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广州市,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

学校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现名;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设有15个二级学院、18个独立科研机构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设有24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3530人,全日制学生19427人,其中本科生12240人、研究生5991人,港澳台842,外国留学生354人。

历史沿革

1924年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

1933年,在学校对面建了附属广东中医院,供教师临床及学生实习之用。

1940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52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依托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办学。

1953年,停止招生。

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它的建校基础是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同年,广州中医学院开始招生,学校从全省各地征调及聘任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医担任教师。

1957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在三元里择地,新建校址。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插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校名改为“广东中医学院”。

1973年,开办中药班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恢复了“广州中医学院”的名称。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92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医学与哲学》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首届全国中西医学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上发表了曾邦哲(曾杰)国际上第一篇论系统医学(药学)概念、模型与原理的学术论文。

1995年,学校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

2000年,学校由原直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转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2002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开展非医攻博(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试点工作的单位之一。同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学校附院、二附院被评为“广东省抗非典先进单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附院实现了“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二附院两位女专家受聘到香港协助治疗“非典”,这是第一次在香港公立医院使用中医药。

2004年,校本部搬迁至广州大学城。同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

2005年,学校首次承担“973计划”项目,邓铁涛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

2006年。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广东省首批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基地。 同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4年1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广州中医药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三方在深圳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2015年4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 12月,学校成为“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2018年更名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创始成员。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挂牌成立;同月,学校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在东莞市中医院举行。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0月29日,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1月1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正式在佛山市中医院签约挂牌 ;3月20日,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中医湿症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师资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插图1

教学楼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教职工13530人,其中校本部1358人,附属医院12172人,其中高级职称226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6人、省级人才279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岗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1人、岐黄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优青2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省珠江学者12人、省特支计划14人、省名中医96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

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周岱翰 、林毅

国家教学名师:陈群

全国模范教师:徐鸿华、李赛美

广东省教学名师:罗颂平、区永欣

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李素荷

终身教授:邓铁涛、欧明、王建华、刘仕昌

首席教授:王宁生、陈蔚文、李国桥、陈纪藩、陈镜合、靳瑞、赖世隆、李锐、连至诚、梁颂名、刘茂才、罗荣敬、彭胜权、区永欣、王培训、熊曼琪、徐鸿华、禤国维、袁浩、周岱翰、丘和明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冼绍祥、黄慧玲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18个独立科研机构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设有24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2002年、2008 年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2012年12月学校中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认证。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是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国家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护理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医学

国家精品课程:温病学、伤寒论、中医妇科学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医学基础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试点工作。2004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该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2009年学科评估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五。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学生的专业29个,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中医学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学

  • 省攀峰重点学科:

中医学

  • 省优势重点学科:

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中医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基础医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中医、中药、护理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学校率先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应用于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0余国家,大幅减少了疟疾发病与死亡,学校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非执行援外任务,先后在科摩罗、圣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3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与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间常春藤大学开展远程课程、交换生项目。牵头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等6个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3个传承工作站。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0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

研究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插图2

学校景色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症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

科技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GLP)研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实验室:中药种质优化与产业应用工程技术实验室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技术平台: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平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成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消化)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药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医疑难病症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332项,获得纵向经费10.8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14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

广州中医药大学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72万余册,电子图书614万册,电子资源库74个,自建7个中医药特色资源库,馆藏线装古籍3290部23038册 ,三级以上(含三级)132部,1301册。

图书馆同时是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馆、广东省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医学中心和华南地区中心成员馆、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协作组发起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中心(CASHL)成员馆。

博物馆

据2021年12月学校博物馆官网信息显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区5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余件,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中医药文化广场、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

  • 学术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插图3

博物馆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出版有《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3个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 其中:

《新中医》杂志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被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医药学文摘杂志列为重点收录刊物;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库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定,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列为“双效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检索系统/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以及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NKI)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荣获2000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奖及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奖,2007年“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奖,2008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三等奖,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12年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4年再次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来源期刊。

形象标识

  • 校徽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插图4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徽

由“G”和“中”字为基本元素组成,英文“G”代表“广州”的首字母,草书“中”字代表中国、中医,表现中医药文化人文底蕴;“中”字又像灯笼,象征平安祥和。整体符号“@”表达了广州中医药大学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的现代化理念。在这个标志中,红色代表热情和友善,蓝色代表智慧和科技,并与学校建筑色彩相呼应。校名中文字取自书法家麦华三手书,英文字选用黑体,整体设计充分彰显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精神文化

  • 大学精神

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

  • 校歌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歌》

集体作词,魏扬、贾淑珍作曲

中华文化熠千秋

学术研求,岐黄大道,

杏林毓秀,朝夕竞风流!

师先哲,启新猷,

晦明风雨共潜修!

厚德博学,精诚济世,同心写春秋!

玉函金匮,光耀满寰球!

  • 校训

厚德博学、精诚济世

“厚德”来源于《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处于世,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曲折磨难。对待艰难、对待曲折,要具有如土一般兼容万物的博大胸襟。土,为万物之本,万物的生长是以土为基,从《易经》原文可见,为人端正,品格高尚的人是通过个人的魅力与人相处的。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广泛地学习。博学是基础,是一切发现、发明的源泉。博学,要求学者通过各种渠道获求知识。向智者学,向年长者学,向专长者学。学百家之长,溶百家之法,成自家之学。古今著名的医家几人不是博览群书,遍访名医而建立其认识、治疗疾病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诚,《说文》:“诚,信也。”诚实守信是每位公民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校训专门提出,说明“诚”在行医治病中的重要意义。精诚,是为人处世的感受,也是对自我的要求。医生,是病人托付性命的人,更需要为人真诚的品性。

“济世”是“厚德、博学、精诚:的最终归宿,也是医者最终追求。救世即济助世人。《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指出广泛的救助世人,才可称其为济世。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14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