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与挪威船级社ISO9001质量保证书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上海海事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9年的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11年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正式成立,历经易名、停办、调整和恢复,继为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国立上海航务学院。1958年,交通部重新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上海海运学院由交通部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签署共建上海海事大学的意见。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临港(主校区)、港湾、民生路高恒大厦等3个校区,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办学部门,开设52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近1300名,在27000余名学生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6000人,在校研究生近8000人。

历史沿革

  •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09年7月,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前身南洋公学)监督唐文治于该学堂增设船政科(航海专科),学制4年,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船政科学制为四年,其中在校授课三年,实习一年。

1911年,邮传部决定于上海吴淞炮台湾创建商船学校,并电令唐文治操办。8月,上海吴淞炮台湾校舍建成,学校定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仍由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管理,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划归商船学堂,这是在上海诞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航海高等学府。初期,学校仅设驾驶科,分为正科和普遍科两种。正科招收中学毕业生,专授驾驶学及与航海有关的科学。普通拭授以中学的普通学科及与航海有关的科学。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一年上船实习。

1912年1月,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改由民国政府交通部直辖,易名为吴淞商船学堂,唐文治兼任校长。

1912年3月,民国政府交通部任命原清末筹备海军大臣、海军提督萨镇冰为吴淞商船学校校长。9月22日,吴淞商船学校迁入吴淞炮台湾新校舍,命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占地面积约百余亩,设有实习工厂、游泳池、运动场、图书室、仪器室等。

1915年,吴淞商船学校奉民国政府之命停办,全部校舍、实习船及书籍、仪器等由海军部接收,开办海军学校。名为吴淞海军学校,为烟台海军学校毕业生专修专门课。1921年吴淞海军学校停办。

1928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决定收回吴淞商船学校校舍,筹备恢复吴淞商船学校,以船钞附捐作为该校经费。

1929年9月1日,吴淞商船学校正式复校,定校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由交通部部长王伯群兼任,杨志雄任雄副校长,主持日常校务。校舍仍为原吴淞商船学校校舍。10月8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开学。学校将1929年10月8日定为复校纪念日。复校时仅设驾驶科,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日军轰炸,学校在上海市内租屋上课。

1933年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修复,学校迁回,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8月,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奉令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两校名义上虽系分设,而实质上则属于一体。训练办法相同。课程互相衔接。1935年8月,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停招附属高中新生。

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侵略炮火摧毁,学校被迫停办。

1939年6月,因战火内迁重庆,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教育专门委员会决定在重庆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改称“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隶属于教育部。1939年11月27日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于“江顺”轮举行隆重开学典礼。1942年秋,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新校舍在溉澜溪落成。

1943年,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改为4年制的造船工程系和轮机、航海两个专修科。

1945年11月,抗战胜利后,并入交通大学的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师生迁回上海。

1946年10月,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在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旧址)正式开学。学校经三度停办终在上海再次复校。交通大学代管的航海、轮机两科复归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

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复校后第一届轮机科学生毕业合影

  • 上海航务学院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并经教育部、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意,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及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海事班合并升格为国立上海航务学院,设航海系、轮机系和无线电专修科。10月,改校名为上海航务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1

上海航务学院主楼

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海运学院

1958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上海航务学院建制,遂委托上海海运局负责教室校舍等基础设施筹建工作。同年9月,上海海运局、上海船舶修造厂联合备文请示交通部,建议在1959年筹建上海海运学院。9月27日,交通部正式下文,同意在上海筹建上海海运学院及附属中等技术学校。

1959年9月5日,上海海运学院正式开学,为交通部所属,校址设于浦东大道1550号。

1961年9月,上海海运学院筹建工作初步完成,遂脱离上海海运局,由交通部直接领导,为交通部部属重点院校,党委由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建校初期设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机械、港口机械等专业,并附设专业基本相同的中专部和一所普通中学。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2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3

1962年,交通部决定对所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先后将上海海运学院海洋运输类专业调整到大连海运学院,将机械工程类专业调整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同时将该两校的管理和经济类专业调入上海海运学院。 以水运经济管理为主要专业的交通部重点高等院校。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中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6年7月,学校成立研究生部。

1994年,学校具有单独入学考试招收在职研究生的自主权。

1995年,学校获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

1996年,学校开始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并获得外国留学生招生权。

1997年,学校成为全国56所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办学试点单位之一,并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上海港湾学校划归上海海运学院管理。

2000年,学校实行由交通部和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体制。

  • 上海海事大学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同年11月19日,临港新城新校建设破土动工。

2008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局2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10月,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城新校基本建成。当年学校主体搬迁新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同年,学校入选上海市“085工程”项目。

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13年1月,上海海事大学东明路校区暨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揭牌成立。5月,被教育部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4月,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成立。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6年12月,国际海事(中国)研究中心和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Asia)落户学校,全球航运智库联盟、中国物流高校联盟由学校发起成立。

2017年10月,学校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1月,学校成为首批国际项目经理(IPMP)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4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办学部门,开设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在近13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190名。有专任教师1200人,外聘教师2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77人(占比13.82%),具有副高职称353人(占比27.56%),具有中级职称722人(占比56.36%),具有初级职称29人(占比2.26%)。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816人(占比63.7%);具有硕士学位390人(占比30.45%);具有学士学位及其他75人(占比5.85%)。列入国家、教育部、交通部、上海市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220余人次;历年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5人,二级教授25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学锋、朱大奇

全国优秀教师:王学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骆温平

交通运输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董丽华

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船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施朝健,2008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5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航运管理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运输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国航)、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法学(海商法)、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管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安全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港口物流实验教学中心、航海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港口物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机械电子电气工程硕士-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英语、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物流装备控制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

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海关物流、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数字物流、外贸经济、法学(海商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港口机械)、轮机工程、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英语、工商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航运经济管理与金融、物流管理

  •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5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0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获得市教委立项资助。参加省市级以上学科竞赛72项,其中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4项等。学生共计1299人次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部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上海市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港口机械电子工程、国际法学(海商法)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

上海高校高原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B类培育)

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18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1个,设有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挂靠学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

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深海极端环境服役材料实验室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港口与海洋重装备安全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船舶智能运维与能效监控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40项课题获得2020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其中,3项重点项目,18项面上项目或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首次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资助经费184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直接经费首次突破1500万元大关,达到1731万元。6项课题获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资助。

2021年,学校6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市科委立项资助,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项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获立项资助,5项成果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上海海事大学设有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负责出版《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水运管理》《集装箱化》4种期刊。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A)、波兰哥白尼索引、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水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辅助工程》设有专家视点、专稿、工程数值仿真与CAE算法等栏目,是英国科学文摘(2014)、英国INSPEC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水运管理》杂志是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奖,连续两次被选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集装箱化》设有集装箱运输市场,设有高层论坛、集装箱运输、港站码头、集装箱工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法规与案例、企业纵览、知识窗、市场经纬等栏目,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6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0余万册,纸质报刊669种;电子图书155万余册,电子期刊29754种;拥有数字资源平台51个,数据库140个(包括3个自建特色数据库)。馆藏以海事、物流文献为特色,建有国际海事研究图书馆,含“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政策与法律”、“商船、海洋科学与工程”三大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是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示范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成员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成员馆;涉海院校图书馆联盟、上海行业情报发展联盟、上海市新兴产业情报研究联盟等组织的发起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7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8

学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标为蓝白圆形图像徽标,由学校英文名称(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建校年份(1909)组外圆圈,中间上方为帆船、讲台、课桌等元素的组合,下方为展开的图书,同时寓意飞翔的海鸥(嵌有舒同体“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插图9

学校标准色为海大蓝(ClOOM80 O K7),代表海洋,象征着上海海事大学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达济天下的世界情怀。

学校校徽为舒同体长方形证章,教工为暗红色底金铜色字,学生为乳白色底暗红色字。

  • 校旗

学校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名及徽标。

精神文化

  • 校训

忠信笃敬

校训语出《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意即“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旨在从“言”和“行”两个方面,“寄学生以品学兼优的希望,以求世界影响”(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校长王伯群先生语)。

  •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九月十五日。

  • 校歌

《上海海事大学校歌》

集体作词,张世民作曲

阳光照耀着校园,浪花拍打着心田

为了振兴中华海运,我们同窗在今天

志在大海重任在肩,团结奋进勇敢矫健

东风扬起求知的风帆,灯塔指引攻关的航线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展翅的海燕

同学们快拉响远征的汽笛

让理想的航船破浪向前!向前!向前!向前!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