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以医学为特色优势的广西省属重点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南宁本部、武鸣、五象(在建)、玉林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馆藏纸质图书154.94万册,电子图书189.8万册;设有1个研究生院和19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12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1119人,本科生17472人。

省立医学院

20世纪30年代,广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体质羸弱,卫生知识缺乏,疾病广为流行,疟疾、血吸虫病、天花、霍乱、结核病、肝癌等疾病肆虐猖獗,而全省无一所政府办的医院,约15万人之中才有一名医生,疾病死亡率在30%以上。该校创办人戈绍龙博士向政府建言:“广西民众羸弱,急需高等医生”。于是,省政府第105次会议通过设立广西省政府卫生委员会,指派雷殷、戈绍龙、雷沛鸿为卫生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广西省立医学院,并增聘张镕、李祖蔚、孟宪荩等教授协助。

1934年7月,广西省立医学院成立,10月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开创了广西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之先河,是全国建校最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此后,校名先后四次变更,校址七次迁移,师生颠沛流离,在借用的民房、戏院、会馆和自搭的草棚中坚持办学,“造本省之才,为本省之用”,一切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和“强国、救省、健民”为办学方针,致力培养广西高级医学人才。

1937年2月,广西军医学校先后增设军医、司药、看护和担架军士及毒气疗法训练班等支持抗战。

1944年春,由于学院医学专家、教授人数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被教育部电令嘉奖,誉为全国第三。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师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迁一地就继续开诊、复课,直到1945年8月,日敌签降,抗日战争胜利,于同年10月省令复员回桂。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建立新秩序,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组织土改和抗美援朝医疗队;学习苏联,进行教育改革。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

1992年广西医科大学校名挂牌仪式

1954年,校址迁回南宁津头村。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教学、科研取得新进展。 “文革”和极“左”路线时期,学校工作深受影响。于1961年试行《高校六十条》,学校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是当时全国9所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

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4年,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高校第一个博士点。

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医科大学

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1

2013年5月,入选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申报的“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自此,广西医科大学成为广西首个入选国家“111计划”的高校。

2019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大会,重点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

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共建广西医科大学。

2021年1月,《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一校一策”推进广西医科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2人,其中,正高职称795人,副高职称827人;硕士生导师1624人,博士生导师403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69人。学校现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名,广西“八桂学者”9名,广西“特聘专家”1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32名,“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施焕中、高枫、赵永祥、张健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名):黎乐群、熊君福、王植柔、唐步坚、何巍、施焕中、李力、张健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施焕中、赵永祥、张新华

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名):仇小强、黎乐群、唐安洲、黄光武、刘华钢、张志勇、谢小薰、杨莉、农光民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院和19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医、理、工、文、管、法、教等7大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2

广西医科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临床医学(含肿瘤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方向)、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七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生物医学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组织学与胚胎学

省级精品课程(29个):妇产科学、卫生统计学、妇科肿瘤学、医用物理学、口腔内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环境卫生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临床检验基础、眼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生物化学、实验生理科学、生理学、儿科学、病理学、外科学各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药理学、内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广西一流学科、1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52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7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6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为1.63‰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肿瘤学

省级重点学科(10个):儿科学、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药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省级一流学科(6个):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一流(培育)学科(1个):生物医学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口腔医学、公共管理学、生物学、药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社会工作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近10年来,学校先后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000余人次,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共约54所大学、医院、医疗机构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设有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平台。获批多项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训基地,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高层次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国际生项目”。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48位。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1个、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先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431项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77项,“十三五”以来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5519篇,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学校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 种学术期刊。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4.94万册,电子图书189.8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1个,学位论文859.29万册,音视频38398小时。

  • 学术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期刊索引》(AJ)等著名检索工具收录。在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英文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等16种检索类刊物收录。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主要报道肿瘤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等,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

附属医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教学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广西民族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校训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3

校训

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广厚之德。“厚”的直接语义是指“深、重、多”、“宽容、厚道、忠厚、宽厚、仁厚”。指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励志,指的是为了实现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指的是要通过广泛地学习知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

弘医,弘即光大发扬,医即医学。弘扬医学,治病救人是医学生的万古不变的职责,医学生更应博学精道,弘扬本业。指的是要把“弘扬医术、弘扬医德”当作人生事业的追求。

校徽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4

校徽

广西医科大学校徽,形状为圆形,中间为象征医神的蛇杖、象征时光的日暑和学校创办时间1934等元素,中文楷体广西医科大学围绕上半圆,英文黑体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围绕下半圆,底色为金黄色。

校歌

《广西医科大学校歌》
校园洒满阳光,

同学意气飞扬,

相识美丽邕江,

畅游知识海洋,

老师教导牢记心上,宝剑常磨闪露锋芒!

中华医学后继有人,今天学子明天栋梁。

团结团结,我们医大人;

勤奋勤奋,我们医大人。

求实创新,医大人共创事业辉煌!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5校歌

校花

三角梅,色彩鲜艳而丰富,生长迅速、生命力强,不拘墙头、路旁,无论在草坡、石隙、或者是花园、阳台、只要有阳光照耀,春夏秋冬都是花期 ,它虽然不是名贵品种,但却为人们所欣赏,充分体现了医大人的精神与品格。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插图6校花

医学誓词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

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心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

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

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荣获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

2021年9月2日,广西医科大学体育部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4月28日,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获得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