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简介

济南大学简介

济南大学(University of Jinan),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冲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济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的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2001年4月,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2007年12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设26个学院,建有本科招生专业80个;有专任教师2304人

前身溯源

  •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济南大学简介插图

校门

1948年8月22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成立。

1949年3月22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更名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

1949年10月9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成立;11月6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

1950年3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窑业学校;10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窑业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

1951年12月9日,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

1952年9月6日,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与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7月9日,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重工业部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6年6月1日,重工业部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8年3月19日,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8月12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9年6月,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60年4月22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6月28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65年4月26日,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1年8月21日,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淄博建筑材料机械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7年7月1日,山东淄博建筑材料机械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8年12月28日,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87年10月,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设立山东建材学院淄博分院。

  • 济南联合大学

1978年9月8日,济南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83年1月13日,济南职业大学成立。

1989年11月8日,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济南职业大学合并组建济南联合大学。

合并发展

2000年10月17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

2001年4月26日,山东省教育厅同意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

2007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实行科教一体化。

2012年,学校成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济南大学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同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7年1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8月,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9月,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12月,济南大学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2月,入选山东省“冲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4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山东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7月,济南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3年3月1日,济南大学东平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

院系专业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6个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80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

师资队伍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2304人,其中教授385人,副教授88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32人。有全职院士5人,双聘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6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3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不全):谢立信、于金明

国家级教学团队:工业分析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名师:魏琴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华、秦晓春

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李庆臻、林伟英、杨波、任中京、王孝红、程新、李国忠、王维平、陈岱云、徐征和 、朱孔来、魏琴、张书香、郑中、陈月辉、马汝建、于衍真、刘宗明、邢乐成、芦令超、于京华、王卓、夏伟、李光红、曹丙强、夏佃秀 、颜梅 、宋旭红、黄世峰、赵玉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程新、于金明、张福仁、史伟云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名单不全):颜梅、张华

山东省教学名师:王少清、魏琴、芦令超、昃向博、于衍真、佟月华、王琦、罗川南、王焱、刘传霞、俞宪忠、崔玉

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工业分析教学团队、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5个(其中,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4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临床医学、化学、水利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不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sehnjingbing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数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

济南大学简介插图1

济南大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不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金融工程、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法律社会学、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传播与社会学、书法学、汉语国际教学与文化传播、音乐评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应用数学、运筹与控制理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食品安全与检测、分子模拟与设计、能源材料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气传动与控制、光源与照明、绿色能源电力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系统生物学、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应用工程力学、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和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生态与水环境、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绿色精细化工工程与技术、氟化学化工与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材料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决策与系统评价、高等教育管理、情报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sehnjingbing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体育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史、艺术市场管理等

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临床医学、翻译、金融、法律、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出版、会计、公共管理、教育、艺术

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

山东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材料学、眼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古代文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社会学、国民经济学、肿瘤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机械电子工程

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文化产业管理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8个师范类专业纳入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范围,入选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试点院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氨噻肟酸新工艺仿真-实训综合实验》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西方经济学》、《健康心理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化学与人类健康》、《古典诗词与人生修养》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工业分析》、《分离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C语言程序设计》、《水力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工业分析》、《分离科学》、《水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山东省普通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

山东省级精品课程(名单不全):《基础化学课程群》《土力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电工电子课程群》、《工科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工业分析》、《高分子物理》、《社会工作概论》、《水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分离科学》、《分析化学》、《热工过程与设备》、《中国古代文学》、《心理学》、《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社会学概论》、《粉体工程与设备》、《大学英语》、《美学》、《水质工程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简明物理化学》、《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工艺学》、《高分子化学》、《比较文学》、《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现代文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电子商务概论》、《机械设计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网络营销》、《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电分析化学》、《分光光度分析》、《光分析化学》、《色谱分析》、《有机波谱分析》、《电动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等

  • 教学成果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347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69项、二等奖1046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19位。

学校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2022年9月,入选“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9个

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

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先进水泥基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冰岛研究中心、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建筑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眼科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建筑材料绿色和智能制造及应用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肿瘤免疫与医学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皮肤性病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免疫药理学实验室、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界面反应与传感分析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实验室、信息处理与认知计算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城市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实验室、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实验室、先进能源材料物理实验室

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氟化学化工材料、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医学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眼科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医学病毒学、现代医用药物与技术、放射肿瘤学、皮肤性病学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无机功能材料、化学传感分析、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角膜病、肿瘤免疫与中药免疫、肿瘤放疗、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设):山东省先进建筑材料绿色制造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协同创新中心、表面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工业设计中心(名单不全):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据库软件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氟材料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建材(水泥)工业自动化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特种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管道气力输送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态固碳与捕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城市地下工程支护及风险监测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大学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山东省机械构件减摩抗磨控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鲁港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山东省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水泥助磨剂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软实力与区域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山东省饮食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全球化与跨国经营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龙山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山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司法厅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

科研成果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60项,省部级项目159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93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811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2688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册,中、外文现刊4200余种,电子期刊30000余种。

  • 学术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设有有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出版文化研究、学术批评、鲁迅研究、辞赋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管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栏目;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发材料科学、信息与控制、化学化工、生物与医药、机械工程、土木建筑及基础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学术论文;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

《中国粉体技术》主要刊登中国国内外粉体工程领域在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原创论文,包括在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环保工程等领域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中涉及的粉粒体特殊概念、特性、现象的学术论文、综述、研究快报等;该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 CA )、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合作交流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为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通过高校,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立项实施单位;在金融学、机械工程、网络工程、环境工程4个专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举办双学位、交换生、本硕连读、博士联培等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培育及出国留学项目。学校建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3个、山东省国际合作研究基地1个,先后获批国家级引智项目2个,省级引智项目5个,在刚果(布)建有孔子学院1所,成立有冰岛研究中心和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等3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形象标识

  • 校徽
释义:

1、学校校徽图案由“济”字的篆字演变而成。

2、校标徽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的三个元素,既表现出济南的趵突泉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体现出同舟共济、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下面的造型是水,象征泺水之源,其流长远。整体结构外圆内方,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视觉效果上动静结合,简洁明快,彰显时代特征。

3、校标徽图案的颜色为红、绿、蓝三种,红色象征热情奔放,绿色象征青春朝气,蓝色象征深邃博大,与济南大学的特色相符合。

4、中英文名称环绕,“1948”为济南大学历史源头。

济南大学简介插图2校旗
  • 校旗

济南大学简介插图3

释义:济南大学校旗由标志徽和中文校名标准字组成

精神文化

  • 学校精神

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 校训

弘毅、博学、求真、至善

  • 校风

勤奋、严谨、团结、创新

  • 校歌
《你我同行》
作词:吉轩作曲:刘晓鹏
青龙山麓白鹭飞翔,甲子湖畔书声琅琅

弘毅博学求真至善,天下泉城弦歌一堂

魅力济大如山岳高昂,张开双臂我们放飞理想

美丽济大像海洋宽广,我们的人生,在这里起航

青龙山麓劲松苍苍,甲子湖畔桃李芬芳

弘毅博学求真至善,你我同行 山高水长

美丽济大如山岳高昂,张开双臂我们放飞理想

美丽济大像海洋宽广,我们胸怀天下为国栋梁

资料来源: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