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简介

北华大学简介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吉林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吉林省林学会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单位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吉林省唯一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

学校是1999年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6年的吉林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28年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创办于1952年的吉林省林业学校和创办于1920年的吉林省立职业学校。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8.4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基地),建筑面积52.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亿元,馆藏图书383.1万册;有28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15个,本科专业89个;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80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31人,本科生24558人,专科生194人、来华留学生432人。专任教师1369人。

学校前身

  • 吉林师范学院

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

1952年8月,学校迁到江南(今吉林二中校址)。

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

  • 吉林医学院

1928年,孙宗尧创办吉林私立助产学校。

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

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

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

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 吉林林学院

1952年,吉林林业学校创建,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

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

1958年3月,吉林林业学校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

1960年5月,吉林省林学院更名为吉林林学院。

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

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

1920年9月,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成立,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1

1935年,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

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

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

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

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

1984年10月,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改名为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合并组建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

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吉林特产学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学校将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和临床检验诊断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整合,成立北华大学医学部。

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工作。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2月,国家确定学校为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10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承担“林学类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5年,学校被遴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4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函签了《吉林省人民政府 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北华大学协议书》。9月27日,北华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网络学院正式成立。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2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69人,其中高级职称807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493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拥有美国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1人,获“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层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国家级人才称号49人次,省(资深)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省级人才称号百余人次。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刘和忠、佟大新、时君友、徐路平、李威、刘同库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延忠、汤永春、刘和忠、毕胜利、戚继忠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时君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孟庆繁、单延龙、肖艳

长白山技能名师:张志、李建永、孙丽霞、关荣、李锐、孙永强、柳成

吉林省高级专家:杜凤国、李彬先、杜培革、孙新、时君友

吉林省教学名师:李延忠、杜凤国、白晶、戚继忠、张启昌、林永柏、夏薇、赵炳辉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28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本科专业89个,学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17个国家级一流及特色专业,25个省级一流及特色高水平专业为引领的学科专业体系,6个国家特色专业,13个吉林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10个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9个吉林省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3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60门;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累计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药学、护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医学检验技术、物理学、统计学

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机械类、园林、医学检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医学检验

吉林省品牌专业: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药学、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检验技术、历史学、园林

吉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吉林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药学、护理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吉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吉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华大学-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农学)、北华大学-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医学)

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三师为统领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林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工程能力核心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森林资源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15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

  • 重点学科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林学一级学科、森林培育二级学科

吉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电气工程、林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风景园林学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林学、世界史

获得荣誉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3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个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4个吉林省级创新团队,10个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98个校内科研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解铜电气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白山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实验室、吉林省木质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分子医学实验室、吉林省分子老年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物大分子功能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色文化(吉林市城市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特色文化(长吉图旅游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中心、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中心

吉林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力电子装备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五味子开发及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智能机械装备控制系统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抗衰老保健技术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中药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神经免疫与临床免疫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心血管病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shenjingbin学实验室、整形外科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

吉林省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电力整流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长白山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林木加工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1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6年,学校共荣获吉林市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6项。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奖类别
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关键技术与应用 时君友 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利用研究 徐丽华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北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392.8万册,涵盖林、医、师、工、管、文等多学科,其中纸质图书213.23万册,电子图书179.56万余册;馆藏中外文期刊6373种,电子期刊305316余种;馆藏古籍图书、港台文献、建国前精装报刊和地方文献等3万余册。现有各类专业数据库85个。

  • 学术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3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创刊,源于北华大学合校前的4家学报:《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创刊)、《吉林医学院学报》(1974年创刊)、《吉林林学院学报》(1985年创刊)和《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创刊),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林业科学栏目和工学的相关专栏。

期刊2012年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被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期刊加入了德国《数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农业和生物科学评价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多家国际科技文献数据库。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0年创刊,其前身为《吉林师范学院学报》,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来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来源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9月,学校与20个国家、地区的68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与美国、英国和芬兰3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获评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标识

  • 校徽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4

北华大学校徽由北华大学艺术学院侯林副教授设计,以学位帽为主要元素,配以江水、双环符号和北华大学中英文对照设计而成。学位帽是代表高校的最佳视觉形象,是学识的象征,双环符号代表科研,二者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四条江水寓意着原四所高校,于1999年9月合并,它们共同汇入松花江,犹如丰满大坝泄洪齐发,又如原四所高校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实现实质融合,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学位帽下的发射构成既是阳光又似太阳,同时又是科技的象征,12个锯齿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标志整体形式为圆形,它是团结、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地球,寓意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蓝色寓意浩瀚、深远和纯净,象征着天空和海洋,也是北国江城的最佳体现。

学校校标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蓝色背景下配以黑色学位帽以及江水和双环符号组成的图案;外环上方是“北华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校名。

校园文化

  • 校训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5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

崇德:崇尚有德的人。语出《书·武成》:“崇德报功”。

尚学:尊重知识,追求真理。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自强也”。

力行:努力从事,尽力去做。语出《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比较贴切地概括了该校的发展历程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 校歌

北华大学简介插图6

《北华之歌》

作词:易茗;作曲:雷蕾

松花江水一路波浪,长白山野万千气象。

带着我们的爱与梦想,在这里集合起青春力量。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同声传唱。

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一片沃土桃李芬芳。

难忘百年风云岁月,同心共举来日辉煌。

接过前辈留下的宝藏,让这里发出耀眼光芒!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放飞理想。

展望未来,勇敢开创,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巅,放飞理想。

展望未来,勇敢开创,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

知名校友

姓名 备注
张文海 曾任吉林省副省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陆平 国家铁道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邵守义 演讲理论家和演讲活动家、演讲学教授
程连昌 1986年荣获航天工业部一等功奖励。2001年当选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沈越 吉林市第一任市长
高亨 古文字学家
曹国安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宋铁岩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张耕野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姚新一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吉东省委任秘书长
胡乃超 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蓝文徵 历史学家
曹杨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第七分公司总经理
资料来源: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