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为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学校和“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1979年更名为山东省科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在济南、青岛、济宁、菏泽、德州等地设有校区或研究机构,主校区在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校舍建筑总面积1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藏书280万册,电子图书479万册;设有26个教学科研机构,开设83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2278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4154人

学校前身

原齐鲁工业大学

  • 办学初期

1.胶东工业学校及烟台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

历史沿革

1948年7月,胶东军区军工部决定在研究室“学员队”的基础上成立一所技术学校,并定名为“胶东工业学校”,直接受“华东财办工矿部第二军工局”领导。

1949年3月,学校迁至烟台市大马路137号。

1950年2月,胶东军区军工局撤销,胶东工业学校随之停办。冬,职工学校改为华东工业部烟台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195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所属的青岛工业会计学校从青岛迁至烟台,与华东工业部烟台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合并,成立了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

2.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干部训练班和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

1951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成立干部训练班,班址设在济南市天桥东街。9月份迁至章丘柿子园。

1952年,干部训练班迁回济南原址。

1953年4月,干训班再迁至淄博南定。

1957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干训班从淄博南定迁回济南,与省手工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了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

3.青岛工业会计学校

1952年9月,由省府工业厅接办了青岛私立商业职业学校,改为公立,并更名为“山东省青岛工业会计学校”。

1953年8月,因校舍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迁至烟台,与烟台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合并。

4.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

1953年11月份,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将烟台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和迁烟的原青岛工业会计学校合并,并定名为“山东省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

1955年5月,学校由省工业厅领导转为由省计划委员会领导。

1956年7月,确定该校由中央轻工业部(原中央地方工业部)与省工业厅双重领导,由省工业厅主办.将毕业生的15%交中央轻工业部分配。

1958年2月,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划归轻工业厅,同年8月,学校改名为“山东省烟台轻工业学校”。

  • 轻校时期

1.山东省烟台轻工业学校

1958年2月,山东省人民委员将工业厅划分为轻工业厅和重工业厅,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划归轻工业厅。同年8月轻工业厅将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改为山东省烟台轻工业学校。10月,学校下放至烟台专署,与烟台大学合并,成为烟大一附属中专学校,旋即又奉命与烟大分离,将校址迁至烟台南门外西街4号。

1959年底,学校仍归省轻工业厅接办。10月间,学校迁至烟台市上夼东山新校址。

1961年夏,制浆与造纸专业转至山东省济南轻工业学校,将济南轻校的酿造专业的学生转入烟台轻校。

2.山东省济南造纸工业学校、山东省济南酒精工业学校、山东省矽酸盐工业学校

1958年,山东省轻工业厅举办了山东造纸总厂中等技术学校、山东酒精总厂中等技术学校和青岛晶华玻璃厂中等技术学校。以上三校于1958年8月开始招生,学制均为三年。

1959年,三所学校收归省轻工业厅直接领导,分别更名为“山东省济南造纸工业学校”、“山东省济南酒精工业学校”、“山东省矽酸盐工业学校”。

1960年,三所学校迁至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内合署办公。

1961年8月,四校正式合并,建立了山东省济南轻工业学校。同年,山东轻工业专科学校改为中专后与济南轻校合并。

1962年2月,山东省烟台轻工业学校和山东省羊口制盐工业学校停办,两校的全部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部分骨干教师、干部并入济南轻校。

1970年,济南轻校改为山东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实验厂,由工厂办学校。

3.山东省轻工业学校

1971年12月,恢复学校后,更名为山东省轻工业学校。

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学制改为二年半。

  • 轻院时期

1978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部将山东省轻工业学校改建为山东轻工业学院。

1982年,学院被批准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6年5月,学院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学院为硕士授予单位,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两学科为硕士点。

2001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0年重建的山东轻工业学校并入山东轻工业学院,由原中国人民银行属山东银行学校并入山东轻工业学院,组建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10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的“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评估。

2007年,山东轻工业学院在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2011年3月,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改建为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

2012年,山东轻工业学院成为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30号(齐鲁工业大学)核准通过。

  • 升格更名

2013年4月18日,山东轻工业学院正式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

2014年6月,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

2016年9月,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一期工程顺利完工。12月,学校获批成为全国能效“领跑者”示范建设试点学校。

山东省科学院

1958年,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创建。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1

齐鲁工业大学

1979年,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更名为山东省科学院。10月,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成立。11月,山东省仪器仪表研究所划归山东省科学院建制。

1983年11月,原山东省仪器仪表研究所改称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成立。

1984年6月,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成立。

1992年12月,原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更名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合并组建

2017年8月,山东省政府整合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撤销原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的建制,同时保留山东省科学院牌子,新的齐鲁工业大学由山东省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12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学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合作举办的孔子课堂正式获批。

2018年5月, 齐鲁工业大学基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获批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齐鲁工业大学“明德书院”揭牌成立。 6月,学校与枣庄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齐鲁工大(省科学院)枣庄研究院。 12月,加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

2019年9月,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成立。

2020年5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 10月,学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4月,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山东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3年1月,注册成立山东省智库联合会。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2

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

院系专业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设有26个教学卡宴机构,开设83个本科专业,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9个门类。

师资力量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有有专任教师227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9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院士、外籍院士10人,72人次获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领军人才称号,134人次获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称号。

双聘院士(海外):陈克复、王天然、姜德生、黄璐琦、潘德炉、KTV Grattan、Charles Mackay

专职院士:王军成

“万人计划”专家:崔波、吉兴香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嘉川、李天铎、杨桂花、王昌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姚金水、许崇海、唐炳涛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崔波、吉兴香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杨桂花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王军成

全国优秀教师:崔波

山东省教学名师:马万勇、赵传山、刘木森、杜登学、许崇海、崔月芝、姚金水、李西运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有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山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智能制造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实训基地等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408个。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轻化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印刷工程、环境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

山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环境设计等

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轻化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轻化工程专业群(重点专业群)、生物工程专业群(重点专业群)、非金属专业群(重点专业群)、产品设计专业群(培育专业群)

山东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教学成果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在最近一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数学建模”等大赛中成绩优异,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0余项,国家级奖励540余项,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科建设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共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1个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3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3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重点学科

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文化传播学

  • 学位授权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药学、会计、图书情报、艺术

  • 学科评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科学院)学科评估结果为:

序号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 0802 机械工程 C-
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C-
3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B-
4 1202 工商管理 C-
5 1305 设计学 C-
资料来源: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有有国家级平台10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国家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120余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重点实验室16个、省工程实验室1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6个,省级社科基地(中心)3个。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科学院)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0项、山东省科技奖励16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327篇,授权国际专利79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0件。科研总经费合同额突破10亿元,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合同934项,合同额达4.72亿元,新设科技型企业22家。获批16项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批9项,参与获奖7项,获省自然科学奖2项、省技术发明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2项。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05项,省部级项目88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 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泰山文艺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00项,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项;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2378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底,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图书馆纸质馆藏达280万余册,电子图书152万册,电子期刊122万余册;2021年图书馆订购各类数据库24种,订购中文期刊784种,外文期刊43种,报纸58余种。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以造纸、化学化工、食品发酵、无机材料等学科为主,涉及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8个门类。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3

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

  • 学术期刊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4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学报》、《科学与管理》、《山东科学》3种学术期刊。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入网期刊、维普网全文入网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数据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源期刊。2017年12月,学报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期刊”。

《科学与管理》1998-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自然科学技术优秀等级期刊;2003年获“中国媒体新闻文化质量”优秀期刊一等奖。辟有:《专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等30多个栏目。

《山东科学》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中国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科学院)近5年,与40多个政府,100多个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创办科技企业70多家,共建科技示范基地30多个,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研究生院、中外合作基辅学院和国际化示范学院,设有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亚太体育总会共建世界体育大学部分学院,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个,设有移民签证雅思考点,建有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发中心)40余个,有多个高水平专业化国际联合实验室。近5年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60余项,国家、地方引智项目240余项;每年来交流、访问的外国专家300人左右,长期驻校(院)工作的外国专家近120人,有 3 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获国家外专局授予的“引进智力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校徽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5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章为题有毛泽东书法字体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员工为红底白字、学生为白底红字,规格为50*15mm。

校徽设计说明:1、校徽整体采用大写字母:“Q”的造型,中间是“T”字,左上角、右上角分别是“L”和“q”合成的齐鲁工业大学英文缩写“QLT”。

2、校徽整体还是一个国家的“国”字,表达了“国无工不强,志以工业兴邦”的远大理想。同时表明了工业类大学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及立志成为中国国内国内知名工业大学的远大抱负。

3、整体造型又似双手环抱中间的“工”字,同样强化办学特色和用心办好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大学的决心。

4、整体结构采用方圆结合的方式,象征“无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念。

5、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是梦想和希望的颜色,是科技和智慧的颜色。

校训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插图6

校训

明德励志、崇实尚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

励志:意喻着要有远大的理想,树立从事自己热爱事业的志向,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激励自己实现人生目标;

崇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尚能”之“尚”有尊崇、注重的意思。“能”可解释为能力。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尚能是主张人应喜爱和注重学习。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