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简介

北京农学院简介

北京农学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简称“北农”,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2011计划”。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学校“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图书馆纸本藏书86.76万册,电子馆藏238.09万册;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在编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

历史沿革

  • 通县农业学校

1956年,通县农业学校创建,隶属于河北省,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制3年。当年招收学生400名,均为作物专业,分成8个教学班授课。由于新校舍尚未竣工,该届学生于9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焦农场报到开学。11月,校址由石家庄迁至通县管庄。

  • 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

1957年,在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在北京南苑东高地建立,隶属北京市农林水利局,主要任务是为北京市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培养农、林、牧、水利和经营管理人才。

  • 北京市农业学校

1958年4月,河北通州专区划归北京市。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划归北京市。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学校改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学校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管庄。

1959年6月,北京市农林水利局决定新校址选在昌平县朱辛庄。

1961年3月,新校址竣工,北京市农业学校由朝阳区管庄迁至北京市昌平县朱辛庄。

  • 北京农业劳动大学

1965年3月,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设有农学系、果林系、畜牧兽医系、农业经济系、农业机电系5个系,9个专业。

“文革”期间,北京农业劳动大学停办。

1969年,上半年,学生中的中专生按“社来社去”原则,回到各个区、县;本科生都到部队锻炼;教师、干部随市直机关下放到郊区、农村,还有一部分教师、干部随家属迁到外地;校内工人重新分配。

  • 北京农学院

1977年1月,北京市农林局党组向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提出筹办北京农学院的建议。

1978年6月,北京市委决定恢复北京农业劳动大学,改名北京农学院,并报请国务院批准。12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

1983年,北京农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8年,北京农学院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2003年,北京农学院获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4年,北京农学院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

2006年10月,北京农学院举行五十周年校庆纪念大会。

2008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曾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2012年9月,北京市教委、市科委、市农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农业局与北京农学院正式签署共建协议。

2014年10月,北京农学院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下发《关于批准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等628个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通知》,北京农学院“北京北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申报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

2016年10月,北京农学院举行庆祝建校60周年活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康森出席庆祝大会。

2017年,北京农学院取消专科招生

2018年4月26日,北京农学院获得首批中关村示范区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2022年3月,北京农学院新增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50余人次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与岗位专家。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1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姚允聪、范双喜、张志勇、何忠伟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王慧敏、范双喜、何忠伟、刘芳、冷平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何忠伟

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蒋林树、王绍辉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沈元月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1人):牛变秀

北京市优秀教师(8人):姚允聪、韩宝平、王慧敏、胡勇、邓蓉、郭蓓、谭锋、李瑞芬

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9人):秦岭、冷平生、赵建庄、邓蓉、刘凤华、陈娆、李瑞芬、马晓燕、曹庆芹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范双喜

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人):秦岭

北京市博士后杰出人才(1人):王绍辉

北京市委组织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人):王绍辉、赵建庄、冷平生、陈娆、李瑞芬、邢宇、曲江兰、杨博琼、王真

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人员(8人):王绍辉、蒋林树、何忠伟、张红星、陈湘宁、张杰、刘芳、曹庆芹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园林植物教学团队、园艺品牌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北京农学院“北京北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17个、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和4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190个校级签约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基地,另有8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园艺

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3个):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园林、动物医学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风景园林、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会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

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6个):农学、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农-首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农学院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农学院动物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农学院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红叶葡萄酒有限公司、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六环农业园

北京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种植类专业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食品类专业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 教学成果

2014年11月,北京农学院所主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对外交流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2

根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农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17个国家的32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分别开展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食品质量与零售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管理)3个本科专业“3+1”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诺森比亚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开展了涵盖22个本科专业的“3+1”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

获得荣誉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4月,北京农学院团委被表彰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

科研成果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截止2022年7月,学校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北京农学院建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技术服务中心(1个):北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

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北京市大学科技园(1个):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

北京市级研究院(2个):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6个):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7个):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北京农学院学报》是北京农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1993年开始出版,1987年成为半年刊,1997年改为季刊,曾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其已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AINFO信息》。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兽医、园林科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等农业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简报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北京农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867569册,生均图书100.68册,电子图书2380895册,电子期刊、图书数据库62个。

形象标识

校名

中文名称:北京农学院

字体:毛体手书体

简称:北农

英文缩写:BUA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3

校徽

内涵:学校的校徽主体造型采用同心圆环图形,型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两圆环之间上半部分为学校中文毛体手书体名称,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标识内心设计以麦穗与书籍组合成造型图案,其下方为学校办学起始年份“1956”;麦穗象征着农业,书籍象征着知识,麦穗与书籍的组合寓意北农学子扎根于知识的土壤,汲取知识的力量茁壮成长;图案的颜色采用浓绿色,寓意为生命和希望。 [42]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4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笃行博学尚农

校训整体涵义:厚德笃行,意在强调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期望师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德立身,注重实践,用以倡导尚德重行的育人精神。博学尚农,旨在突出学校“以农为本、博采众长”的教育思想,要求师生重视农业、关注“三农”,掌握广博知识,积淀深厚学问,用以培养宏达广识的爱农求知情怀。二者密切相联、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德才兼备”与“知行合一”的全面要求和完整统一,与学校“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复合型应用型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5

校歌

北京农学院简介插图6

歌名:《绿色的希望》

歌词:鲜花遥望,遥望着远方;

诉说大地的沧桑,大地的沧桑

岁月啊深深,深深地思恋;

思恋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芬芳

啊,我看见风在吹雨在飞,生命在激情歌唱;

纵然是天涯海角,绿色是永远的故乡

啦……

绿色轻轻地告诉我,播撒心中的希望;

伴着泥土,泥土的芳香

心灵自由的飞翔,青春啊深深,深深地憧憬

憧憬未来的理想,未来的辉煌

啊,我看见风在吹雨在飞,生命在快乐歌唱

无论是山高水长,北农是绿色的希望

啦……

绿色轻轻地告诉我,点燃心中的太阳

知名校友

韩耕: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办党组书记、主任

刘长利: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潘建新: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阎晓军: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陶志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戴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袁海鹏: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

陈涛: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

吴耀新: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王岩石: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吴连江: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吴耀新: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李素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王中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张铁强:北京农学院副校长

李云伏: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范双喜: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晓霞: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李华: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农学院教授

周长安:怀柔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机关党组书记

杨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体制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杜相堂:高级工程师、平谷区果品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曾获“首都绿化美化积极分子”、“北京市林业系统先进个人”

刘长安: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香豆豆食品有限公司经理

潘永杰: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市劳模、市“五四奖章”获得者

王号儒:书法家

校园环境

根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

学校建成校园局域网,有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风雨操场和全塑胶标准田径场等体育设施。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