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简介
黄冈师范学院(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黄冈师院”,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特需)。
黄冈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后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1月,学校与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并。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4个校区 ,校园面积2046亩;设有20个教学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0个;有专任教师1190人,其中正高150人,副高395人,博士468人,硕士60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8954人。
历史沿革
1905年,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创办,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
1960年,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复名为黄冈师范学校,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
1977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湖北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成为普通高校。
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
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
2000年11月,学校在珠明山新校园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通过
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4年1月,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并入黄冈师范学院。
2020年5月,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拟更名为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仍由黄冈市政府主办,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参与合作共建,更名后学校迁址于黄冈市城东新区南湖工业区南湖路11号办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0个,学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医等11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90人,其中正高150人,副高395人,博士468人,硕士605人;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100余人。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12个。
类别 | 名称 |
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含培育学科(群)1个),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
类别 | 名称 |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 基础教育与区域文化 |
省级重点学科 | 教育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 应用经济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 |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 教育硕士 |
校级重点学科 | 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 |
校级特色学科 | 美术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体育学 |
校级扶植学科 | 地理学、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1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40项,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荆楚卓越计划项目6项,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70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34项,建有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英语、软件工程、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传播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 |
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 | 美术(教师教育专业) |
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教育技术学 |
省级品牌专业 | 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计算机工程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体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应用与信息处理综合训练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电子信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与创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实践与创新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精品课程(部分) | 植物学、动物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学、器乐、素描、无机化学、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数学建模与实验、遗传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财务学及技术基础 |
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部分) |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软件工程、动画、化学工程与工艺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汉语言文学 |
教学成果
1.教师成绩
2009年,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年度评选中,黄冈师范学院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2013年,在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评选中,黄冈师范学院获一等奖1项(“就业至上”办学理念引领下“五位一体、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2.学生成绩
截至2022年6月,黄冈师范学院学生在2011至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银奖和铜奖,在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300余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出学术骨干310余人次赴国(境)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研修、合作交流;选派近200名师生赴国外开展国际中文教育。2010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先后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项;2018年,与俄罗斯维亚特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1+3”联合培养本科教育项目;与斯里兰卡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合作建设“孔子课堂”1所。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5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湖北省技改咨询诊断服务平台、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各1个;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建有李时珍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等30多个校内研究机构。
类别 | 名称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项目110项,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310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含)奖励75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78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3年7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纸本图书22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667种,电子图书408万册;拥有文献信息资源库,包括:CNKI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库、EBSCO ASP+BSP数据库、国道外文数据库、上业外语多媒体学习库、人民数据库、公务员考题库、起点考研网、全球案例发现系统数据库、全球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数据资源平台、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SCI期刊精选整合服务平台、博看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拥有“苏东坡在黄州”、“学科资源建设”和“鄂东当代作家创作年表”等自建数据库。购买了读秀学术搜索平台。
●学术期刊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版学术理论期刊。1981年创刊,1989年公开发行,1998年第4期起用今名,刊期为双月刊。截至2013年末,《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WI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是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设有“鄂东文史”、“教育论坛”和“文艺研究”等强势栏目,其中,“鄂东文史”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栏目、湖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学报自然科学版共设“数学研究”、“科学技术”、“教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与科技期刊”四个栏目,“数学研究”是其中的优势栏目。“数学研究”栏目刊发数学论文绝大部分被《中国数学文摘》等核心刊物摘录。
形象标识
●校徽
黄冈师范学院校徽整体造型传承了天圆地方之构架,象征着黄冈师范学院的博大精深。标志整体基调为稳重大气的深蓝色,象征大海,象征了学校海纳百川、开放为学的优良传统,重视交流与合作的胸怀和气度。
校徽内部主体沿用了篆体,借用楚文化纹样形式将“黄冈”2字变形成古代召集上课的工具“木铎”。含有木铎金声,金声玉振之意,又表示了学院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又给学校的学生以亲切感和归属感。标志下方的数字“1905”指明了黄冈师范学院创办于1905年。
- 校旗
学校校旗为印有学校校名与校徽的长方形蓝色旗帜。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力行、致远
“厚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德,之于学生,是为立世之根本;于教师,是为立范之根本;于学校,是为立校之根本;于教育,则更为关乎民族兴亡之根本。厚德方能“载物”,方能有大担当。以德立教,以德立校,德育为先,教育方能担当民族兴亡的重任,学校方能保证教育的健康发展,教师方堪担当教书育人的责任,学生方能肩负起民族的未来。因此,“厚德”位列新校训训词之首,用意深切隽永,尤当谨记。
“博学”,是教育的特色与魅力所在。大学殿堂之神圣,大学之所以成其为大学,一在有博采众长、专注于学的学术传统与教育氛围;二在有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之师长;三在有潜心向学、孜孜以求的青年才俊。一个由饱学之士组成的群体,才堪代表教育的特色与魅力。当今知性时代,大学要保持这种特色与魅力,弘扬“博学”传统尤为必要。
“力行”,是保持创造活力的本质要求。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人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所正迈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提出“力行”。这既是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性格当中必须予以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元素。“力行”就是要求黄师人抛却空谈,打破坛坛罐罐;锐意进取,潜心做事;要善谋事,敢干事,能成事,成大事。非力行,就掘不到井底的甘泉;惟力行,方能开创并成就崭新的事业。
“致远”,引领黄师人实现美好的愿景。面向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与挑战,黄冈师范学院当志存高远,一往无前,攀层次、上水平、创特色,早日建设成为和谐发展的省属一流大学,成为一所具有不竭生命力、创造力的大学。每一个黄师人当志存高远,以厚德、博学、力行为翼,实现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成就事业,最终达到知识、创造与人生智慧的崭新境界。
●校歌
《黄冈师范学院校歌》
歌词:滔滔长江水,巍巍大别山,东坡赤壁聚英贤。百年黄师,风雨如磐,筚路蓝缕易春秋,薪火永相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强自强,师魂舞蹁跹。 青春扬风帆,德智精神贯,同舟共济交相勉。莘莘学子,重任在肩,再创辉煌莫畏难,弄潮勇争先。厚德博学,力行致远,向前向前,筑梦为明天。
- 黄师精神
尚师表、勇担当、秉诚朴、图自强
“尚师表”是对黄师百年教师教育传统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黄师精神的基石。
“勇担当”是黄师人责任意识和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黄师精神的核心。
“秉诚朴”揭示了黄师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处事风格,是黄师精神的特质。
“图自强”凸显了黄师人顽强、刚毅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志,是黄师精神的精髓。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2015年10月 | 黄冈师范学院荣获“2015年度高校教育新闻宣传优秀单位”。 |
2017年12月 | 黄冈师范学院获省级文明单位暨首届省级文明校园。 |
2018年11月 | 黄冈师范学院获评“高校教育新闻宣传金奖单位”。 |
2019年2月 | 黄冈师范学院荣获“黄冈市2018年度综治工作优胜单位”。 |
2020年4月 | 黄冈师范学院获评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单位,获“2019年度黄冈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胜单位” 。 |
2020年9月17日 | 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黄梅戏。 |
2021年6月 | 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研室党支部被授予湖北省“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2021年12月 | 黄冈师范学院获评“2021年度高校新闻宣传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