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简介
鲁东大学(Ludong University),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 ,是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第二批支持高校
学校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教师进修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4年正式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于蓬莱校区。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亿元;图书馆藏书253.3万册、电子图书112.1万种;设25个学院、71个研究院(所)、61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工程学、化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有专任教师1739人,在校生3.1万余人
发展梗概
胶东公学
1928年,山东教育厅开始规划兴办乡村师范教育,主张“民众教育”和“求生教育”,认为要使普通民众学会求生,求生教育就要“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之初级教育和农民的民众教育做起,使儿童及一般成人对于教育另具一种求生的观念”。进行求生教育,就必须建立教育的基础设施,培养教育的师资,并且有针对性地创办乡村师范。
1930年,决定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二乡师),派教育厅督学、出身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董凤宸筹建,夏继昌辅佐。学校建成招生,山东教育厅发布董风宸任该校校长。
1934年该校易名“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莱阳乡师被迫停办 。
1938年4月,胶东特委初步拟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建立胶东公学。
1938年8月下旬,胶东公学在黄县城正式成立,校址在原黄县中学旧址,成立即设师范科。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掖县,黄县告急,胶东公学撤离黄城退往山区,途中奉命于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学生大部分转到军政学校学习,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疏散回家了。
1940年5月,北海区参议会和中共山东第三区委政治部撤销蓬黄联中与招掖联中,恢复胶东公学。同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胶东公学以掖县短期师范为基础重新恢复。
从1940年冬开始,胶东公学举办过短期师范班,后来先后设有师范科、师范班及师范部。
1945年春,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包括胶东公学在内的六处中学、十四处县师停办。同年11月26日,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恢复胶东公学。
1946年3月,胶东公学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和师生到烟台市接管原烟台东山中学(即原志孚中学)和烟台师范学校。三校合并后,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总校。8月,在胶东公学师范部的基础上成立了“胶东师范学校”,校址迁到莱东县朱岚村,设有前师和后师。
1947年9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胶东公学总校奉命撤离烟台市,转移疏散到乳山县草铺村一带,与烟台市转移出的烟台一中、二中组建临时烟台联中。
1948年1月,胶东地区各学校的学生都被迫疏散,学校停办。1948年10月,胶东师范在莱阳复校。校址在莱阳南大寺街西仙游宫。
1950年,因行政区划变更,撤销胶东行政区,设莱阳专区,胶东师范于同年12月改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
烟台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莱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莱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莱阳师范专科学校迁址烟台市,改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归烟台专署领导。
1962年10月,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烟台教师进修学校,设5个专业,归省教育厅领导。
1963年5月,恢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名称,归省第一教育厅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烟台师专处于瘫痪状态,停止招生。
1971年,烟台师专恢复招生。
1984年1月,烟台师专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始招本科生 。
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烟台师范学院。
烟台师范学院
1984年,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
2005年,山东交通学校并入烟台师范学院。
鲁东大学
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山东省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 。
2014年,正式成立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设于鲁东大学蓬莱校区。
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成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第二批支持高校。
2022年,鲁东大学首个海外教育硕士教学基地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巴达旺市揭牌成立。
2022年4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山东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8月27日,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举行揭牌仪式。
师资力量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803人,正高256人,副高54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27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0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00人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4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院系专业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5个学院、71个研究院(所),开设61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鲁东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广告学 |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类)、日语、朝鲜语、法语 |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研究院) | 历史学(师范类) |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鲁东大学法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 |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院) | 心理学(师范类)、应用心理学 |
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集团、教育硕士教育中心、初等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师范类) |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意合作办学) |
鲁东大学商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旅游管理 |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统计学 |
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物理学(师范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师范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工程 |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物流工程 |
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韩合作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韩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韩合作办学) |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鲁东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跨海工程研究院、环渤海发展研究院)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 |
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鲁东大学农学院 | 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 |
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 音乐学(师范类)、舞蹈表演、美术学(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 |
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万松浦书院、胶东文化研究院、文学博物馆) | |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
鲁东大学农林工程研究院 |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是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2022年,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学科连续4年稳定在全球前1%。 2023年,鲁东大学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是继工程学(Engineering)、化学(Chemistry)学科之后该校第三个进入国际高水平行列的学科。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思政课“金课”。在近四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5项。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汉语言、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数字化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国近现代史。
省级品牌专业(15个):英语等。
省级特色专业(14个):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
省级教学团队(5个):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教师教育、有机化学、应用物理。
省级精品课程(56门):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遥感概论、有机化学、英美报刊选读、动物学、田径、基础和声学、发展心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地球科学基础、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教育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波谱分析、动物学试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动物学野外实习、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词汇语义学、普通话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修辞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生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原理等。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欧美语言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际化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语言与文学艺术产业。
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交通运输、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3个):生物学、化学等 。
- 教学成果
2015年10月学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在近两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多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过线率均在70%以上,全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均在93%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0%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383项。其中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两项亚军 。
- 合作交流
2015年10月学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奖学金”和“山东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同时也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商务汉语水平考试(BCT)考点院校。学校还是山东省首个“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和首个“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
近年来,先后与韩、日、美、俄、澳、加、法等国家的9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设立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世宗学堂”。 与韩国、美国等国家的高校联合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开展“2+2”、“3+1”、“7+1”和“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成为烟威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2015年培养来华留学生966人次,近年来共培养外国留学生1万余名。
- 校友成就
截至2015年10月,该校的毕业生中,既有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袁博平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也有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还有在商界取得骄人业绩的企业名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
科研机构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2022年,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分子设计与材料合成、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生物技术、信息物理融合与智能控制。
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环渤海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环渤海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与海外传播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研究基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反观研究基地等2个 。
科研成果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立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93项、国家级45项,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评“中国好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成果奖各1项,2个参与项目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其中:
2012年,该校共获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到账科研经费3237万元;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一等奖1项),泰山文艺奖2项,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一等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1项。
2013年,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批准经费累计达到了838万元,其中,新上纵向项目批准经费500.95万元,到帐经费398.20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337.05万元;批准经费首次突破800万元,到账经费数首次突破700万元 。全年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截至12月25日,到账科研经费3541.8万元,比2012年增长304.8万元。荣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二等奖5项);入选教育部“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著作1部
“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47项、省部级项目 437项,到账总经费8257.1万元;承担横向项目563项,到账总经费5719.7万元;在SCI等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138篇,出版学术著作139部,获得授权发明10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80项,其中一等奖5项。
2016-2017年,共立项国家级项目78项、省部级项目178项;获得科研经费7360万元;发表SCI、SSCI、CSSCI论文517篇,出版著作80部,授权发明9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5项。
学术资源
学术刊物
鲁东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有《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及校报《鲁东大学报》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7月,鲁东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5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3000余种,其中现刊500余种。收藏《玉海》等线装古籍100余种,《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影印古籍1.4万余种。图书馆注重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加强数字资源采集,目前有SD、Wiley、EBSCO、SLCC、ACS、PQDT及CNKI、“维普”、“读秀”等中外文学术资源数据库57个;数字资源总量860多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08万册,期刊3.38万余种。
学校标识
- 校徽
鲁东大学校徽图形以“L/D”为主要元素进行设计,取自“鲁东大学”中“鲁东”二字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采用“一形双关”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表达出“鲁东”、“鲁大”的含义,表现直观明确;校徽图形的外部形状以“U”为设计元素,取自“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的开头字母,设计风格符合高校校徽设计的国际惯例。
校徽图形设计为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准确传达出校徽平安、和谐、发展的设计主题。同时凸现出新兴综合型高校的勃勃生机。和平鸽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具有国际通用性,图形的设计强化了受众对校徽寓意的识别,同时拓宽了校徽的传播空间;校徽图形又是一只含苞待放的花朵,既象征了学校教师像辛勤的园丁,为社会精心培养有用人才的高校教育职能,又表达出学校未来人才辈出、前程繁花似锦的美好前景;校徽色彩以绿色为主要标志色,既表现出学校绿树成荫的地貌特征和安静祥和的学习环境,又传达了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 校歌
《青春鲁东》
作词:曲波 作曲:薛瑞光
雄立海天东,圣贤是我宗
闻鸡起舞迎日升,自强不息志凌空
耕读秉烛红,光明在我胸
薪火相传求真同,继往开来任纵横
任重道远,青春鲁东
家国天下,担当同学中
剑指巅峰,青春鲁东
中华复兴看鲁东,争铸光荣
智慧博如海,德高崇如峰
身正学高人称颂,厚积薄发势如虹
桃李报春风,栋梁擎苍穹
学以致用益无穷,惠民强国敢称龙
任重道远,青春鲁东
家国天下,担当同学中
剑指巅峰,青春鲁东
中华复兴看鲁东,争铸光荣
- 校训
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以博大宽容的道德胸怀包举万物,承载理想的民族精神。用“厚德”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用“博学”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日新:语出《周易·系辞》。原文为“日新之谓盛德”。求新、求变、求进步,不断探索的观念,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用“日新”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学有所得,然后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用“笃行”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
- 校风
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
“求是”,是指不断探索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客观规律;“至善”,是指达到极佳极美成效或境界;“尚实”,是指 扎实勤勉,朴实谦和;“致用”,是指付诸实践,学以致用。
“求是至善”,体现鲁东大学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凸显鲁东大学的办学目标与大学功能;“尚实致用”,体现鲁东大学立足实际,求真务实,着力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凸显鲁东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优势 。
社团组织
截至2014年6月,该校建有社团联合会、学生委员会、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电视台等学生组织。共有畅翔歌曲爱好者协会、帝舞军团、海韵表演团、卓展模特礼仪社、史学沙龙、洪式太极拳协会、无限空间cosplay动漫社等一百多个学生社团(含校级独立社团)。
其中社团联合会经历过校社团部、烟台师范学院社团管理中心等阶段,最终于2008年正式成立。于2007年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于2010年举办了社团优秀成果展、社团徽标设计大赛等活动。在2009年的“第三届全国高校社团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十佳社团联合会”称号。
合作办学
学校新增地方政府、省直部门等战略合作伙伴40个、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单位89家,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45个协同创新平台;共建绿叶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获批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2022年到账横向项目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学校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入选中国宇航学会单位会员、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连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每年长短期留学生人数1200余人。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举办1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卢瓦尔孔子学院先后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汉语考试优秀考点”。在马来西亚设立鲁东大学教育硕士教学基地,成为学校历史上首个海外教学基地。
2014年10月,鲁东大学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帕斯诺普大学签署《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协议》,2018年4月两校签署《中国鲁东大学与意大利帕萨诺普大学关于实施双学位课程的合作协议》。自2019年夏季起鲁东大学将派出在读本科学生到那不勒斯帕斯诺普大学留学一年到三年,学分互认。学生留学一年可以获得对方学士学位。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鲁东大学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帕斯诺普大学举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所获荣誉
2007年,鲁东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2012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在2017-2021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5位。
2019年9月20日,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21年12月25日,其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公示)。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