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简称莞工,是经教育部批准、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11] 。学校于199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于1991年7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提前招生,于1992年4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于2002年4月经教育部同意升格为本科院校。于2018年5月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于2021年5月新增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11]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30多亩;设有20个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职工1732人;普通全日制学生超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万人

历史沿革

  • 东莞师范学校

1932年,在太平镇创办“东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在太平镇“莲溪书院”旧址,经费由明伦堂沙田管理局支付。学校设备简陋,师生生活困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机轰炸虎门,学校迁至篁村“张氏大宗祠”。

1938年,莞城沦陷,又先后迁往东坑、马坑、马嘶等地。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旧址。

1948年,学校迁至莞城彭屋大街“彭氏宗祠”。

1951年9月,学校改名为“东莞师范学校”。

1952年9月,学校迁入原明生中学校址(现新风路31号)。

2004年6月,原东莞师范学校学生及部分教师并入东莞理工学院,成立“师范教学部”

  • 东莞理工学院

1985年,中国共产党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鉴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始酝酿兴办东莞理工学院。

1987年6月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成立东莞理工学院筹建委员会的通知》。7月3日,东莞理工学院奠基。

1988年5月21日(一说5月1日),东莞理工学院破土动工。

199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莞理工学院筹建。

1991年3月1日,东莞理工学院教学大楼竣工剪彩。7月,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东莞理工学院提前招生。

1992年1月14—15日,广东省高教局和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东莞理工学院建校论证会。4月2日,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东莞理工学院成立 。

2002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12月11日,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正式动工建设。

2003年10月10日—11日,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正式启用 。

2004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确立为独立学院。

2006年5月29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了东莞理工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8年5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0年6月,学校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8月26日,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2015年5月,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揭牌成立。9月14日,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

2016年,学校成立东莞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2017年2月,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获批。3月11日,东莞理工学院与360企业安全集团正式签约,组建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和360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 。

2018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

2019年7月,学校成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2020年10月16日,学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1月8日,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生命健康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新发展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5月,学校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8月,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

2022年9月28日,东莞理工学院廉洁文化知行教育馆揭牌。12月20日,由东莞理工学院与得利钟表集团共建的东莞理工学院得利学院分别在广东东莞和香港同时举行启动典礼。

2023年5月31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正式“联姻”共建医工融合联合创新学院、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并“上线”了广东首批3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药学+应用化学”“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7月28日上午,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国际合作创新区项目首栋封顶仪式举行 。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插图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20个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学制 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 工学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通信工程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四年
自动化 工学 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 工学 四年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工学 四年
法学 法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
社会工作 法学 四年
知识产权 法学 四年
行政管理 管理学 四年
应用化学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学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四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 工学 四年
能源化学工程 工学 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工学 四年
工业工程 工学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学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 四年
微机电系统工程 工学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工学 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四年
物联网工程 工学 四年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四年
小学教育 教育学 四年
舞蹈编导 艺术学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四年
会计学 管理学 四年
经济与金融 经济学 四年
质量管理工程 管理学 四年
投资学 经济学 四年
物流工程 工学 四年
土木工程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工学 四年
环境工程 工学 四年
环境科学 工学 四年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工学 四年
建筑学 工学 五年
软件工程 工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工程 工学 四年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四年
汉语言文学 文学 四年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英语 文学 四年
广播电视学 文学 四年
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学 四年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四年
日语 文学 四年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79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3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40多人 。

巴西科学院院士:袁锦昀

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袁华强

“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袁华强

省级教学团队:计算机编程类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大学数学教学团队、水污染控制教学团队、经济学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 学位点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

学位点
学位授权点类型 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资源与环境、机械、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
参考资料
  • 重点学科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广东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4个 。

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名称
广东省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广东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 。

国家级一流专业:通信工程、社会工作、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自动化、会计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一流课程:工程力学、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

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小学教育、英语、广播电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管理 、环境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

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代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管信息化与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大学英语系列口语教程、人力资源管理 、合同法学 、传热学、锅炉原理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8 个 。

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 机构名称
校所联合实验室 中子探测与快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散裂中子源机电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

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

东莞理工学院-散裂中子源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电子商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极端环境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废水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新型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化工材料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高性能轻合金及其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太赫兹检测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先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废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新型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结构损伤超声/微振监测与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高性能低能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智能制造系统健康监测维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嵌入式智能工业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高校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非粮生物质高效热解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极端环境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化工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省高校嵌入式与测控系统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省化工印染与绿色化学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及国际合作重大项目 广东省中德精密制造中心(核能装备遥控维护作业机械手研发)
东莞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

东莞市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工业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先进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能源与智能配用电实验室

东莞市智能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现代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光催化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型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3D打印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数控装备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快电子技术与测控系统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复杂网络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无线传感器网络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生物炼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型轻合金及其加工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新型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月,学校“十三五”科研总经费为23亿元,同比增长5.47倍;横向经费约4.2亿元,同比增长7.53倍;首次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217万元支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1项 。

  • 科研奖励

2022年4月15日,学校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郑愚牵头完成的“纤维复材筋提升混凝土结构性能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专利情况

截至2022年6月7日,中国高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生效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转让数量(不含港澳台)进行统计排名,学校排名中国高校榜单第51名,共计487件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4.3万册,有38个数据库、175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4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73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90个信息化系统 。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插图1

  • 学术期刊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东莞理工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94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文理交叉出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62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

文化传统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插图2

校徽

释义:扎根地方服务地方

校徽标识主要由叶选平题写的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及DGUT四个英文字母等元素组成,三条竖线分别象征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心图案与外圆相连接、与绿色相映衬,犹如一棵植根沃土、枝繁叶茂的大树,寓意学院扎根莞邑大地,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英才辈出、生机无限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插图3

校训

释义:学而知不足

校训为”学而知不足”。式样采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学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博士于1993年在我院的题词。 “学而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蕴含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实践、钻研、成才的过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研究的过程,广义上都是”学”的范畴。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自省,而后自强、创新、追求卓越

校庆日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