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Wuhan Textile University),简称“纺大(WTU)”,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体,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等7个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欧洲纺织大学联盟成员、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成员。2021成为湖北第一个拥有自主培养院士的省属高校,2022年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湖北省“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武汉纺织工学院,隶属原中国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阳光、南湖、东湖3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18个学院(部)、3个研究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在职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办学历史

1958年,武汉纺织工学院成立。

1962年,武汉纺织工学院停办。

1978年,武汉纺织工学院重建,湖北轻工业学院纺织专业并入。

1981年,学生正式入住南湖校址。

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

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并入;召开武汉科技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开始建设阳光校区。

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学校阳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5年,代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人、财、物纳入学校统一管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

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8年,举行办学50周年庆典,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

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一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插图

学校历史沿革

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2011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同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2013年,招收首届留学研究生。

2014年,召开武汉纺织大学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承办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2015年,学校整体进入第一批本科招生;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6年,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正式成立;承办第七届海峡两岸纺织学术论坛。

2017年,正式确定学校大学精神表述语为“自强不息 经天纬地”;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校友投资1015.8亿助力武汉“设计之都”建设;承办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插图1

武汉纺织大学

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2019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0年12月,学校科研团队研制的嫦娥五号“织物版”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成功展示。

2021年,徐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成为湖北省第一个拥有自主培养院士的省属高校;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运行;纺大研制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助力天问一号顺利着陆火星;召开武汉纺织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开启新时代建设“美好纺大”新征程。

2022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校友李建全个人向母校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学生团队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特等奖。

2023年2月,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聚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3月21日,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技馆揭牌。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组建五大学部,设置18个学院(部),3个研究院,涵盖理、工、文、经、管、艺等6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3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1个学科入选湖北省“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重点学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优势和特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现代纺织技术、时尚创意文化

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聘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级人才30余人次,省级各类人才260余人次。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

国家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品牌专业: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会计学

国际级一流本科课程:纺织材料学(线下一流课程)、完美着装(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完美着装(线上一流课程)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纺织•文化•传播、完美着装——走进服饰艺术、服装结构设计、纺织材料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线性代数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近年来,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31项。

学科竞赛

学校近3年来,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赛事中曾获国家级奖项300余项,省级奖项800余项,其中包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写作大赛全国总冠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等。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全国美展艺术作品5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拥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发机构。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79年。现设阳光校区图书馆、南湖校区图书馆两个馆区,馆舍总面积44335.6平方米。其中阳光校区图书馆建成于2006年,面积33683平方米;南湖校区图书馆建成于2001年,面积10652平方米。图书馆长期坚持紧密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进行文献资源配置,已经形成了以纺织、服装、艺术为特色,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科为主体,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藏书体系。全馆藏有纸质文献200余万册,拥有中外文各类数据库229个,其中拥有各类特色文献近10万册和一个特藏艺术阅览室,建有纺织服装专题图书数据库、纺织外文期刊文摘数据库等7个自建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采用全开放式管理模式,书刊全开架服务,书库藏、借、阅、参、研、休闲合一。阅览座位达5500个,自主学习中心提供电脑以及讨论间,免费开放。良好的学习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研究的理想场所。

  • 学术资源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曾用名《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和《武汉科技学院学报》,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武汉纺织大学学报》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中开辟有纺织理论与应用研究、服装工程研究、纺织机械研究、纺织经济研究、数理科学研究、化学与化工研究、生物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等栏目;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强调设计学和服装艺术特色,开辟有:艺术与设计研究、服装理论研究、服饰文化研究、广告与传媒研究、哲学与美学研究、地方经济研究等栏目。

《纺织工程学报》根据国家纺织产业发展战略需要,结合学校办学方针,经学校申请,2023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已正式批复《服饰导刊》更名为《纺织工程学报》。《服饰导刊》创刊于2012年,是由武汉纺织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双月刊),自创刊至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长江文库等数据库全文收录,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影响因子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服饰学术界的重要刊物。更名后的《纺织工程学报》将由武汉纺织大学和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将秉持高起点、高标准、开拓创新的办刊宗旨,恪守学术公道,重点关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智能纺织与功能器件等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注重文章的学术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努力打造成国内纺织工程领域一流学术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创刊于1983年,是由武汉纺织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月刊),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坚持为读者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对外经贸事业服务的宗旨,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1992年,《对外经贸实务》首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贸易经济类和中国国际贸易核心期刊,分别于1992、1996、2000、2008、2011、2014、2017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中2004年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前,本刊现由武汉纺织大学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主办,并成立了以国家商务部、联合国贸发会议、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社会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网、博看网、思博网、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对外经贸实务》贴近企业、贴近外经贸经营管理活动,力求服务实践,创新理论,成为对外经贸仁人志士学术交流的大舞台。

合作交流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是商务部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是“欧洲纺织大学联盟”第一个中国大陆成员。学校建有教育部首个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高端纺织装备先进制造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23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学校拥有湖北省第一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有关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形象标识

  • 学校校徽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插图2

释义:武汉纺织大学校徽以汉字偏旁部首“纟”结合六边形同构而成。

  • 学校徽章

释义: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含有校标、中英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纟”为涉及纺织主题的众多相关文字之重要组成部分,(如纺织材料:“丝、纱、线”等;技术:“纺、织”等)。作为标志的主体,其涵盖面广,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偏旁造型以书法隶书体变形并结合现代字体笔划而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融古创今,展现了学校严谨治学的态度与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

六边形如转动中的纺锤造型,凸显纺织主题;同时又与铅笔造型不谋而合,准确传达了学校即读书学习之地的概念。造型的立体感,象征学校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及学科的多样化。

蓝色深邃理性,象征博大与包容,睿智与严谨。

标志整体造型简洁庄重、寓意明确、识别力强,准确体现了武汉纺织大学的学校文化与个性。

精神文化

  • 学校校训

崇真尚美

“崇真尚美”为武汉纺织大学校训。“崇”,是推崇、追求、践行之意。“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本性、本源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即客观真理;二是指人性的真诚、诚实。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崇真”即是全校师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真诚。崇真是师生在科学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的统一。

“尚”,即尊崇、注重、追求之意。“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尚美”是“美在纺大”的文化追求,即全体师生对心灵、语言、行为、环境之美的崇尚与追求。“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 纺大精神

自强不息 经天纬地

纺大精神内涵诠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自强精神;追求特色、坚守行业的执着精神;面向需求、着眼应用的求实精神;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拓新精神。

  • 学校校歌
《武汉纺织大学校歌》
作词:杨洪林、王生宁

作曲:刘思远

筚路蓝缕,纺织开辟丝绸之路;敢为人先,知行合一创造文明

崇真尚美,科技艺术秉承创新;继往开来,霓裳扬起长江豪情

爱和梦想从这里出发,让我们携手共创明天的绚丽辉煌

啊,纺大纺大,自强不息;美好理想,辉映长空

纺大纺大,经天纬地,伴我们一路前行,为梦想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三湖之畔,回望十里桃李芬芳;阳光之城,屹立百年教育希望

担当有为,师生同心书写华章;青春无悔,振兴中华争做栋梁

爱和梦想,从这里出发,让我们携手共创明天的绚丽辉煌

啊,纺大纺大,自强不息,美好理想,辉映长空

纺大纺大,经天纬地,伴我们一路前行,为梦想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啊,纺大纺大,自强不息,美好理想,辉映长空

纺大纺大,经天纬地,伴我们一路前行,为梦想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伴我们一路前行,为梦想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插图3校歌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