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南民大”,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学校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三校区一基地”(成都市有武侯校区、航空港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有“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1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资料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设有26个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5个;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3000人。

校史沿革

  • 西南民族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

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1952年初,学校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仍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4月15日,学校第一期学生518人举行了毕业典礼。

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学校改由四川省领导。

1955年,学校由新玉沙街迁至武侯祠附近的新校园,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60年,学校发展成为本科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并举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共设本科专业14个。在校学生达3000余人,教职工320多人。

1962年,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办学规模大幅压缩,在校生由3000余人降至1500余人。

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教学活动停顿。

1968年,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

1973年,学校恢复办学,各系(科)恢复了教研组建制和活动,迎来了恢复办学后的第一批学生,其中,四川学生148人,西藏学生160人。

1974年,全面恢复了系(科)专业设置,同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少数民族“工农兵学员”共200名,分别学习汉语文、藏语文、数学、理化、畜牧兽医五个专业。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学校改由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国务院把学校列为“六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院校。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古典文学、宗教学、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兽医学首批4个硕士点于次年开始招生,共招研究生9人

1994年,国家民委批准建立成人教育学院,1996年,成人教育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列为可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学位授予单位。

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签署了共建西南民族学院6所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的共建协议。

  • 西南民族大学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9月,在校生首次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大团圆”。

2008年6月,新校区北区行政大楼投入使用,学校主体正式转移到新校区。

2009年10月,学校获批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0年9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总部竣工。

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民族大学。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2016年10月8日,四川省政府与西南民族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

2017年10月,学校加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 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同年,获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

2020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2022年11月26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揭牌。

西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26个学院,开设涵盖12个学科门类的本科招生专业75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3000人,其中博、硕士生导师761人。学校在岗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人选7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入选国家民委突贡专家、荣誉称号、人才项目等76人次,入选四川省突贡专家荣誉称号、人才项目等157人次;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2个。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沙马拉毅、孙敏、秦和平、万果、李键、郑玉才、杨明、岳华、郑长德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郑长德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杨胜韬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尔古打机

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李键、郑长德、王启涛、刘兴全、张明善、岳华

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沙马拉毅、高小华、字向东

国家民委教学名师:赵兵、黄勤珍、陈秋燕、德吉草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明、王永、赵心愚、沙马拉毅、万果、刘亚刚、张建世、秦和平、刘俊哲、李键、王启涛、余仕麟、郑长德、蔡华、杨翰卿、郎维伟杨、明岳华、汤承、刘兴全、何雄浪、张明善、谭勇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曾明、王永、刘亚刚 、刘俊哲、罗庆春、郑玉才、张建世、刘晓鹰、陈恩美、字向东、余仕麟、杨明、陈秋燕、张明善、高小华、徐希平、谭勇、刘圆

四川省教学名师:乌尼乌且、郑长德、岳华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含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6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级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旅游管理、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动物科学

四川省级实验重点示范中心:生物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数学分析、宗教学原理、藏族文学史、藏传因明学、兽医微生物学、民族法学、汉彝翻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个案工作、民俗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动物传染病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当代中国经济、禽病学、藏文文法、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藏文历代名著选、世界文化史、五明概要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

  • 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畜牧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草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保险、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文学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农业、兽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艺术

  • 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法学、草学、公共管理、化学、畜牧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哲学

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平台“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7个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分中心、省部级智库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培训基地。

国家级平台: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培育):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动物科学

国家民委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新型研究智库:四川民族宗教事务研究智库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羌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羌彝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3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700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近1000篇、SCI论文8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36项。

2022年5月31日,获评“四川省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包括武侯校区图书馆、航空港校区图书馆和太平园校区阅览室,馆舍面积近5万平方米。其中,武侯校区8000余平方米,航空港校区40000余平方米,太平园校区500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达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中外文纸质图书269余万册,纸质报刊2000余种,电子图书900余万册,电子期刊2.6万余种。馆藏古籍文献2.6万余册,民族类及相关图书文献达30余万册,含多种文字及版本的《大藏经》、《贝叶经》、清代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以及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珍贵文献。购置了95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有15个特色数据库

  • 学术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连续多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认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先后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等国内期刊数据库。文章被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研究中心、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外文摘期刊收录。

《民族学刊》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研究现实问题。

合作交流

2002年,西南民族大学参与国家民委与中科院共建民族院校。

截至2023年6月,近年来,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8个省区市在内的30多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记功集体”。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600余人次留学生。

学校标识

  • 校徽

西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2

学校徽志为圆形。图案由航空港校区南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造型为弓箭,又是“MD” 即“民大”拼音首字母的合成图案。徽志中心的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徽志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生辉的寓意。

学校徽章为题有毛泽东手书体汉字“西南民族大学”校名的长方形证章。其中教职员工佩戴的徽章为红底黄字,学生佩戴的徽章为白底红字。

西南民族大学校徽图案由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造型为蓄势待发的弓箭,又是“md”两字母的合成图案,即“民大”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图中心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校徽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化成的寓意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中央印有学校全名。

精神文化

  • 校训

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6月1日。

  • 校歌

西南民族大学简介插图3

《托起明天的辉煌》

天府阳光一片金黄,

梦云湖畔书卷飘香。

各族儿女荟萃蓉城,

共谱青春美好乐章。

啊,和合谐习,自信自强。

啊,我们放飞民族的希望。

武侯祠旁桃李芬芳,

维舟路上教学相长。

各族儿女携手并进,

共创人生美好理想。

啊,和合谐习,自信自强。

啊,我们托起明天的辉煌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