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简介

长春大学简介

长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业会计统计人才。在同步国家发展与时代变革中学校数次易名,1983年更名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2000年8月,原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院部,开设54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497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310人,教职工1366人。

建国初期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

1949年10月,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从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各项生产建设恢复与发展速度快的实际出发,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新型教育事业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培养新型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专科学校,以适应东北地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支援全国的需要。并着手筹备工作;选择校址、调配干部、招聘教师、组织招生等;该部决定暂由部属“吉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腾出部分校舍作新校筹备基地,并委托该校校长黄明同志兼理新校筹备工作的有关事宜;12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同志,正式呈请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备案,成立高等专科学校。该文称:“为了加强经济核算与统计工作,我部决定设立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校址设于长春……。该校设专门部和高职部。”

1950年2月28日,以暂定为“吉林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的校名,师生在吉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平房校舍临时开学上课;7月19日,经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批准,校名定为“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正式挂牌独立办学。

1951年6月,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学校更名为“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

1952年10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按中央教育部统一高等学校名称的通知,决定学校校名更为“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

1953年1月,由于中央国家机关调整,学校的隶属关系改由中央重工业部领导,服务的覆盖面由面向东北地区扩大到面向全国。

1954年7月,根据中央高教部提出的高等财经院校要适当集中的精神,中央重工业部决定将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由高等专科层次调整为中等专业层次,在校的大专班学生转入东北财经学院学习,部分教师干部调整到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等单位工作;8月,中央重工业部教育司副司长黄明,专程到校宣布了中央重工业部的调整决定。李清泉、张琳等调离学校,另行分配工作。至此,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结束了自己的历史途程。

探索前进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1

1954年秋,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调整后,校名改为“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

1958年7月,根据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精神,中央冶金工业部决定,将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下放给吉林省领导,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冶金工业局接管和领导学校,至此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结束了四年的历史途程;8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为适应钢铁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学校升格,校名定为“长春冶金专科学校”隶属省冶金工业局领导;设大专部、中专部两个层次;由单一的经济管理专业,改为以冶金应用技术专业为主体的多学科并举,学校工作由原领导班子代理;同月,省冶金工业局决定,吉林省有色干部学校停办,该校的“矿山机电”、“电气装备”两个专业在职干部学员116人及教职工64人并入长春冶金专科学校。

1959年5月,根据省教育会议的精神,省冶金局、省教育厅联合决定,停办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各地区和企业自办的“通化工学院”、“吉林钢铁学院”、“吉林冶金学院”等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在校生共110人,并入长春冶金专科学校的有关专业学习。

1960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长春冶金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校名定为“吉林矿冶学院”。

1962年5月,中共吉林省委决定调整高等学校,按照省委制定的《高等学校调整方案》,吉林矿冶学院本科各专业与吉林理工学院本科各专业合并成立“吉林工学院”,以宽平大路的吉林理工学院为校址两所学院的附设中专各专业,合并成立“吉林省工业学校,以卫星路的吉林矿冶学院为校址;6月,吉林矿冶学院、吉林理工学院两院主要负责人,根据省委的决定精神,协商讨论学校调整工作,并开始实施;同月,根据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定,由吉林矿冶学院、吉林理工学院两校的中专部,合并成立“吉林省工业学校”,隶属吉林省重工业厅领导。

1965年2月,省教育厅根据省委逐步推行半工半读的规划,决定在吉林省工业学校进行由全日制改为半工半读的试点,同时还决定将吉林省重工业职业学校,在校生71人转入吉林省工业学校学习;7月,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学生负担过重,要精简课时的指示精神,经学校反复研究讨论,将理论课教学时数由3600学时,压缩到2400学时,砍掉了三分之一;同月,省重工业厅党组决定,将省重工业干部学校的党组织,划入吉林省工业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同月,省重工业厅还决定,将吉林省工业学校的实习工厂,改为长春第三机床厂,由事业编制改为独立核算的校办企业,由吉林省工业学校和省机床总厂双重领导,以学校为主;9月,省重工业厅、省劳动厅联合决定,将吉林省工业学校铸造专业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连同实验实习教学仪器设备,全部移交给省劳动厅技工学校。

1966年6月上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反动大字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点燃了“无产阶级大革命一的浓烟烈火。校区陆续出现了“打倒”、“炮轰”,等一类的大字报,学校的秩序开始紊乱。在此情况下,长春市委派来工作组,力图协助学校党委掌握学校的局势。各级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等,艰苦地进行了大量的稳定校园秩序的工作,但都无济于事,学校局势恶化的趋势有增无减;8月上旬,《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发表后,学校的形势更加急剧变化。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自行串联、跨单位、跨专业、跨年级的造反组织相继建立,斗争的锋芒集中指向学校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罗织“走资派”、“三反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牛鬼蛇神”等罪名竞相揪斗,残酷迫害。至此,学校党政组织完全瘫痪,群团组织遭到严重冲击,党团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所有机构失去控制,全校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1967年1月,在上海所谓的“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学校学生与教工造反组织,联合夺取了学校的党政财文大权,实现了造反派对学校的全面控制。但由于受到社会上派性斗争的影响,很快就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造反组织,由开始相互攻击指责的文斗,逐渐升级到棍棒铁矛交加的群体武斗。他们一方面继续对干部、教师进行迫害活动,一方面又杀向社会,参加社会上打砸抢活动,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在此情况下,驻军部队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三支两军”的指示精神,于1967年7月下旬,派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军宣队进校后,对制止武斗,缓解两派内战不休的混乱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于1968年3月实现了“革命大联合”,成立了由两派有关人员参加的“吉林省工业学校革命大联合委员会”。

1968年5月,学校开始进行“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这次“清理阶级队伍”实际上是对干部、教师迫害的继续和深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和极其严重的后果,共制造冤假错案76起;8月15日,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了“吉林省工业学校革命委员会”;同年秋,在工军宣传队的直接组织与安排下,以办学习班和成立专案组等形式,继续推行“左”的路线。入冬以后,工军宣传队在“清理阶级队伍”的基础上,又组织落实‘北京新华印刷厂“对敌”斗争的经验,开展“深揭深挖隐藏得很深的阶级敌人”活动,再一次对干部、教师进行迫害。

1969年4月,“九大”召开,全校师生参加庆祝活动,学习新闻公报,举办“九大”学习班,狠批“中国头号走资派”、“叛徒、内奸、工贱”的所谓罪行,并且上挂下联密切结合学校的“阶级斗争实际”划线站队,再一次把斗争的的予头指向干部和教师;8月,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违背教育规律,错误决定将供学生实习为主的校办工厂“长春第三机床厂”,由学校分出改为独立的生产企业,与学校完全脱钩。从此又埋下了长达10余年,因厂校共存相互矛盾的不安定因素。

1970年4月,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再次错误决定,将已有建校20年历史的学校撤销,由“长春第三机床厂”全面接管学校的人财物。

1971年春,长春第三机床厂又根据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决定,开办了技工学校。

1972年1月,省革委会工交组决定,将“长春第三机床厂‘五七’技工学校”由“长春第三机床厂”分出,恢复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层次,校名定为吉林省机械工业学校,隶属省革委会机械工业局领导。

改革开放

1977年3月至5月,举办干部、教师和学生学习班,深入揭批“四人帮”破坏教育事业的罪行。

1979年12月4日,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组织机构做了调整。行政机构设:学校办公室、人事科、学生科、教务科、总务科、财务科、伙食科.调整了图书馆与金工教研室的隶属关系(隶属教务科)。党群机构设t党委办公室、纪律检查委员会、武装部、保卫科、工会、团委,武装部和保卫科合署办公;各学科设置:机电科、工业企业管理科、基础课科、马列主义教研室。

1983年6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省机械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机电专科学校,隶属省机械电子工业厅领导;5月即决定关闭长春第三机床厂,被该厂占用的校舍、设备及原属学校编制的教职工一律归还学校。

1984年11月,经省委宣传部批准,《机电专科》校刊创办;同月,学校“整建小组”制定了《吉林机电专科学校管理改革方案》。在此前后,学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十条规定》精神,制定了《关于扩大系(处)自主权的若干规定》以及试行教师工作量的制度、试行教学质量优秀奖、科技成果奖、学生考察办法等项的改革措施,均收到了效果。

1985年8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利用吉林机电专科学校办学条件,成立职业教育性质的吉林科技大学,机电专科仍以独立的实体照常运行。

1986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长春职业大学并入吉林科技大学。为协调工作,统一领导,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两校的组织机构合并,吉林机电专科学校原有的组织机构停止运行。

稳定发展

1987年6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给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四所高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的通知》。文件称:“为了适应你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并考虑到组建长春大学的条件比较成熟,经研究,同意将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等四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为省属多科性综合大学,由你省人民政府领导”;6月23日,当时兼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总理为长春大学题写了校名,并题辞勉励学校:“立足地方、面向未来”;9月29日省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坚、陈谟开等到校为长春大学举行挂牌揭彩仪式。

1988年2月24日,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133名教职工和4个专业的322名学生由外专原址迁入校本部;3月中旬,省教委负责同志到校宣布:在长大领导班子建立以前,学校日常工作,由原任领导共同负责,指定学校行政工作由原吉林科技大学校长王野平主持,党委工作由原吉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文显负责。至此,四校合并组建工作全部完成.

1991年5月,学校与苏联伏尔加格勒师范学院签订了《1991-1992年合作计划协议》。

2000年8月,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

2008年,成为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通过验收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2年12月23日,长春大学等13所高校在长春成立“吉林省高校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2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开设5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3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36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4人,博士学位教师291人,硕士学位教师426人。学校有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

类别 名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卓越、潘福林、宗占国、张增林、李荣和、宋家驹、于永芳、赵明晶、赵毅翰、丁立功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宗占国、李荣和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 李丹、王丽丽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 庄树范、张增林
中组部直管专家 宗占国、李荣和
全国优秀教师 于福
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 李荣和
吉林省高级专家 卓越、宗占国、黄玉珍、赵骥民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潘福林、卓越、李志瑶、宋立军、高长城、李丹、丁宁、李春艳、黄玉珍、王颖、于焱、陈星、赵骥民
吉林省优秀教师 肖玉山、宋立军
吉林省教学名师 肖玉山、张玉双、王金玲、史玉凤、张春颖、李杰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潘福林、王颖、赵骥民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团队(李庆华、2014)、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潘福林、2013)、俄语专业教学团队(王金玲、2012)、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张丽英、2011)、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团队(肖玉山、2010)、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团队(朱莉、2009)、电工电子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针灸推拿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聋人美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针灸推拿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会计学、俄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针灸推拿学
省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网络工程
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依托产学合作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聋人美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校企联动”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工程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综合实验中心、经济综合实验中心等
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旅游管理学科“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长春大学创客学苑
  • 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教师以第一主编身份出版的教材9部,自编实验指导书23种。

2016年,学校教师以第一主编身份出版的教材共17部,大部分教材在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另外,2016年该校教师自编实验指导书26种。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46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8个,其中优势特色学科7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

类别 名称
省级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机械工程、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空间安全、中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金融、应用统计、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材料与化工、农业、林业、会计、艺术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2016年 学校被评为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7年 学校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连续11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 获得“全国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4

科研平台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
省部级科研平台 残障人士智能康复与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重点实验室 [1]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5月,“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3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4473余篇,其中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883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87部。获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39项。

负责人 成果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等级
李荣和 脲酶阴性、无豆腥味、可直接食用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方法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14-11-05 二等奖
赵忠伟 基于“毒损肝络”理论扶正解毒通络方抗肝癌作用的临床研究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 2016-11-01 三等奖
王丽丽 高磁性Fe-N系纳米晶薄膜制备及性能系统研究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 2015-10-23 三等奖
赵 剑 聋儿言语康复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与应用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14-11-05 三等奖
卓 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29 一等奖
金燕波 供应链管理下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6 三等奖
于春荣 新时期中俄朝陆港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构建国际贸易物流园区的可行性分析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6 三等奖
潘福林 关于加快全省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6 二等奖
张炳辉 开展EVA考核,引领我省国有企业价值管理变革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6 一等奖
焦明甲 新时期先锋文学本体论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6 三等奖
李荣和 脲酶阴性、无豆腥味、可直接食用的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方法 吉林省专利奖 2014-04-11 其他奖
潘福林 关于加快全省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2013年度省政府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2014-04-02 其他奖
赵 剑 基于三维头像的聋儿语言康复方法及系统 2014年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4-11-13 一等奖
王卓玉 实与虚的抒情 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8 三等奖
张炳辉 吉林省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8 二等奖
王 立 镜像组织研究法:一种本土管理学研究资源的开发思路 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18 三等奖
吴修利 淀粉衍生物制备、结构及性质研究 2015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6-01-05 三等奖
张秋梅 食饵有病的随机生态流行病模型的渐近行为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5-12-01 三等奖
唐武生 FFMPEG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5-10-20 三等奖
李晓磊 酶法提高多糖与糖苷功能性的新技术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5-10-20 二等奖
乔 靓 氧原子在ZnO(000-1)表面吸附和扩散的理论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5-10-01 三等奖
赵亚男 随机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29 三等奖
程淑佳 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演进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金燕波 供应链环境下的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杜秋磊 雪橇摩托外观造型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闫 岩 高压下单原子相金属氢超导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乔 靓 ZnO(0001)表面吸附氧原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严 冬 基于里德堡偶极阻塞效应的正常和反常电磁感应透明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张晓辉 图们江区域开发合作条件下农村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二等奖
刘润茹 大气环境中的微量成分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耐久性的影响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二等奖
安 涛 溅射压强对TiN/SiNx纳米多层膜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三等奖
邹 稷 射频和激光复合局域定位和导航系统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4-08-11 二等奖
刘 佳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状况分析 吉林省社科联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30 其他奖
孟育凤 《青草在歌唱》中的后现代主义策略 吉林省社科联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29 其他奖
赵禹冰 “十七年”文艺理论译介中的“现代性”问题 吉林省社科联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29 其他奖
豆志杰 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吉林省社科联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06-29 其他奖
姬 霖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udit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Government In China 第七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6 论文类二等
王 敏 关于降低民营快递公司物流成本的思考 第七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6 论文类三等
孙慧洁 铁证如山2——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①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7 著作类三等奖
王 颖 论刘震云小说的仇恨意识:恶魔表征与仇恨归因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7 论文类三等奖
金燕波 人道主义物流研究评述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7 论文类三等奖
徐德斌 建国初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化”及其方法论探析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7 论文类三等奖
谢志贤 基于“交往-发展性”教育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绩效评价研究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7 论文类三等奖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长春大学学报》主要栏目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数理科学、生态林业、医学卫生、经济管理、语言文学、政治法律、美学艺术和萨满文化等;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1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30712册,电子图书848396册,期刊1767种,报纸100份,非书资料35251份,数据库11个,包括:清华同方(CNKI)中文期刊全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新东方英语多媒体学习库,森图就业数字图书馆,国研网教育版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博看报刊全文数据库,EBSCO外文数据库,SpecialSciDBS外文专题数据库。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学校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学校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成立亚洲首家开展叶赛宁专门研究的机构——叶赛宁文化教育中心,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2021年获批成为中日韩三国政府主导的“亚洲校园”项目实施院校。2022年学校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春大学启明学院”。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长春大学与韩国青云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5

形象标识

校徽主体图案为一个火炬图标,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长春大学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事业,同时也象征着长大人薪火相传、再接再厉的精神追求。新校徽以红色为主色,寓示着长大人火热的激情;蓝色为衬色,彰显了学校精神的厚重与理性。“CCU”是长春大学英文名称的缩写,是长春大学国际化的象征,更 是长春大学走向世界的标志。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6

精神文化

  • 校训

知行合一,诚信至善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7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是指应掌握的专业理论与素养;行,是指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于学校来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水平 较高和实践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师生来讲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运用到教学和实践中去,坚持身体力行,做到知行统一,学有所 用,不断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奉献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诚信”即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将“诚”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信”就是信义、信誉、信用、信任、信赖。 “诚”和“信”一脉相承,以诚待人,以信立世,传承文明,治学育人,追求完美,是思想和行动达到的最高境界。 “至善”出自《四书》的《大学》,“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止于至善”。强调通过追求“至善”的实践而不断进取,以达到最高的境 界,寓示长大人做人、做学问、干事业追求尽善尽美,永无止境。

  • 校歌

长春大学简介插图8

《长大梦》(肖红 词)

修身好学 博古通今

文风理趣 融贯中西

特殊教育 续结硕果

诚信至善 知行合一

长春大学 英才凝聚

爱国敬业 育芬芳桃李

长春大学 历经风雨

超越梦想 迎接新世纪

辛勤耕耘 书海无际

科学研究 创造奇迹

传统专一 共书篇章

求真务实 自强不息

长春大学 英才凝聚

爱国敬业 育芬芳桃李

长春大学 历经风雨

超越梦想 迎接新世纪

长春大学 英才凝聚

爱国敬业 育芬芳桃李

长春大学 历经风雨

超越梦想 迎接新世纪

知名校友

类别 姓名 备注
政治人物 朴正熙 韩国总统,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生,朴槿惠的父亲
姜英勋 韩国总理,陆军中将军衔,伪满洲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毕业生
陈抗 1983年–1985年驻马来西亚大使,毕业于伪满洲国建国大学
王家善 全国政协委员,热河军区副司令员,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高狄 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委书记,人民日报社长,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林信太郎 通商产业省官员、吉之岛副会长
景晓波 国家工信部运行局局长
孙壮 吉林市建委主任
医学界人物 郝水 细胞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家,伪满洲国新京医科大学毕业生
李继硕 中国著名解剖学专家。曾任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中国神经解剖学会主任委员伪满洲国新京医科大学毕业生
文教界人物 野尻武敏(肄业) 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上野英信 报告文学作家,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伊藤肇 评论家,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姚俊卿 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电影艺术家
汪鹏辉 长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长春市政协常委、文教委副主任
周云蓬 中国民谣音乐代表,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长春大学特殊教育院声乐系毕业
宋祖荣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院美术系毕业,宋祖英的弟弟
商界人物 姚海涛 环球商协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联合国(NGO)世界和平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制造走出去课题组秘书长,商协会运营与管理研修学院院长
张少华 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公司副总裁
体育界人物 周国华 第十四届夏季残奥会T12女子100米世界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