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简介

皖南医学院简介

皖南医学院(Wannan Medical College),简称“皖医”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高校。

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0年并入安徽医学院,1971年更名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1982年,学校先后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63年、2012年,弋矶山医院和宣城地区人民医院先后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8个;有6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各类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883人,研究生1633人,成教学生6354人,专任教师1028人

历史沿革

1950年10月,皖南医事学校成立,位于芜湖市儒林街打铜巷。

皖南医学院简介插图

1951年2月,更名为皖南卫生技术学校。

1952年12月,更名为芜湖卫生学校,迁至芜湖市渡春路。

1953年6月,私立太和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并入芜湖卫生学校。

1958年10月,在芜湖卫生学校基础上,芜湖医学专科学校成立,迁至芜湖铁山。

1962年12月,安庆、淮南医学专科学校并入。

196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6所重点医学专科学校之一。同年,弋矶山医院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曾改校名为“白求恩大学”,后下迁霍邱县农村开展“斗、批、改”。

1970年,并入安徽医学院。

1971年7月,更名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

197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

1981年,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2012年,宣城地区人民医院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

2013年,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9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高校。

2020年10月,皖南医学院与芜湖市人民政府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皖南医学院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工)委称号。

2023年2月16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文件,其中明确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皖南医学院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8个。

学科建设

皖南医学院简介插图1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3个学科入选省高峰培育学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和应用心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20个,9个专科先后入选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百强。

类别 名称
一级学科硕士点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西医结合基础、应用心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应用心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痹病学
省重点学科 病原生物学、生理学
省级优先发展重点专科 神经外科(一附院)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二附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5720人(含直属附院),专任教师1028人,高级职称1004人,近年来,有7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4名教师荣膺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5人、后备人选7人。1个教师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个教师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sehnjingbing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献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

类别 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 吴佩、黄勤安
全省优秀教师 王平、施松、崔晓霞、杨解人
省级教学名师 姚应水、张根葆、杨解人、刘新民、汪萌芽、汪一江、李祥子、曹蘅、鄢海燕、文育锋
省级教坛新秀 桂琳、孙恩涛、孔祥、芮蓓、汪茗、朱薇、喻丽珍、张俊秀、李东、汪苗、李琴、郭超、杨柳、李敏、王亚敏、潘庆、张婧、蒋甜、邓会敏、孙瑶、张明芮、康勇
省级教学团队 生理科学教学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医用化学教学团队、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 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医学检验教学团队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 个。有国家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 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6个、省级精品类课程41 门、省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2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8个。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法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麻醉学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失代偿期心功能的改变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临床医学
护理学
法医学
麻醉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应用心理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
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临床医学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麻醉学
法医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预防医学
药学
公共事业管理
口腔医学
保险学
临床医学
应用心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法学
护理学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学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医事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口腔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药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麻醉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公共卫生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护理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院系 麻醉学院
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单位 药学院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内科学
药物化学
医学影像学
儿科学
病理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生药学
妇产科学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无机化学
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人体寄生虫学
药物分析
药理学
药剂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麻醉解剖学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生理心理学
天然药物化学
临床麻醉学
妇产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医学检验技术卓越检验师教育培养计划
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药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公共卫生卓越医师人才培养计划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麻醉学实验实训中心
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
心理生理科学综合实验训练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 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育基地
临床学院教学实训基地
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皖南医学院简介插图2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7月,学校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

科研平台

皖南医学院简介插图3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13个省级科研平台: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皖南地区植物药活性筛选与再评价工程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分中心、安徽省危重症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安徽省口腔材料与应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皖南医学院高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重点实验室、代谢性疾病药物基础研究创新中心。

类别 名称
国家疑难病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

研究成果

2016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项,其中获面上项目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应急管理项目2个,总资助直接经费385.5万元。

2018年,学校全年获批校外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9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年度获批纵向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横向合作开创新局面,新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作协议4项,协议经费635.9万元;获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SPF动物实验室通过验收,结束学校无《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历史。

2019年,学校一附院黄后宝教授主持的《类器官诱导的肿瘤反应性 T 细胞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获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11.96万册、电子图书93.07万册、中外文报刊1073种,有多个中外文数据库,形成了以医药卫生为主,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补的馆藏文献体系。

截至2022年7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2.10万册、电子图书325万册、中外文报刊1074种。

  • 学术期刊

皖南医学院简介插图4

《皖南医学院学报》是一份综合性的医学类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大学生科技园地、短篇报道等栏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月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E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等国际数据库收录,设有专论、基础研究、临床药理学(包括药物基因组学及药物蛋白组学等)、定量药理学(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药物临床评价等)、药物治疗学、综述与讲座、医院药学之窗、短篇报道、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陆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声药业集团等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2020年,与芜湖市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水平大学。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为双圆形徽标,外围由“皖南医学院”中英名称环绕,中间是蛇杖,“人”字,学校简称的首字母“W”、“Y”和表示学校建立年份的“1958”组成的图案。

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学生为白底红字,教师为红底白字。

皖南医学院简介插图5

  • 校旗

校旗为白底红字或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中央位置印有校名,并配以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 校训

精医、尚德、求实、自强

  • 皖医精神

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

  • 校歌

《为人类托起明天的太阳》

杰出校友

名单 名称
仝小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尚龙 国之名医
沈靖南 国之名医
秦明 公安法医,著名小说家,电视剧编剧,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
吴浩 国之名医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