湖北乡镇企业学院。

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2003年,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整体并入湖北工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2

湖北工业大学揭牌庆典(2004年)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工学院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 。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

2007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和湖北省农机鉴定站(湖北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整体并入湖北工业大学。

2010年,学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并被确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第二批试点单位 。

201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13年,学校下属机构-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经批准设立“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

2015年,经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共同批复,学校获准新设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汉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2016年,学校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先行先试合作院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学校入选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同年8月,经教育部办公厅予以备案,正式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保研)。

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并荣获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

2019年12月,湖北工业大学产业发展(深圳)研究院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揭牌成立。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12月28日,湖北工业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成立。

2022年11月15日,湖北工业大学数字艺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2023年6月29日上午,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3

湖北工业大学夜景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4个现代产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6个,学科专业以工学为主,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4

校园概览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800人,国家级人才25人(次),省部级人才157人(次)。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多位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400余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双聘)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汤亚杰、方亚鹏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钟毓宁、汤亚杰

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德富、张颖江、钟毓宁、何涛、陈坤、汤亚杰、谢益民、万端极、陈雄

全国模范教师:林兴发

全国优秀教师:蔡光兴、李冬生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方亚鹏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汤亚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王选择、汤亚杰 [18] 、肖衡林、方亚鹏

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刘德富、钟毓宁、何涛、陈升平、龚发云、汤亚杰、谢益民、赵大兴、姜发堂、陈雄、卢应发、胡圣飞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汤亚杰、刘德富、方亚鹏、陈升平、彭少贤、张颖江、赵大兴、王选择、宋小春、 肖亮、肖衡林、贺行洋

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赵大兴、杨光友、姜发堂、万端极、黄晋 、周小平、宋小春、汪超、廖冬初

湖北省教学名师:谢益民 、万端极、赵大兴

湖北省教学团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信息技术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5

湖北工业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湖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湖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习实训基地等20个。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66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学校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4300余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家级重大竞赛中均获有重要奖项。学校乒乓球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超级组男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单打冠军,篮球队为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十六强(2021年获CUBA湖北赛区总冠军),并于2022年开始与湖北省体育局合作共建高水平男子篮球队。学校入选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先后涌现出“全国创业英雄十强人物”“全国创业英雄百强人物”等成功创业典型。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 4个学科进入ESI前1%。

  • 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汉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41位。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5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6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41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在湖北各地市州成立有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学校2012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50多部;收录高水平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00余篇;有效授权专利26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科技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研一等奖26项,省级专利金奖1项。学校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创建政产学研联动新机制,科技服务湖北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92万余册,电子图书163万余册,电子期刊153万余册。学校建有安全通畅的校园网络、智慧快捷的校务平台。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6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 学术期刊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7

学术期刊

截至2022年6月,学校主办、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湖北农机化》《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被中国国内数家检索刊物收录,并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四家权威机构认定为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为名牌期刊、国家期刊奖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湖北农机化》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全国优秀农机期刊一等奖,是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维普数据库入网期刊。其主要栏目有综述、管理服务、调查与思考、地方动态、技术推广、使用维护、开发与研究、农机论坛、新产品新技术、学术天地、人物风采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捷克、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等二十几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办有本科、硕士等不同层次的联合办学项目8项,合作项目学生规模近1300人。有67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和深造;常任外籍专家、教师50余名;先后成立湖北工业大学菲利普斯亲水胶体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美能源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平台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中心)9个。

学校标识

  • 校徽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8

湖北工业大学校徽

湖北工业大学校徽为圆形。环形上方为毛体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图案由两个黄鹤图形构成的“工”字和位于其两侧的环形带组成,中间图案下方标有学校创办时间“1952”。 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长与高之比为1.5:1,旗面尺寸分四种,分别为288厘米×192厘米、240厘米×160厘米、192厘米×128厘米、144厘米×96厘米),中央印有蓝色毛体校名,校名上方配以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 校训

厚德博学 求实创新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9

厚德博学 求实创新

厚德:宽厚之德,语出《易经》。《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境界之大,可与宇宙共存,这是古人对德的深博的赞美和向往。教育和科学体系博大精深,惟其博大,更需厚德以载,是寓意我们致力于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还需具有大地般深厚能载育万物的德行和情操。

博学:学问广博。博,丰富,通晓;学,学问,学识。《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此为大学育人之本,授渔之基,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是大学创立的原本,学识教化是学人理应具备的素质。

求实:求,探索、研究、追求;实,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实,就是探索、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追求和捍卫客观真理,它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髓与前提。高校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的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党政管理,都必须求真务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构建新机制、创造新方法、发明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等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和社会服务以及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改革。

要履行“厚其德、博其学”使命,在全校大力倡导做人讲人格修养,做事讲职业操守,治学讲学术道德,以开放、执着、谦逊的态度,矢志不渝地追求学问、探求真理;就是要大力弘扬“求实”的优良传统,讲求实际,做实事,求实效。崇尚敢为人先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发展。

  • 校歌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插图10

歌词

《青春校园》

雷子明作词,王原平、彭志敏作曲

(男伴)南湖水,中国高校之窗长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南湖水,长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女独)那一条美丽弯曲的小河,从我校园中慢慢走过,垂柳在两岸倾听,倾听那动人的传说。

小河告诉我,小河启迪我,我要用青春再写新的传说,我要用青春再写新的传说。

(男伴)南湖水,长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南湖水,长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女独)那一条工业文化的长廊,在我校园里深情诉说,从昨天走到今天,创新的路在不断开拓。

故事教会我,故事鼓舞我,我要用知识报效我的祖国,我要用知识报效我的祖国。

(合唱)南湖水,长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南湖水,长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12月9日,芯片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